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晶

作品数:82 被引量:32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3篇植物
  • 22篇苔藓
  • 22篇苔藓植物
  • 18篇藓类
  • 16篇藓类植物
  • 16篇孢子
  • 13篇孢子形态
  • 9篇地理分布
  • 9篇区系
  • 6篇苔类
  • 6篇苔类植物
  • 5篇污染
  • 5篇MAXENT
  • 4篇多样性
  • 4篇叶绿
  • 4篇植物区
  • 4篇植物区系
  • 4篇青藓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76篇上海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辽宁大学
  • 2篇四川省雅安中...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82篇于晶
  • 41篇曹同
  • 23篇郭水良
  • 16篇王全喜
  • 11篇李丹丹
  • 9篇宋国元
  • 4篇包文美
  • 4篇陈怡
  • 4篇娄玉霞
  • 4篇臧程
  • 3篇高谦
  • 3篇孙军
  • 3篇麻亚鸿
  • 3篇唐艳雪
  • 3篇程丽媛
  • 3篇曾元元
  • 2篇吴彦君
  • 2篇左本荣
  • 2篇朱瑞良
  • 2篇李倩

传媒

  • 23篇上海师范大学...
  • 8篇植物研究
  • 4篇云南植物研究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植物学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木本植物研究
  • 1篇Acta B...
  • 1篇遗传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贵州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对2013~2014年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 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并对该地区与相邻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丰富度系数比较和相似性系数比较,以明确该地区苔藓植物不同的生态分布类型,揭示浙江清凉峰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2科143属337种(包括3个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0科29属49种,藓类植物42科114属288种。(2)藓类植物的优势科9个、优势属16个。(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41.84%),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8.5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20.74%)。(4)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浙江省境内的金华山、大盘山、天目山和凤阳山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5)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石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47.09%)最多,其次为岩面土生(占总标本数的27.68%)和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2.85%)类型。
程丽媛曹同张宏伟于晶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
上海市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在上海市市区和西部郊区主要公园,以及吴泾化工厂和吴淞化工厂,共设立22个样点,调查发现共有75种地面藓类植物.根据Levins公式计算了75种藓类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藓类植物种数与生态位宽度符合N=0344×e-00377B,R=09684.大部分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宽度很窄,68%种类生态位宽度小于01,因而在苔藓植物保护中应特别注意对小生境的保护.运用王刚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了其中重要值大于01的39种主要藓类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应用主坐标排序法和最小生成树法对它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这39种藓类植物可被分成5个生态类群,与生境有一定关系.
陈怡曹同宋国元于晶
关键词:藓类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广西藓类植物新纪录被引量:1
2016年
报道了产自花坪的广西藓类植物31个新记录种,其中,灰藓科(Hypnaceae)有4属9种,羽藓科(Thuidiaceae)有2属5种,蔓藓科(Meteor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均有2属3种,提灯藓科(Mniaceae)有2属2种,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孔雀藓科(Hypopterygiaceae)和短颈藓科(Diphysciaceae)均有1新记录种;在19个属中,鹤嘴藓属(Pelekium)和长灰藓属(Herzogiella)为广西新记录属.
蔡锦蓉麻亚鸿于晶曹同郭水良
关键词:藓类植物
干旱胁迫下发菜原植体中海藻糖、蔗糖测定被引量:7
2007年
检测了吸水饱和后的发菜原植体,在不同干燥时间下海藻糖及蔗糖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发菜原植体中有海藻糖、蔗糖存在.尽管发菜原植体内海藻糖含量略低于蔗糖含量,但海藻糖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便迅速升高,之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发菜中蔗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所以在干旱胁迫时,海藻糖和蔗糖都可能对原植体有保护作用,海藻糖很可能是发菜适应极端环境的重要保护因子之一.
