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宜敏
- 作品数:3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明代不明嗣承高僧事迹考
- 2008年
- 佛门历来推崇亲禀释尊、代代相承。因为,辞亲割爱出家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证悟;然证悟及成就与否,除自身根器外,还建基于圣者(诸佛)的加持。诸佛的数量不可思议,每一尊佛的加持也不可思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更是不可思议。但这些无尽之加持,必须经由传承清净的历代祖师及自己恩师为媒介才能得到。而且,惟有师资相承、授受清净,方能确保正法之流绵绵不绝。权实同彰、教观并举,心印昭于日月、传习遍于华夷的天台一宗,虽被学者目为"远禀释迦"、"遥宗龙树",然其中净相传承之密意,却万万不可轻忽——智者大师若未能于净相三昧初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决不可能九旬谈妙极教网之幽深、十乘修心备观门之攸致,更不可能有嗣后的教缘时进、化以机兴,驾贤首慈恩而独盛,并黄梅少室而争芳!故从究竟了义层面而言,各宗各派,无不灯灯相续、祖祖相传。但是,降及明代、特别是明中、晚期,陆续出现了一批师承不明的尊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本文试图对其中最为高洁著声者("明末四大高僧"除外,因为讨论其嘉言懿行的论著已如汗牛充栋)的事迹作一番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 任宜敏
- 明初遣日僧使考被引量:2
- 2008年
- 朱元璋奄奠海宇、肇成帝业之后,效法元世祖忽必烈及元成宗铁穆耳选派高僧充任国使出使邻邦之先例,特遣仲猷祖阐、无逸克勤两位硕德率僧团出使日本,希望循唐宋故事,共修和好。建文、永乐两朝,惠帝朱允炆和成祖朱棣,亦曾选派多位高僧使日。这些内德外应、津梁兼济的僧使,对促进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往,厥功甚伟。
- 任宜敏
- 曹洞宗云门系法脉钩沉
- 2017年
- 曹洞宗云门系始祖湛然圆澄禅师,从慈舟方念和尚获洞宗衣钵后,壁立绍兴云门山,萃从上诸祖秘奥家法,力弘曹洞宗旨;复历主名刹,八坐道场,铲邪劈胶、利济有情垂二十年,法席继兴,学者云从,得其心要者,不下百员。尤其具足明有、麦浪明怀、石雨明方、三宜明盂、尔密明澓、瑞白明雪诸法子,各各严净毗尼,学穷三藏,掉背生死,得大自在,继而分灯江浙闽赣等广袤区域,董名山大刹法席,拈锥竖拂,举扬宗乘,逆行顺化,机锋圆密,作一方导师,为后来眼目,缁素推重,千载炳焕!门下趋风衲子,多贤豪英特之士、绝类离伦之徒,如是递代相承,蔚成洞宗云门一系。其德响余韵,宛尔犹存。
- 任宜敏
- 关键词:曹洞宗
- 佛家因果学说的真精神被引量:3
- 1998年
- 德风道范远播宇内的现代高僧虚云和尚,在1955年5月2日的开示中指出:佛教三藏十二部,“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这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学说的丰富内容及其在佛法教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文以散见于浩翰的佛教经论中有关因果问题的论述为依据。
- 任宜敏
- 关键词:果报优婆塞《四部丛刊》因果律真精神
- 明代佛门教行杰望——净土宗
- 2006年
- 自东晋慧远大师创建莲社、共期西方以降,净土法门就以其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而被历代弘法长德、济世贤达赞叹提倡,相承不绝;至宋代,更日益穿透社会、深入民间,衍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风尚。但与此同时,亦遭到部分迷义徇名、因药致病、执理拨事者之随意曲解,致使直指之道往往翻成断灭深坑。有鉴于此,明代应世的禅宗、天台宗众多耆德以及明末“四大高僧”,纷纷承宋元之流风、悲劫浊之方殷,践履兼弘净土一门。
- 任宜敏
- 关键词:净土宗
- 清代汉传佛教政策考正被引量:1
- 2013年
- 学术界对满清诸帝宗教倾向以及有清一代佛教政策,存在不少主观误判:臆测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独尊理学、厌恶佛教,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灭佛"皇帝;断言满清政府对宗教之定位,是"除了儒教的三纲五常之外,甚至包括佛、道教在内的一切宗教都是非法的";①甚至于将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旨在逐渐沙汰"问律律不守,问禅禅弗会"之"应付僧"与"教团败类"、还佛教以清净本然面目之清厘甄别僧尼举措,诠释成"是要以一种尽可能不引起社会动荡的方式,假以时日,将佛教消灭",其手段比"三武一宗"之灭佛"更加阴险和毒辣",如此等等。史学以求真、求实为旨趣与灵魂,不允许凭主观意志过度诠释、过度推衍,更不得以个人好恶杜撰假设、曲笔贬褒。本文以推援校磨浩如烟海之原始史料为基础,稽考钩沉,力争如秋潭夜月或清更胡笳般,再现清代汉传佛教政策流变沿革及其内在实质之本来面目。
- 任宜敏
- 普应国师禅学思想析论被引量:1
- 2001年
