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佳宾

作品数:56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心脏
  • 19篇房颤
  • 17篇心房
  • 16篇心房颤动
  • 13篇起搏
  • 12篇血管
  • 12篇植入
  • 11篇起搏器
  • 10篇心血管
  • 9篇消融
  • 8篇植入型
  • 7篇静脉
  • 6篇心房颤动患者
  • 6篇心脏起搏
  • 5篇心律
  • 5篇症状
  • 5篇射频消融
  • 4篇导管
  • 4篇心血管病
  • 4篇心血管病学

机构

  • 52篇北京医院
  • 5篇卫生部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56篇佟佳宾
  • 46篇杨杰孚
  • 29篇邹彤
  • 24篇刘俊鹏
  • 19篇王志蕾
  • 19篇陈浩
  • 14篇施海峰
  • 12篇吴素娟
  • 12篇李梅
  • 10篇种甲
  • 8篇吕游
  • 7篇杨羽
  • 7篇金鑫
  • 4篇王华
  • 4篇曾学寨
  • 3篇许晓东
  • 3篇邢宝利
  • 3篇刘焕民
  • 3篇刘德平
  • 3篇吴素鹃

传媒

  • 9篇中华心律失常...
  • 7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健康伴侣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起搏器更换时原心房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析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V、0.58±0.27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V、1.06±0.54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V或阻抗小于30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邹彤王志蕾佟佳宾李梅吴素娟杨杰孚
关键词: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起搏阈值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肌钙蛋白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小时、2 4小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 (CK)、CK- MB、c Tn I,并采集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过程、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并与 35例仅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相比较。 CK>2 0 0 u/ l,CKMB>5 .6 ng/ m l,c Tn I>1.5 ng/ ml为心肌损伤临界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 c Tn I、CK、CK- MB均在正常范围。除 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架置入术 ,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死亡。术后 1例患者 CK升高 ,心电图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 ,其余患者 CK均在正常范围。成功进行支架置入术的 6 0例患者中术后 c Tn I及 CK- MB均升高 18例 ,c Tn I升高而 CK- MB正常 19例 ,CK- MB升高而 c Tn I正常 1例 ,CK- MB及 c Tn I均正常 2 2例。术后 c Tn I升高组同 c Tn I正常组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术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及术中夹层、远端栓塞、急性闭塞并发症在 c Tn I升高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c Tn I及 CK - MB均升高组的术后 c Tn I、CK- MB水平较 c Tn I升高、CK- MB?
曾学寨何青王玻齐欣孙福成许锋季福绥赵迎刘保逸佟佳宾于雪钱贻简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微小心肌损伤
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应用体会
1998年
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可有效地延长起搏器的寿命,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B年4月植入了6例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其中REGENCY SC+2402L型4例,REGENCY SR+2400L型2例(Pacesetter公司)。其中男性5倒.女性1例,平均年龄72.3岁,均为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阻滞。植人方法同一般单腔起搏器。
杨羽李梅刘焕民佟佳宾吴素娟
关键词:起搏器自动阈值房室阻滞心房颤动平均年龄
两种不同类型起搏器传感器对情绪刺激频率适应性反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传感器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结果 91例患者中,28例起搏比例>75%,并有正常思维能力者纳入研究对象,在情绪试验2、4、6及8 min时间,CLS及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引起的起搏器频率变化分别是(69.6±4.5)比(63.2±3.2)次/min,(77.6±6.1)比(65.9±5.1)次/min,(75.9±5.6)比(64.6±4.0)次/min及(69.1±5.4)比(66.2±5.0)次/min,各组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闭环式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起搏频率变化明显大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
佟佳宾杨杰孚邹彤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情绪
植入型心脏电子装置无症状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预后与炎症因子预测价值的分析
2021年
