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秀琼

作品数:50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力衰竭
  • 11篇衰竭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7篇慢性
  • 6篇心病
  • 6篇心血管
  • 6篇疾病
  • 6篇冠心病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4篇血管疾病
  • 4篇血压
  • 4篇妊娠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高血压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44篇成都市第三人...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5篇余秀琼
  • 34篇蔡琳
  • 19篇吴镜
  • 19篇唐炯
  • 19篇王伟
  • 14篇燕纯伯
  • 13篇刘剑雄
  • 13篇刘汉雄
  • 13篇戴玫
  • 12篇王引利
  • 11篇廖雪松
  • 11篇蒋晖
  • 10篇何川
  • 9篇杨源烈
  • 8篇巫文丽
  • 8篇刘剑平
  • 6篇李锦
  • 6篇罗俊
  • 5篇邓晓奇
  • 4篇汪汉

传媒

  • 10篇心血管病学进...
  • 9篇四川医学
  • 4篇四川省卫生管...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第七次全国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某地区干部保健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分析
2018年
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有连续数据的822名干部保健者的体检资料,统计分析5年内新发糖尿病者的各项指标,以年龄、性别匹配无糖尿病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5年中新发糖尿病患者56例,累积患病率6.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BMI[P=0.00,OR=1.82(95%CI:1.27~2.59)]、空腹血糖[P=0.00,OR=13.63(95%CI:2.71—68.43)]与新发糖尿病密切相关。提示BMI及空腹血糖水平是该地区干部保健人群新发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蒋晖汪汉余秀琼蔡琳郭元彪冯刚王晓梅罗媛黄远航赵聪
妊高征的血管活性物质改变与发病机制的关系被引量:6
1997年
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血管活性物质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钠素、前列腺素、内皮素及一氧化氮与妊高征发病机制的关系,发现妊高征时不仅仅缩血管物质明显增加,扩血管物质的水平亦显著降低,使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强,致血管痉挛,进而累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产生高血压,水肿和胎儿生长迟缓,甚至危及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
余秀琼
关键词:血管活性物质病理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彩超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彩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其他易患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6 3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常规作危险因素筛查和颈动脉彩超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彩超主要表现为内膜中层增厚粥样斑块和狭窄 ,以中重度病变为主 ,且病变程度与多种危险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多较严重 ,为了预防糖尿病严重的大血管并发症 ,应积极重视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筛选和干预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血糖的控制。
印小红余秀琼吴镜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彩超
疾病管理和心力衰竭被引量:20
2007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全球巨大的经济负担,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疾病管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花费。现综述疾病管理概念,管理方法,以及疾病管理和心力衰竭的关系。
余秀琼蔡琳燕纯伯王伟
关键词:疾病管理心力衰竭
多发性肌炎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发性肌炎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06例多发性肌炎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信息、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并运用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半定量分析,logistic回归被用于评估心包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并发心包积液18例,占17.0%,并发少量、中量及大量心包积液的多发性肌炎比例分别为:67%、28%和6%;logistic回归显示心率(OR=1.050,95%CI 1.001-1.102)、主肺动脉内径(OR=1.270,95%CI 1.015-1.589)以及存在间质性肺病(OR=5.274,95%CI 1.507-18.460)可能与多发性肌炎并发心包积液相关。结论多发性肌炎并发心包积液并不少见,多为少到中量积液;心包积液主要与患者心率、主肺动脉内径以及并存的间质性肺病相关。
汪汉罗莲杨萌萌刘汉雄余秀琼王引利蔡琳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
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纳入作冠脉造影的患者6 76例,所有患者均查体重指数、腹围、非同日血压、血脂脂蛋白谱,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造影图象处理系统测量,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分析冠心病代谢综合征与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 4 .79%(1 1 8/4 76 ) ,与对照组相比较,TG、HDL的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合并代谢综合征组高血糖、高血压、肥胖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3支血管病变或多支多节段血管病变,分别为4 1 .5 3%、30 .5 1 %,明显较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情况严重。偏相关分析排除其他易患因素,如年龄、吸烟量的影响后,仍示代谢综合征的严重情况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无论是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数都显著高于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全面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各个成分,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余秀琼唐炯蔡琳王伟燕纯伯杨源烈何川刘剑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心脏病的妊娠被引量:4
2006年
ArafebJMRBairdSM余秀琼
关键词:成功妊娠感染性心内膜炎育龄妇女总死亡率自然流产率血栓栓塞
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 7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溶阿司匹林+速碧林) ,B组(氯吡格雷+速碧林)及C组(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速碧林) ,疗程均为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A组为80 .77%,B组为85 .0 %,C组为90 .4 8%,C组疗效与A组、B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3组均发现有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速碧林,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纹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戴玫王伟蔡琳刘剑雄余秀琼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是一种低分子细胞核非组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类组织中,参与多种炎症疾病及组织器官损伤及修复过程。近年来较多研究显示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现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熊峰张福梅余秀琼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炎性因子心血管疾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妊娠合并心脏病目前仍然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现综述近年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余秀琼王引利蔡琳
关键词:心脏病妊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