庞婉婷吴双秀于晶王全喜
关键词:发菜发状念珠藻海藻糖蔗糖干旱胁迫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的形态 Ⅶ.桫椤科被引量:11
2007年
对中国桫椤科(Cyatheaceae)11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的研究。桫椤科孢子辐射对称,三裂缝,裂缝长度达孢子半径的3/4左右,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扇形,孢子极轴长为27~42μm,赤道轴长为32~52μm。孢子表面纹饰是由周壁形成的,可分为4种类型,即条纹状、疣状、刺条状、短刺状。根据孢子的形态特征,对中国桫椤科孢子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属的划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曹建国于晶王全喜
关键词:桫椤科孢子形态蕨类植物
6种观赏藓类在立体绿化载体上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将曲柄藓(Campylopus flexuosus)、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和曲尾藓(Dicranum scoparium)这6种观赏藓类植物栽植于表面有薄层泥炭土—蛭石的棕榈垫这一立体绿化载体上.经过2个月的生长,测定了6种藓类植物的最大量子产量,计测了它们新枝覆盖率、新枝和旧枝长度比、叶绿素含量、单位面积鲜重等生长指标,比较了6种藓类植物在立体绿化载体上的综合适生指数.结果表明:适生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大灰藓、东亚砂藓、大羽藓、曲柄藓、曲尾藓和毛尖紫萼藓,结合景观效果观察,推荐大灰藓和东亚砂藓作为墙体绿化的藓类植物.
夏乔莉汪先军于晶郭水良
关键词:藓类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
嵊泗列岛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的区系地理学初步研究
采集了舟山群岛北部嵊泗列岛的嵊山、枸杞岛、黄石洞岛、西马鞍岛、大宫山、小宫礁、鹅礁、捣臼礁、菜园岛、马迹山、金鸡山共计11 个岛屿的苔藓植物标本,鉴定发现有苔藓植物136 种,隶属于21 科45 属,其中藓类17 科41...
于晶蔡锦蓉曹同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
8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壁层结构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对8种耳叶苔属(Frullania)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其中,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7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纹饰,所观察的孢子都为近球形或近多角形,无萌发孔,属于中型孢子(25~45μm),表面纹饰为密集型疣状(颗粒状),其中4种具有明显的莲座状结构。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4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壁结构,结果显示,4种孢子的壁层超微结构相似:周壁为颗粒状物质,覆盖在外壁表面。外壁有多个数量不等的玫瑰状结构,周壁颗粒物质填充在内。内壁与外壁分层不明显,由外向内电子层密度逐渐增加。
吴彦君于晶曹同
关键词:苔类植物孢子纹饰
囊裸藻属与陀螺藻属囊壳微细结构及元素组成比较(英文)被引量:1
2003年
对采自自然水体中囊裸藻属 (Trachelomonas)的 8种和陀螺藻属 (Strombomonas)的两种藻类的囊壳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探讨了这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 :组成囊壳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铁和硅 ,在陀螺藻和表面粗糙的囊裸藻中 ,硅的含量较高 ,铁的含量相对较低 ;在大多数囊裸藻中 ,尤其是表面致密、光滑的种类中 ,铁的含量较高 ,硅的含量较低 ,矿质元素的组成与囊壳的颜色无直接关系。建议将陀螺藻属 (Strombomonas)撤消 ,原陀螺藻属的种作为囊裸藻属 (Trachelomonas)中的一个种组 (Group) ,它们是裸藻科中最原始的具囊壳的类群。
王全喜刘洪家于晶孙世琴张大维包文美
关键词:囊裸藻属囊壳微细结构
世界蓑藓属植物分布式样及其系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意义
2017年
蓑藓属(Macromitrium)是苔藓植物分类、生态学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类群。以"Index Muscorum"中的14个藓类植物地理分布单位为分析区域,基于标本信息和相关文献,在分类修订的基础上,统计了世界蓑藓属274种植物在14个地理单位的分布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分别得到了14个地理单位的聚类图和三维空间图,直观展示了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蓑藓属植物区系在东亚(As2)、大洋洲(Oc)、南亚和东南亚(As3,As4)、非洲(Afr2,Afr3,Afr4)、中美洲—南美洲(Am2,Am3,Am4,Am5)、澳洲(Austr1,Austr2)存在区域分化。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是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多样化中心。除长柄蓑藓(M.microstomum(Hook.&Grev.)Schwgr.)在14个地理单位均有分布外,大部分种类分布限于少数或仅一个地理单位。蓑藓属植物在东亚、热带亚洲、热带美洲和澳洲不仅种类存在明显分化,而且形态性状也有区域特点。根据蓑藓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式样,探讨了其系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意义。
郭水良吴倩倩于晶曹同
关键词:地理分布聚类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