目的:将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ED)囊袋微生物培养阳性但却不合并任何临床感染症状(囊袋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破溃、化脓等症状可以确诊囊袋感染或CIED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情况定义为无症状囊袋感染,即亚临床囊袋感染。本研究旨在探索无症状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预后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无症状CIED囊袋感染之间的关系,寻求早期识别亚临床囊袋感染的方法。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及阜外医院行CIED的患者一共179例(排除临床确诊囊袋感染或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留取血培养和囊袋组织培养,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相关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病人进行为期60个月的随访。在上述病人中随机抽取108例行5种炎性因子(CRP、IL-1、IL-6、MCP、PCT)测定,分析其中囊袋培养阴性组与囊袋培养阳性组的炎症因子的差异。抽取40例正常人的炎症因子与上述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79例行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更换的患者,血培养均为阴性,所有入选患者中,囊袋组织培养结果阳性25例(14.0%)。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17例(7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P = 0.001, OR = 14.001, 95%CI: 2.825~69.401),术前三月内抗生素使用大于10天(P = 0.002, OR = 27.935, 95%CI: 3.446~226.43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P = 0.008, OR = 3.761, 95%CI: 1.406~10.058)为无症状亚临床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囊袋培养阳性组随访期内有4%的患者(1人/25人)因囊袋感染返院清创,阴性组无人报告临床囊袋感染。CIED更换患者的炎性因子的数值(CRP、IL-1、IL-6、MCP、PCT)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 = 0.001),囊袋培养阳性的患者与囊袋培养阴性的患者的炎性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剔除基础疾病后的亚组分析中,CIED更换
崔文刘俊鹏高旭王志蕾金鑫吴素娟林高峰佟佳宾杨杰孚邹彤
关键词:亚临床感染预后炎症因子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不同抗凝方案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大于75岁的高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围导管消融期三种抗凝方案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12月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高龄(>75岁)房颤患者85例,术前常规华法林抗凝后经食管超声检查排除左心耳血栓,分为三组:传统抗凝组30例,消融前停用华法林,以低分子肝素桥接,术中用普通肝素抗凝,术后桥接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过渡到单用华法林;华法林持续使用组32例,围消融期正常使用华法林,术中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组23例(达比加群组12例,利伐沙班组11例),术前、术中同传统抗凝组,术后4 h开始服用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抗凝。比较三组抗凝方案围术期到术后3个月的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传统抗凝组住院期间新发脑梗死1例,下肢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1例,出院后3个月内内脏出血1例,小出血事件6例;华法林持续使用组院内下肢血肿4例,出院后3个月内小出血事件4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院内下肢血肿2例,出院后无小出血事件。结论高龄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总体安全有效。与传统抗凝治疗方案对比,持续使用华法林方案或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进一步降低出血并发症风险,并未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佟佳宾施海峰邹彤陈浩刘俊鹏王华李莹莹吕游种甲董敏杨杰孚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抗凝治疗血栓栓塞
心房颤动体外电复律治疗对心脏植入电子装置远期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体外电复律治疗对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的远期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植入CIED伴房颤并接受体外电复律患者(电复律组)和植入CIED非房颤患者(对照组),电复律组接受体外电转律(前后位电复律方式,距离CIED装置≥8 cm,双相波直流电同步电复律200 J),在电复律前、电复律后1、6及12个月测试CIED装置及电极参数。对照组,在入选即刻,入选后1、6及12个月测试CIED电极参数。结果入选并完成随访共43例CIED患者,其中电复律组21例,对照组22例。按照规范的电复律操作,选择200 J高能量放电,单次房颤转律成功率达100%,未造成CIED系统故障和失灵,通过一年观察,与基线比较,电复律组CIED电池性能及电极各参数稳定。与对照组比较,电复律组的心房电极阻抗在1、6及12月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心室电极阻抗仅6个月时存在显著差异,起搏阈值和感知参数无差异,未发生任何参数变化而导致的临床不良事件。结论接受房颤电复律治疗的CIED患者,按照规范的体外电复律操作,初始200J高能量,复律成功率高,不造成CIED影响。
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邹彤施海峰陈浩都明辉吴素娟王志蕾金鑫
关键词:心血管学心房颤动
静脉泵入胺碘酮致患者反复腰痛一例
202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0岁,因“阵发性心悸20年”于2020年9月3日入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拟入院行导管消融治疗。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肺血栓栓塞症、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右下牙龈癌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2/90 mmHg(1 mmHg=0.133 kPa)。
林高峰陈浩李知衡李朦朦佟佳宾邹彤杨杰孚
关键词:胺碘酮腰痛静脉制剂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电监测拔牙治疗的观察被引量:5
2000年
王红茹张廷发佟佳宾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拔牙心电监测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1997年
患者男性,55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气短10余年,近一年来自觉症状加重,反复心悸伴心前区压榨样痛并向左肩放射,出汗。发作时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214bPm。在外院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及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Ⅱ级)。有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指征。
刘焕民佟佳宾杨羽李梅
关键词:除颤器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发作性心内电生理检查气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