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山岗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酸酶
  • 5篇磷酸酶
  • 5篇活性
  • 5篇碱性磷酸酶
  • 4篇涡虫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活性变化
  • 4篇超微
  • 3篇日本三角涡虫
  • 3篇三角涡虫
  • 3篇小肠
  • 3篇超微结构
  • 2篇荧光
  • 2篇自发荧光
  • 2篇细胞定位
  • 2篇纤维状
  • 2篇壳聚糖
  • 2篇共沉淀
  • 2篇共沉淀法

机构

  • 15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 1篇科技部

作者

  • 15篇傅山岗
  • 5篇王俊丽
  • 5篇李金亭
  • 4篇陈广文
  • 4篇薛德明
  • 3篇杨洪
  • 2篇刘德增
  • 2篇李鹏声
  • 2篇孙晓娟
  • 2篇雷梦云
  • 2篇任爽
  • 1篇崔长海
  • 1篇马克学
  • 1篇赵海涛
  • 1篇刘彩迎
  • 1篇张晓煜
  • 1篇张新胜
  • 1篇李宗义
  • 1篇高道文
  • 1篇刘海英

传媒

  • 4篇解剖学报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成长过程中肾、肝、小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比色、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电镜酶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肝、肾和小肠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成长过程中,3种器官内的AKP活性依次为小肠>肾>肝,小肠和肝AK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肾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KP活性在小肠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微绒毛和微绒毛表面的糖衣上,在肝主要分布在胆小管,在肾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尤以近曲小管的刷状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和各种管状结构之间的腔隙内分布较多。小鼠成长过程中肝内共出现3条AKP同工酶带,小肠内出现2条,肾内出现3条,各同工酶活性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的变化。
王俊丽李金亭傅山岗雷梦云
关键词:小鼠小肠碱性磷酸酶
日本三角涡虫肠上皮的超微结构
2011年
用透射电镜镜研究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肠上皮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肠上皮由两类细胞构成,一类为电子密度高深染的细胞,另一类为电子密度低浅染的细胞;深染的细胞没有突向肠腔,内有大小不一的未着色和深染的囊泡;浅染的细胞游离面呈不规则样突向肠腔,也含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未着色和浅染的囊泡;浅染的细胞中可见含有细菌的吞噬泡.因此,在研究人类脏器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机理方面,日本三角涡虫肠上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薛德明李鹏声陈广文傅山岗孙晓娟
关键词:日本三角涡虫肠上皮超微结构
日本三角涡虫自发荧光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涡虫自发荧光的组织结构,为其发育和再生生物学提供资料。方法采用HE、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显示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部分组织结构,并观察其紫外激发的自发荧光。每个染色组和自发荧光组有6条涡虫。结果其表皮、咽的外表皮、原肾管上皮、肠上皮、光感受器细胞和纵神经索都能自发蓝色荧光;交配囊上皮游离面可见自发黄绿色荧光,上皮中部发蓝色荧光,基底部发的蓝色荧光较弱;精巢几乎不发荧光,眼点的色素上皮不发荧光。结论对于涡虫眼点结构和自发荧光的研究可能会对无脊椎动物[的起源及系统]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帮助。
薛德明陈广文傅山岗任爽刘德增
关键词:自发荧光MASSON染色日本三角涡虫
厌氧颗粒污泥的超微结构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通过透射电镜对厌氧污泥颗粒内部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 ,研究其中微生物的生态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颗粒的表面、1 3、1 2等特征部位处进行超薄切片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分析。结果 :厌氧颗粒污泥由多种微生物但主要是丝状菌、杆状菌和球状菌组成。这些菌群整体上以混栖分布的形式存在 ,菌体密度从外向内看由密变疏 ,呈递减式的梯度分布。结论 :厌氧颗粒污泥是一个微生态系统 ,不同类型的细菌种群在系统中相互依存 ,形成互营共生体系 ,有利于细菌对有机物的降解。透射电镜下对于污泥颗粒内不同层面中的菌群生态及分布情况的观察非常直观 ,十分有利于了解各菌群之间的生态关系。因此 。
