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爱珍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3篇电针
  • 3篇针刺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形态学
  • 2篇组织形态学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雄性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管重构
  • 1篇血压
  • 1篇英文

机构

  • 8篇上海市针灸经...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铁路局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8篇余爱珍
  • 6篇肖达
  • 5篇许佳年
  • 5篇徐晓庆
  • 4篇雎久红
  • 2篇睢久红
  • 2篇徐维蓉
  • 1篇洪海国
  • 1篇宿中笑
  • 1篇奚桂芳
  • 1篇殷之放
  • 1篇何思伟
  • 1篇蔡德亨
  • 1篇陈国美

传媒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针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现有的研究结果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再生能力低下与损伤局部缺少支持神经元生长的微环境有关。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是否通过促进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提高而起作用,目前尚缺少大量分子水平的实验证实数据。目的:采用形态学、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形态及其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针灸科,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材料:实验于1999-01/2002-02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完成。选取雄性SD大鼠15只,体质量(260±9.52)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只。方法:损伤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作椎板切除。术后2h,对电针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取大椎、命门和L2夹脊、环跳,两组(位交替使用。针刺后接G6805型电针仪,疏波,0.8Hz,0.3~0.6mA,以肌肉有轻微的抖动为宜。1次/d,每次30min,连续治疗30d。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自行改良的Tarlov评分标准和Rivlin方法分别于术后2h,30d进行运动功能测定。①改良的Tarlov评分标准:以完全瘫痪,针刺时下肢无反应到正常行走记作0~6分。②改良的Rivlin方法:斜板由两块矩形的合金板通过铰链于一端相连而成,板从水平位置(0°)起绕轴旋转,斜面角度可以测出。将大鼠头朝前,身体纵轴与斜板纵轴垂直放置,逐渐增大板与水平间的角度,直至大鼠不能保持原有位置5s时,记录这一临界角。原位杂交检测,光镜下明视野记录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并摄片。主要观察指标: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Tarlov评分)、脊髓损伤大鼠斜面测试临界角度(改良的Rivlin方法)、各组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
许佳年肖达雎久红余爱珍徐晓庆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基因表达神经生长因子
针刺对大鼠损伤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各15只,制备SCI模型后,针刺治疗组电针大椎、命门和L2夹脊、环跳,2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30min。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大鼠SCI后,其运动功能明显下降,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大鼠的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以针刺组恢复较为明显;SCI后7d,大鼠脊髓组织均出现了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的高水平表达,15d时已明显下降,30d时,脊髓组织NGF mRNA进一步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针刺组各时段的N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没有形成明显的高峰。结论:针刺能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元的修复,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而达到的。
许佳年肖达徐维蓉徐晓庆余爱珍
关键词:针刺疗法脊髓损伤神经生长因子SD大鼠雄性
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和方法 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SHR)血压和主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结果 电针可明显减缓 SHR大鼠血压的升高 ;对 SH R大鼠主动脉的血管重构现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面积的增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电针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电针对 SHR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电针可抑制 SHR血压的升高 。
宿中笑肖达雎久红余爱珍殷之放
关键词:电针高血压主动脉血管重构血管平滑肌细胞
电针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和方法 采用形态学、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形态及其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电针治疗组大鼠运动功能和斜面临界角的恢复较损伤组明显 ,病理损害程度较损伤组轻 ,NGF m RNA阳性细胞数的增加较损伤组明显。结论 电针可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减轻脊髓组织形态的损伤 ,促进脊髓组织中 N GF m RNA的表达 ,电针可能通过提高损伤脊髓组织中 NGF m
许佳年肖达雎久红余爱珍徐晓庆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组织形态学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以一恒定的外力和打击时间 ,观察 35只大鼠在不同的打击深度下的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 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 ,苏醒后能站立行走 ,脊髓结构正常 ;打击深度为 0 .5 mm时 ,动物苏醒后能站立行走 ,脊髓结构正常 ;打击深度为 0 .8mm时 ,动物出现不全瘫 ,数天后能站立行走 ,脊髓结构破坏较轻 ;打击深度为 1.0 mm时 ,动物出现全瘫 ,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 ,脊髓结构破坏 ;打击深度为 1.5 mm时 ,动物出现全瘫 ,4周后不能站立行走 ,脊髓结构破坏严重。 结论 以打击深度为参数建立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重复性较好。
徐晓庆肖达睢久红余爱珍许佳年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SCI造模方法
化脓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化脓量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化脓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化脓量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随机分为化脓灸 9壮组 ,化脓灸 3壮组和化脓灸6壮组 ,观察灸疮最大面积 ,灸疮脱痂时间 ,灸疮初始化脓时间 ,灸疮结疤时间和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9壮组的灸疮最大面积明显大于 3壮组 ,与 6壮组无显著差异 ,而各组灸后灸疮脱痂时间 ,灸疮初始化脓时间和灸疮结疤时间无显著差异 ,临床疗效显示 9壮组明显优于 3壮组 ,而与 6壮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化脓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化脓量的多少和疗效有关 。
洪海国何思伟雎久红余爱珍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化脓灸疗效
针刺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和方法 观察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 ( SCI)后的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SCI大鼠运动功能和斜面临界角明显下降 ;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 ,大鼠的运动功能和斜面临界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以针刺组恢复较为明显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 ,针刺组的坏死面积明显减小 ,残存的神经组织较损伤对照组多。结论 针刺能明显地提高 SCI大鼠的运动功能 ,明显改善大鼠 SCI后的病理损害 ,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元的修复 ,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肖达睢久红徐维蓉徐晓庆余爱珍许佳年
关键词:针刺脊髓针灸效应
头部穴位电刺激对帕金森病震颤肌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5年来我们对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帕金森病(PD)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选择能有效地控制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三大主症的穴位和刺激方法观察了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初期头部穴位电刺激前后和一治疗期前后肌电图的变化。现报道如下。方法1.观察对象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在38~70岁,平均年龄60岁,症状以震颤为主3例(震颤型)。
奚桂芳蔡德亨陈国美余爱珍
关键词:原发性帕金森病穴位电刺激肌电位震颤针刺穴位肌强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