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云翀

作品数:50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加速器质谱
  • 7篇AMS
  • 7篇BE
  • 6篇氧化碳
  • 6篇示踪
  • 6篇气体
  • 6篇离子
  • 6篇二氧化碳
  • 6篇二氧化碳气体
  • 5篇低能
  • 5篇冷阱
  • 5篇C60薄膜
  • 4篇土壤
  • 4篇离子源
  • 4篇黄土
  • 4篇I
  • 3篇滴水
  • 3篇元素分析仪
  • 3篇束流
  • 3篇陶瓷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近...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地球环境...
  • 1篇陕西省土地工...

作者

  • 50篇付云翀
  • 15篇程鹏
  • 13篇张丽
  • 13篇赵国庆
  • 11篇杜花
  • 11篇刘起
  • 10篇周卫健
  • 8篇武振坤
  • 6篇陈宁
  • 6篇张路远
  • 6篇熊晓虎
  • 5篇周杰
  • 5篇侯小琳
  • 5篇卢雪峰
  • 5篇赵稳年
  • 4篇牛振川
  • 4篇吴书刚
  • 4篇范煜坤
  • 4篇金运范
  • 3篇程鹏

传媒

  • 9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同位素
  • 1篇第11届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七届中国核...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在线测量的气体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在线测量的气体处理系统,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收集单元和微量控制注入单元,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收集单元包括第一二位六通选择阀,第一二位六通选择阀分别连接元素分析仪、二氧化碳分子筛...
杜花付云翀程鹏
文献传递
一种采用AMS在同靶样下在线测量<Sup>7</Sup>Be与<Sup>10</Sup>Be丰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AMS在同靶样下测量<Sup>7</Sup>Be与<Sup>10</Sup>Be丰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我们以BeO<Sup>‑</Sup>作为引出束流,用Si<Sub>3</Sub>N<Sub>4<...
付云翀张丽赵国庆
文献传递
无电力驱动的分子筛大气CO2采样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2017年
利用^(14)C进行大气化石源CO_2示踪是目前节能减排领域的热点研究,为了更加便利、环保地对大气CO_2进行长期、积时采样,在原有排磷酸溶液集气法的基础上,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研究组设计和建立了新的分子筛采样方法和装置。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分子筛解吸附的最佳条件为550℃下热解20 min,该条件下分子筛解吸附效率达99%以上,且重复性良好。该方法所收集的碳量随采样天数呈线性增长,碳吸附速率约为1.04—1.30 mg C?d^(-1),可以满足高精度AMS-^(14)C测定及高分辨率大气^(14)C研究的要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分子筛方法和排磷酸溶液集气法同时采集大气CO_2气体,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分子筛法可提供可靠的数据。此外,分子筛法易于操作和运输,并具有便利环保的特性,值得推广使用。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大气CO_2的收集,数据表明从冬季供暖期到夏季,西安市大气化石源CO_2浓度以0.22μL?L^(-1)?d^(-1)的速率逐渐降低。化石源CO_2来源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西安市化石源CO_2主要源自于煤燃料的燃烧,而冬季采暖需求导致的煤燃烧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冬季化石源CO_2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侯瑶瑶周卫健程鹏吴书刚熊晓虎牛振川付云翀
关键词:压力差分子筛大气CO2
低能B离子辐照C60薄膜的红外光谱学研究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了能量为170keV的B离子在C60薄膜中引起的辐照效应.利用FTIR谱数据演绎出了C60分子的损伤截面σ和损伤半径R.比较了C60分子的4个红外激活模对辐照的敏感性与结构稳定性.分析...
金运范付云翀
关键词:C60薄膜辐照效应
我国城市大气化石源CO2的14C示踪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化石燃料等排放是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城市是碳排放研究的热点区域。获取化石源CO2(CO2ff)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及参与国际碳减排谈判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近十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运用14C示踪城市大气CO2ff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通过大气、树轮和一年生植物样品14C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CO2ff的变化特征,发现北方城市是减排的重点。CO2ff与PM2.5关系的研究表明,控制大气污染物可以同时降低CO2ff排放,存在减排的协同效应。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关中地区CO2ff的传输,并结合Δ14CO2和δ13C对CO2ff的来源进行解析,发现西安CO2ff主要来源于本地燃煤的排放。14C示踪获得的CO2ff浓度与统计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和幅度基本一致,可以相互校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为此建议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大气Δ14CO2观测网,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推进这项研究,服务于国家碳减排任务。
周卫健吴书刚吴书刚程鹏熊晓虎侯瑶瑶程鹏杜花陈宁卢雪峰牛振川刘林
关键词:源解析碳减排
气体自动收集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科研领域,尤其涉及气体自动收集的装置和方法。包含装水装置其下方包含滴水管,所述滴水管朝下开口,还包含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入装水装置上方或者连接在所述滴水管上。有益效果:a,实现了野外无电源收集;b,控制滴水控...
程鹏付云翀赵稳年余华贵
碳化硅中氦离子高温注入引入的缺陷及其退火行为的光谱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对氦(He)离子高温(600K)注入6H-SiC中的辐照缺陷,在阶梯温度退火后演化行为的拉曼光谱和室温光致发光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所产生晶格损伤的程度与注入剂量有关;高温退火导致损伤的恢复,不同注入剂量造成的晶格损伤需要不同的退火温度才可恢复.在阶梯温度退火下呈现出了点缺陷的复合、氦-空位团的产生、氦泡的形核、长大等特性.研究表明:高温(600K)注入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避免注入层非晶化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后续利用氦离子注入空腔掩埋层吸杂或者制备低成本、低缺陷密度的绝缘层上碳化硅(SiCOI)材料提供了可能.
张洪华张崇宏李炳生周丽宏杨义涛付云翀
关键词:6H-SIC离子注入光致发光谱
气体自动收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科研领域,尤其涉及气体自动收集的装置和方法。包含装水装置其下方包含滴水管,所述滴水管朝下开口,还包含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入装水装置上方或者连接在所述滴水管上。有益效果:a,实现了野外无电源收集;b,控制滴水控...
程鹏付云翀赵稳年余华贵
文献传递
在实验室中同时制备测定<Sup>9</Sup>Be的样品和测定<Sup>10</Sup>Be的样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实验室中制备样品的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同时制备测定<Sup>9</Sup>Be的样品和测定<Sup>10</Sup>Be的样品,而且建立了标准化操作实验流程,不同类型的沉积物样品均可按此流程进行,无需先...
赵国庆武振坤谢兴俊杜雅娟张丽付云翀周杰唐玲
文献传递
加速器质谱^(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3年在^(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测定了核前黄土样品中^(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的分离、制备以及^(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结果显示,^(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卫健范煜坤侯小琳陈宁张路远刘起付云翀贺朝会罗茂益
关键词:黄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