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秋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细胞系
  • 6篇大菱鲆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5篇角膜
  • 5篇角膜内皮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表皮细胞生长...
  • 3篇人角膜
  • 3篇内皮细胞系
  • 2篇血清
  • 2篇盐酸盐
  • 2篇眼生素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酸盐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体外

机构

  • 1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3篇于秋涛
  • 12篇丛日山
  • 12篇樊廷俊
  • 6篇耿晓芬
  • 6篇杨秀霞
  • 5篇王晶
  • 4篇付永锋
  • 4篇赵君
  • 4篇汤志宏
  • 4篇王丽燕
  • 4篇李明玉
  • 3篇付永锋
  • 2篇韩宝琴
  • 2篇汪小锋
  • 2篇郭瑞超
  • 2篇刘万顺
  • 2篇孙文杰
  • 2篇孙爱
  • 1篇于苗苗
  • 1篇史振平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国家“863...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纹虎鲨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启动被引量:7
2005年
以活体宽纹虎鲨(Heterodortusjaponicus)的鳃软骨和鳍软骨组织为材料,利用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Ⅱ型胶原酶(type Ⅱ collagenase)和胰蛋白酶(trypsin)进行消化获得游离软骨细胞,对所得游离细胞连同软骨组织分别用含20%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对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宽纹虎鲨鳍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pH为7.2~7.6、最佳温度为2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对软骨细胞作用不显著.培养于pH 7.2~7.6的MEM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中的宽纹虎鲨鳍软骨组织,在24℃启动培养3d后便有软骨细胞开始陆续从组织中迁出,新迁出细胞的形态多为圆形,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部分细胞形态逐渐转变成上皮样.
于秋涛樊廷俊汪小锋丛日山汤志宏吕翠仙史振平
关键词: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其胸鳍和腹鳍组织为材料,先将鳍组织剪碎,采用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II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游离鳍细胞和疏松组织块,在含20%胎牛血清、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盐...
樊廷俊丛日山耿晓芬王丽燕杨秀霞于秋涛李明玉付永锋
文献传递
大菱鲆鳍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7
2007年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的Leibovitz-15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的大菱鲆鳍细胞,其生长分裂状况最好,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生长分裂依然十分旺盛,第60代大菱鲆鳍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2.4 h,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仍为44条。该细胞系细胞经液氮冻存后仍保持有原有形态和较高存活率。现已成功建立了连续性大菱鲆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5代。该细胞系的建立对于查清病毒对大菱鲆细胞的感染途径与感染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樊廷俊耿晓芬丛日山姜国建于秋涛付永锋王晶于苗苗杨秀霞吴建东
关键词:大菱鲆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
卤虫(Artemia salina)孵化腺细胞分化时相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简报)被引量:1
2004年
动物孵化酶(hatching enzyme,HE)是早期胚胎在特定发育阶段由孵化腺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在动物早期胚胎孵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1-4].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HGC)一般为单细胞腺体,是从胚胎发育到特定阶段(孵化前)出现、至胚胎孵出后的特定时期消失的一时性细胞(transient type 0fcells)[5-7].
李凌樊廷俊汪小锋丛日山于秋涛钟其旺
关键词:卤虫孵化酶孵化腺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家兔(Oryctolagus curiculus)角膜内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角膜内皮盲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病,尽管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治愈,但由于角膜的捐献数量极其有限和患者的排斥反应而使许多患者无法重见光明。人工角膜组织工程技术是当今治疗角膜内皮盲等的研究热点,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得足量...
于秋涛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细胞系生物相容性
文献传递
家兔(Oryctolagus curiculus)角膜内皮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建立兔角膜内皮(RCE)细胞系,以家兔角膜为实验材料对RCE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细胞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取活家兔角膜,采用内皮面朝下进行贴板培养,并利用时间梯度连续揭膜法筛选出仅含有纯净RCE细胞的培养孔,收集纯一的RCE细胞悬浮于含有硫酸软骨素氧化降解物、牛眼生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兔角膜基质细胞培养液、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和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DMEM/F12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置CO2培养箱中启动原代培养.启动培养的RCE细胞呈四角形或多角形,3周后即可长成单层.在随后的继代培养中,RCE细胞的形状逐渐由多角形变为成纤维样.RCE细胞生长状态稳定,现已被传至67代,已经建成了一个新的连续性RCE细胞系.经鉴定,该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约为53.8h;第67代培养细胞的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为44条,但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综合特征性染色体数目、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实验和形态回复实验的研究结果,证明该细胞系确为家兔角膜内皮细胞系,为哺乳动物角膜内皮细胞的理论研究及人造角膜内皮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樊廷俊赵君付永锋丛日山郭瑞超刘万顺韩宝琴于秋涛王晶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细胞系染色体数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家兔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增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细胞培养条件对TRBIV的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以0.2 mL病毒液接种FG细胞、吸附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于22℃培养时,病毒的增殖速度最快。研究还发现,病毒的收获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对所得病毒的感染力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增殖条件下,病毒在FG细胞中增殖至第4天时进行收获,且只冻融1次,其感染活性最强,反复冻融后病毒的感染活性会显著降低。
樊廷俊王丽燕耿晓芬丛日山李明玉于秋涛杨秀霞
关键词:增殖
一种人角膜内皮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一种人角膜内皮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角膜内皮为材料,先将角膜内皮面朝下进行贴板培养,采用时间梯度连续贴膜法获得纯净角膜内皮细胞,在含20%胎牛血清、硫酸软骨素氧化降解物、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牛眼生...
樊廷俊付永锋丛日山汤志宏孙文杰于秋涛王晶赵君
文献传递
利用大菱鲆鳍细胞系繁殖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方法
一种利用大菱鲆鳍细胞系繁殖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方法,它是以大菱鲆鳍细胞系细胞为繁殖体系,先将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接种至对数期大菱鲆鳍细胞系细胞上,22℃吸附2h后,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置22℃培养,并...
樊廷俊丛日山王丽燕耿晓芬杨秀霞李明玉于秋涛孙爱
文献传递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其胸鳍和腹鳍组织为材料,先将鳍组织剪碎,采用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II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游离鳍细胞和疏松组织块,在含20%胎牛血清、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盐...
樊廷俊丛日山耿晓芬王丽燕杨秀霞于秋涛李明玉付永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