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良

作品数:37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粳稻
  • 17篇栽培
  • 13篇栽培技术
  • 12篇杂交
  • 11篇选育
  • 11篇杂交粳稻
  • 11篇高产
  • 6篇高产栽培
  • 6篇高产栽培技术
  • 5篇不育
  • 5篇不育系
  • 4篇制种
  • 4篇水稻
  • 4篇机插
  • 3篇性状
  • 3篇优质粳稻
  • 3篇制种技术
  • 3篇甜瓜
  • 3篇网纹
  • 3篇网纹甜瓜

机构

  • 31篇江苏省常熟市...
  • 6篇国家杂交水稻...
  • 4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常熟市作物栽...
  • 1篇常熟市植保植...

作者

  • 37篇俞良
  • 23篇王小虎
  • 20篇端木银熙
  • 19篇钟卫国
  • 19篇季向东
  • 18篇王雪刚
  • 14篇孙菊英
  • 11篇李标
  • 11篇赵品恒
  • 7篇李亚娟
  • 6篇苏月红
  • 4篇夏明艳
  • 3篇沈建国
  • 3篇唐正辉
  • 3篇龚良
  • 3篇朱艳
  • 2篇方云霞
  • 2篇钱前
  • 2篇胡江
  • 2篇张戟

传媒

  • 11篇上海农业科技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5篇中国种业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杂交水稻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稻米
  • 2篇上海蔬菜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系杂粳组合与三系杂粳组合杂种优势比较
2006年
比较两用核不育系Q226S、Q038S所配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及三系杂交粳稻组合杂种优势的构成后发现,无论哪类组合,其优势构成因素中,每穗总粒数、实粒数一般都具有正向优势,但两系组合穗、粒、重三因素结构更趋合理,这也是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可选性较强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保证一定的单株穗数,并中幅提高每穗结实粒数是当前杂交粳稻组合选育切实可行的路线。
张戟朱艳龚良陆建国俞良
关键词: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水稻根基粗适宜取样量及其与抗倒伏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的F1代花培加倍单倍体(DH)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水培法在齐穗期考查了与抗倒伏相关根基粗等性状。根基粗在DH群体中呈明显的连续性变异分布。根基粗总平均数与10、20、30、40、50、60、70、80、90、10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根基粗总平均数(Y)与10-10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X)两者关系符合直线回归方程Y=a+b X。根基粗总平均数与30、4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根基粗与水稻抗倒伏相关的地下部根系性状以及地上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根基粗与总根数、最大根长、根干物质量、根冠比等根系性状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除分蘖数外,根基粗与地上部株高、株周长、单蘖直径、地上部干物质量之间也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根基粗与地上部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根基粗只与单蘖直径、地上部干物质量成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单蘖直径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对根基粗的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寻求水稻根基粗的最适调查方法,为水稻根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王小虎方云霞张栋祝阳舟余海平胡江钟卫国潘斌清俞良端木银熙梁国华钱前
关键词:水稻取样量抗倒伏性状
早花时迟熟中粳稻不育系常5-108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常5-108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BT型粳稻不育系A499为母本,常粳10-1/10B-4的F_(5)稳定的柱头外露率高的稳定新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三系粳稻不育系,201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5-108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时早、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较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17-7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唐乐尧潘斌清李依晨陈天晔俞良兰国防王小虎柯瑷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陶菊红马刚孙菊英端木银熙
关键词:杂交粳稻不育系选育
粳稻新品种常农粳9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5年
常农粳9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早熟晚粳新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后期熟色好,穗大粒多。2014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常农粳9号的栽培。
戴俊江王雪刚端木银熙季向东赵品恒李标王小虎钟卫国俞良
关键词:优质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选育过程被引量:1
2015年
常农粳8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H07-37/武运粳2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类型新品种。介绍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的选育经过,介绍其示范种植结果、品种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常农粳8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王雪刚戴俊江季向东赵品恒钟卫国王小虎李标俞良
关键词: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三系杂交粳稻常优3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常优3号是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七号A与恢复系R192配组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在生产上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戴俊江俞良苏宝琴
关键词:高产制种技术三系杂交粳稻武运粳七号杂交晚粳配组选育抗逆性强
优质长粒型粳稻不育系常410-2A的选育被引量:4
2021年
常410-2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BT型粳稻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为母本,常农粳5号/常01-11B的F5代稳定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410-2A不育性稳定,具有优质、早花时、张颖角度较大、柱头部分外露、异交结实率高、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粳7号(常410-2A/CR-928)为长粒型杂交粳稻,于2019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王小虎潘斌清兰国防俞良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柯瑷陶菊红马刚唐乐尧孙菊英端木银熙
关键词:杂交粳稻不育系选育
常农粳8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4
2015年
常农粳8号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突出,稻米品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移栽密度、提高群体质量,因种栽培、科学用肥,科学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
赵品恒王雪刚季向东戴俊江俞良李标柯瑷王小虎钟卫国苏月红端木银熙孙菊英
关键词: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三系杂交粳稻常优4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连续2年常优4号小规模的制种试验,探索出其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合理安排播期、科学栽培、抽穗扬花期管理、除杂保纯、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生产者参考。
龚良朱艳季向东王雪刚俞良
关键词:制种技术
太湖稻区优质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进展与设想被引量:1
2012年
分析太湖稻区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分析太湖稻区已经育成的典型优质高产晚粳组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太湖稻区杂交晚粳选育的目标和策略,并对杂交晚粳育种进行展望。
钟卫国王小虎俞良王雪刚端木银熙孙菊英
关键词:杂交粳稻育种杂种优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