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黎刚

作品数:177 被引量:14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会议论文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3篇前列腺
  • 25篇输尿管
  • 25篇尿管
  • 25篇疗效
  • 24篇前列腺炎
  • 24篇腺炎
  • 23篇手术
  • 18篇尿道
  • 18篇腹腔
  • 18篇腹腔镜
  • 16篇慢性前列腺
  • 16篇慢性前列腺炎
  • 16篇膀胱
  • 15篇增生
  • 15篇前列腺增生
  • 15篇结石
  • 14篇前列腺液
  • 13篇腺癌
  • 13篇疗效分析
  • 12篇前列腺癌

机构

  • 96篇浙江省人民医...
  • 78篇浙江省立同德...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临床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平湖市中医院

作者

  • 176篇任黎刚
  • 71篇肖家全
  • 62篇张心男
  • 45篇楼水鑫
  • 44篇丁青
  • 39篇祁小龙
  • 39篇章伟
  • 38篇陈静
  • 37篇邹强
  • 34篇程一宁
  • 33篇谢波
  • 31篇叶文鑫
  • 28篇蔡琦
  • 27篇章越龙
  • 27篇张大宏
  • 27篇廖开森
  • 26篇陈建和
  • 24篇白虹
  • 22篇董志超
  • 21篇茅夏娃

传媒

  • 11篇浙江医学
  • 9篇2015年浙...
  • 7篇临床泌尿外科...
  • 6篇第十二次全国...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2008年浙...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2006年浙...
  • 3篇华东六省一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2009年浙...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14篇2019
  • 4篇2018
  • 19篇2017
  • 25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22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结石并多囊肾患者的治疗体会
<正>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多囊肾的处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至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合并多囊肾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41.3岁;病史1~15天,平...
陈静任黎刚谢波陈建和舒彦蔡琦叶文鑫程一宁张心男
文献传递
前列腺液16s rDNA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16s rDNA检测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Ⅱ型前列腺炎和Ⅲ型前列腺炎患者67例。常规前列腺液镜检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并对前列腺液中的16s rDNA进行PCR检测,治疗全部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为疗效指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Ⅱ、ⅢA和ⅢB型前列腺炎16s rDNA阳性率分别为100%(11/11)、62.5%(20/32)、66.7%(16/24)。Ⅱ型前列腺炎治疗显效率100%;在Ⅲ型前列腺炎中,ⅢA、ⅢB组无差异,而16s rDNA阳性组治疗总显效率(80.0%)明显高于16s rDNA阴性组(52.4%)(P<0.05)。结论前列腺液16s rDNA表达与前列腺炎的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Ⅲ型前列腺炎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并对前列腺炎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任黎刚肖家全吕火祥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RDNA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4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可行性与相关技术问题。方法:本组46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29~76岁,平均52.3岁;左侧19例,右侧27例;肿瘤大小直径为2.0cm~5.5cm。其中,肾癌18例,肾错构...
茅夏娃张大宏丁青肖家全邹强楼水鑫章越龙祁小龙任黎刚刘锋章伟
文献传递
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鉴定
2009年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较为复杂,病原微生物是最为重要的病因之一。为了更多地了解前列腺内的菌群,我们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细菌。
任黎刚肖家全吕火祥祁小龙董志超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细菌鉴定前列腺液病原微生物前列腺内
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前列腺癌患者不同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健康男性的血清标志蛋白,探讨诊断前列腺癌的新方法。方法检测79例研究对象(包括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26例、正常健康男性31例)血清蛋白质图谱,并采用Proteinchip 3.0软件进行分析,选出最佳前列腺癌诊断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同期另择的12例前列腺癌患者、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1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盲法验证。结果(1)与正常健康男性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5个标志蛋白呈高表达(分子量分别为11665、2958、7978、3092及4657Da),据此建立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5.45%,特异性为83.87%;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96.30%。(2)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2个标志蛋白呈高表达、1个呈低表达(分子量分别为3191、3271及1127Da),据此建立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5.45%,特异性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95.45%,阴性预测值为96.15%。所有盲法验证结果均较满意。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筛选出前列腺癌标志蛋白并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模型,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祁小龙汪朔肖家全张大宏邹强楼水鑫章越龙任黎刚郦卫星陈盈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自拟排石汤在治疗输尿管结石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加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近2年住院治疗的1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在ESML后服用自拟中药排石汤1周;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ESWL。结果:两组在...
陈立张心男程一宁叶文鑫王战士王周廖开森任黎刚谢波
保护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新途径被引量:24
2011年
阴茎勃起是典型的神经血管过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保护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改善勃起功能,血管内皮保护剂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勃起递质的功能活性,改善阴茎海绵体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保护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将成为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新途径。
任黎刚李铮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障碍
泌尿系结石治疗方式的选择
目的调查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策略和手术方式,以及相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治疗方式与疗效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调查近2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资料齐全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500余例,上尿路结石1400例,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下...
任黎刚楼水鑫陈静章伟丁青肖家全董志超
文献传递
内镜下输尿管金属支架逆行置入在肿瘤性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输尿管金属支架逆行置入在解除肿瘤性输尿管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采用内镜下输尿管金属支架逆行置入治疗9例因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49岁;其中双侧输尿管梗阻5例,单侧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功能、泌尿系彩超及CT扫描或CTU检查,了解肾积水程度及输尿管梗阻部位。9例患者利用输尿管硬镜在X线透视下逆行置入金属支架,术后定期复查肾功能、KUB及腹部CT平扫等。术后每半年或1年更换金属支架管。结果:9例患者均逆行置入金属支架管,其中2例先行导丝引导下球囊扩张后顺利置入。术后KUB均显示输尿管金属支架放置位置合适。5例患者术后24h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术前发热及腰痛等不适症状缓解,术后随访患侧肾积水范围均较术前缩小或明显缓解,2例患者因金属支架下移及金属支架末端附着结石给予提前更换,其余5例均每年更换。结论:内镜下输尿管金属支架逆行置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是用于治疗因恶性肿瘤压迫输尿管梗阻的有效方法。
王周吴玲任黎刚谢波程一宁张心男
关键词:内镜肿瘤金属支架输尿管梗阻
腹腔镜和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或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6±15.4)min和(52.2...
章伟丁青任黎刚楼水鑫陈静肖家全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