-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金衤阑两赐、喧天震地 ,绝言之言充塞五湖四海、无翼之名轩翥九有八荒 ,并被元顺帝尊为“普应国师”的中峰禅师 ( 12 63— 13 2 3年 ) ,名明本 ,俗姓孙 ,杭州钱塘人 ,至元二十四年 ( 12 87年 )依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出家 ,白昼工役 ,夜晚参禅 ,肋不沾席 ,励精勤苦 ,咨决无怠 ,尽得高峰禅法之堂奥。乃师迁化后 ,即匿影草庐 ,清苦自持 ,不求闻达 ,然其所过辄成宝坊。中峰禅师法量汪洋 ,辩才无碍 ,寸心圆湛 ,泛应群器 ,观时适宜 ,随机应物 ,如摩尼宝珠 ,无有定色 ;悲愿诱掖 ,谆谆诲谕 ,杀活与夺 ,全该大法。故遐迩学子 (内而齐鲁燕赵、秦陇闽蜀、西域南诏 ,外而日本三韩、缅甸越南、印度琉球 ) ,云臻水赴 ;稽首膜拜、愿垂摄受者不绝于途 ;望风奔凑、咨决心法者雷动海涌。法席之盛 ,中外罕及 !其解答学人问难、匡正修行理路、直示参禅方法的种种开示 ,由弟子汇编成《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并被赐列藏函。本文提纲挈领地对其力扌求时弊、扫空禅病 ,疏万派以同源、会三宗于一镜的禅学思想进行了梳理。不当之处 。
- 任宜敏
- 关键词:禅学思想《碧岩录》
- 贤首宗宝通有章元焕灯系法脉述要
- 2014年
- 贤首一宗,初由帝心杜顺和尚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观,云华智俨尊者专业其门、创具规模,贤首法藏发扬光大、开宗立派,至"大统清凉国师"澄观和尚盛撰疏钞、精释微言、大振宗风、复兴鸿业,自是纲举目备、领挈襟张,六相五教四法界十玄门,经纬于疏钞之海,奥旨幽义,如揭日月于中天。自唐以降,千余年间,虽屡逢时世变乱,迭遭兵燹重创,复加法运衰微、祖道陵夷,然而,秉大智印、入总持门、证一真法界者,代有闻人。传至明末清初,更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尤其"宝通四支"中有章元焕一派,于有清一代,云礽衍奕,灯法昌明,道统流传,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尽管法脉传承大有关于慧命之所系,但长期以来,此段昭穆枝庶,却一直尘封高阁。本文以稽考《宝通贤首传灯录》、《宝通贤首传灯续录》等珍逾球璧、难获一睹之古籍为基础,提要钩玄,对贤首宗宝通系有章元焕一支法脉传承之伦序节次,作一简要梳理。
- 任宜敏
- 关键词:贤首宗法脉传承
- 关于“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研讨被引量:1
- 1996年
- 关于“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研讨任宜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自1995年第5期起辟“构建当代民族精神”专栏,约请全国各地人文学科专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融汇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构建当代民族精神问题撰文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民族精神的现状...
- 任宜敏
- 关键词:民族精神自我意识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文化
- 空有相资 真俗并用——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佛学思想述论被引量:3
- 2006年
- 释迦文佛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开辟禅门,付嘱摩诃迦叶。复以末代浇浮,付嘱国王大臣和有力檀那金汤正法,既以此勉励国王大臣及有力檀那本人融通大道、勤修十善、共正人心,而不致于善根退失、福尽沦坠;亦为令正法久住、绵绵流布,而致邪僻不兴、昏嚣难张。嗣后数千年,凡有佛法流布之域,均不乏明君贤臣和笃信檀越递相钦奉,各各发心,摧邪显正,卫法辅教,利益众生。佛教东流以降,广缉经像、大启伽蓝、崇向拥树、倾心外护、启人敬信、不忘付嘱之辅教者(包括历代帝王公侯),更是不可胜计;致使沙门释子,得以继世传持、流通慧命、济拔苍生、仰助国风。有明一代,士大夫多焚膏继晷、奔竞虚名;仕路成名后,复被功名汩虑、遭富贵荡心;势望虽炙手可热,内心却皇皇汲汲、自甘流浪。不过,灼见聪明不能敌业、富贵难免轮回之理,进而改往修来、迁善远罪、自歇狂情、导民善世者,亦不在少数。“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首宗儒典,探义理之精奥;次慕真乘,荡名相之粗迹;复藉禅定内观,胜净明心,脱卑浊而极高明,终致学贯儒佛,于世出世间法周流无滞。进而密资难报之恩,襄助无为之化。被征金陵后,力劝朱元璋不可嗜杀;后以儒英禅擘身份承事左右常备顾问,数数称述帝王之道,以佛陀教法幽赞王纲,对朱元璋影响至深。于制作裁定有明一代礼乐典制过程中,又力主匡世道在正人心:人心正,则群情一、众志定;群情一、众志定,然后可言太平之治。而欲正人心,则必以“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为上上策。面对以孟子拒杨墨自比,放纵无明业识、造端倡始、摇唇鼓舌、聋瞽学者背觉合尘、专以斥佛为能之辈,宋濂往往劲正论议,诚实引证,详备铺陈,释疑摧谤,重揭义天,直开正信。
- 任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