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珊萍

作品数:61 被引量:42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金融
  • 9篇银行
  • 7篇实证
  • 7篇实证研究
  • 7篇汇率
  • 6篇启迪
  • 6篇资本
  • 6篇外资
  • 5篇技术创新
  • 3篇压力测试
  • 3篇知识产权
  • 3篇制造业
  • 3篇融资
  • 3篇商业银行
  • 3篇生产性服务业
  • 3篇通货
  • 3篇通货膨胀
  • 3篇期权
  • 3篇外资并购
  • 3篇流动性

机构

  • 61篇东南大学
  • 7篇江苏省科学技...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华泰证券公司

作者

  • 61篇余珊萍
  • 8篇潘金虎
  • 6篇钟伟
  • 6篇潘沁
  • 4篇卞家涛
  • 4篇赵自强
  • 4篇林辉
  • 3篇周鹏
  • 2篇周雷
  • 2篇郑征
  • 2篇韩剑
  • 1篇杨翊之
  • 1篇郑伟
  • 1篇陈丹立
  • 1篇黄晓红
  • 1篇霍树彬
  • 1篇戴斐斐
  • 1篇杨轶
  • 1篇钟伟
  • 1篇颜萍

传媒

  • 12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国际金融研究
  • 2篇经济科学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世界经济文汇
  • 2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上海金融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浙江金融
  • 2篇金融纵横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外汇管理
  • 1篇国际经济合作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资并购的方向、形式的实证研究与对策
余珊萍赵红平潘沁王非陈小怡王昱杨轶黄杨郑伟颜萍
本项成果在对国内外跨国并购动因和绩效理论综述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有用了财务指标分析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并...
关键词:
关键词:外资并购实证研究
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反思的反思被引量:2
1998年
一、危机是否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职能已极大削弱?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部分学者对储备能否有效抵御金融危机、甚至是能否起到稳定汇率作用提出了疑问,其主要论据之一是目前全球外汇市场规模巨大,一国以有限的外汇储备与市场抗衡是十分困难的;其二是作为...
余珊萍钟伟
关键词:金融危机
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被引量:3
1997年
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①□钟伟余珊萍自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此后直到1996初,我国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通货膨胀,1993—1995年通货膨胀的别为11.3%、21.7%和16.8%,国内...
钟伟余珊萍
关键词:汇率利率通货膨胀银行
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的截面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学热点话题但缺乏学术性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更是少有涉及。本文选取全球6大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实际产出、价格、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全球流动性,采用截面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不同经济体的广义货币供应在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特征和时期特征,货币因素仍然是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的主要因素。
潘沁余珊萍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企业蓬齐式融资:一种反常经济行为的解析被引量:1
2007年
传统理论认为,非蓬齐式融资是企业的约束条件,现实中企业蓬齐式融资大量存在的事实与此相违背。对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分析是本文的主旨。文章首先从逻辑推理上证明了企业约束条件与蓬齐式融资的不可兼得,然后从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的角度分别对现实中造成企业蓬齐式融资普遍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经济解释,最后探讨企业蓬齐式融资对各方的意义并提请各方关注该现象。企业蓬齐式融资的研究对企业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霍树彬余珊萍
关键词:边际效用递增
论冲销操作和外汇体制改革被引量:7
1997年
余珊萍钟伟
关键词:冲销操作外汇体制
维护国际贸易中科学技术的公平竞争——第二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启迪被引量:1
1995年
3年前,中美两国曾围绕知识产权爆发过首次激烈的争端,在美国规定的谈判最后期限翌日即1992年1月17日,以签署了《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而结束第一次争端。笔者曾就此发表过“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的背景和启迪”一文(见“国际贸易问题”1992年6期),指出这次争端只是“暂告平息”。 3年后,中美两国围绕知识产权再生争端,并又在美国规定的谈判最后期限即1995年2月26日,达成了《中美知识产权磋商协议》,结束了第二次中美知识产权的争端。
余珊萍潘金虎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
人民币汇率升值下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对措施被引量:6
2006年
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以来,我国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并没有因此而缓和。我国一直采取的自愿出口限制、出口税等措施,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应适当调整。当前,发展纺织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即积极采取自愿进口扩大措施,并鼓励纺织品企业向发达国家跨国并购,不但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而且在汇率升值的契机下更有利于我国纺织产业保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余珊萍潘沁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摩擦
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分析与启迪被引量:2
2003年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实质也体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面对21世纪呈现的白热化的国际竞争,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发展中的中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加紧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素质,积聚产业发展后劲,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和跟踪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趋势,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我们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思路。
余珊萍赵自强
关键词:产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建设
论我国贸易战略的转变——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被引量:3
2007年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他国摩擦增加,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剧了我国贸易状况的严峻性。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永远共存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选择完全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显然不能完成我国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实施贸易保护也只有在WTO规则有限的空间下。目前我国在这样的背景中,应当采取结构性调整的策略,不断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巩固出口,而且要扩大产品的国内市场,因此结合了贸易措施与产业措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当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潘沁余珊萍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利益集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