傅山岗李宗义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超薄切片
均匀共沉淀-水热法制备纤维状羟基磷酸钙/壳聚糖复合粉体被引量:2
2005年
以尿素为沉淀剂,运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通过水热处理调整纤维状HAP晶粒尺寸的大小,对粉体进行了 XRD、TEM、IR及化学组成(Ca/P)表征.均匀共沉淀过程中,pH值对粉体Ca/P有很大影响, pH =8.0 和 6.1,复合粉体 Ca/P 分别为 1.65(理论值为1.67)和1.48;粉体无机晶相主要由HAP和一定磷酸氢钙 (DCPA)构成,DCPA相对含量随 pH的不同发生变化.水热(0.2 MPa)处理后,粉体XRD结果表明,纤维状 HAP晶粒尺寸减小,晶相和 Ca/P有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也与水热处理前溶液的 pH有关.粉体TEM显示, pH=8.1条件下,水热处理后(前),纤维状HAP直径60 nm^300 nm(150 nm^1μm),长度0.5μm^2μm(2μm^4μm).复合粉体与物理混合粉体红外光谱(IR)相比,在 1 654 cm-1and 1 560 cm-1处有新波峰出现.
杨洪傅山岗赵海涛
关键词:壳聚糖
尿素共沉淀法制备纤维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粉料被引量:9
2005年
以尿素为沉淀剂,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对粉体进行了XRD、SEM、IR表征。粉体无机相的Ca/P及晶相组成可以在共沉淀过程中,通过改变尿素浓度调节体系pH值而控制。尿素浓度为10mol/L,体系pH=72,复合粉体无机相的Ca与P摩尔比为164时,无机相基本为羟基磷灰石;尿素浓度05mol/L,体系pH=61,复合粉体无机相的Ca与P摩尔比为142时,无机相含有部分磷酸氢钙(DCPA)。复合粉体中羟基磷灰石的平均长度为40μm,平均直径为600nm,均匀分布在壳聚糖颗粒中。与物理混合的HAP/CS相比,共沉淀法得到的粉体在红外光谱1654和1560cm-1处有新峰出现。
杨洪傅山岗
共沉淀法制备α-磷酸三钙被引量:1
2007年
以NH4HCO3、(NH4)2HPO4和Ca(NO3)2.4H2O为原料,由液相共沉淀法制得分子比2∶1的CaHPO4和CaCO3混合粉体,经高温煅烧处理后制得α-磷酸三钙(α-TCP)粉末。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混合粉体的钙磷比,X射线及透射电镜(TEM)分析了α-磷酸三钙粉末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共沉淀的方法可以得到α-磷酸三钙;与机械混合法相比,共沉淀法制备的粉料在高温下有较快的α-磷酸三钙转化速率。
杨洪傅山岗
关键词:共沉淀Α-磷酸三钙粉体
小鼠成长过程中肾、肝、小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
利用比色、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电镜酶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肝、肾和小肠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成长过程中,3种器官内的AKP活性依次为小肠肾肝,小肠和肝A...
王俊丽李金亭傅山岗雷梦云
关键词:小肠碱性磷酸酶细胞定位
文献传递
小鼠成长过程中小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小鼠成长过程中小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性变化及其组织细胞定位。方法:利用比色法对AK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用酶的原位复性电泳分析小肠中AKP的种类和活性变化;用组织化学、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酶定位。结果:在小鼠成长过程中,AKP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14活性最强,Da活性最弱;共出现2条AKP同工酶带,各同工酶的活性随小鼠的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的变化;AKP活性主要出现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细胞膜、微绒毛和微绒毛表面的糖衣上。结论:小肠AKP可能参与某些物质的消化吸收及运输,其活性的变化可能与小肠的机能分化有关。
王俊丽李金亭李冰冰傅山岗陈卫民
关键词:小鼠小肠碱性磷酸酶酶活性组织细胞
小鼠生长过程中肝AKP的活性变化及细胞定位
2005年
用比色法、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等分析观察了小鼠生长过程中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同工酶变化和细胞定位.比色法和细胞化学法研究表明,在小鼠生长过程中,出生第 7天小鼠(D7)肝的AKP活性最强,成体肝(Da)活性最弱; AKP活性在肝小叶内带、中带、外带中的活性呈依次减弱的趋势;细胞化学显示,AKP活性主要出现在肝实质细胞的细胞膜上,尤以胆小管周围的细胞膜上最多.用酶的原位复性电泳测得小鼠生长过程中共出现四条AKP同工酶带,各同工酶活性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
李金亭王俊丽傅山岗张晓煜李增光
关键词:小鼠碱性磷酸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