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纪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研究其体外特性。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出肝癌组织微血管片段,采用植块培养法培养原代内皮细胞,依次以局部消化法和差速黏附法进行纯化;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对所获得的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所获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呈FⅧ-RAg阳性;CD34,CD105阳性;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生长状态良好、可传代培养。结论本研究摸索并建立了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所获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段世刚陈平朱瑾张林李颖丁纪明
- 关键词:组织块法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术后深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我院5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562例中有78例患者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3.9%;共检出真菌88株,其中白色念珠菌59株(67.0%),光滑念珠菌10株(11.4%),近平滑念珠菌7株(8.0%),热带念珠菌5株(5.7%),曲霉菌4株(4.5%),其他3株(3.4%)。常见感染部位前3位是消化道66.7%(52/78),呼吸道21.8%(17/78),腹腔10.3%(8/78)。②本组病例中发生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术后发生的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时间肠外营养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和病原菌分别是肠道和白色念珠菌。②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时间肠外营养等方面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减少各种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深部真菌感染。
- 段世刚陈平李颖丁纪明张林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真菌感染
- 肝部分切除术后P13K/Akt信号途径对肝窦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05年
- 肝窦内皮细胞(HSE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多种介质,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1],这些细胞因子和介质在肝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张林陈平丁纪明朱瑾
- 关键词:肝窦内皮细胞信号途径内皮细胞功能
- 切应力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 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启动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部分肝切除术后是什么触发了肝再生,目前仍不清楚。肝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研究发现部分肝切除术后将肝...
- 丁纪明
- 关键词:切应力肝窦内皮细胞部分肝切除术肝再生
- 文献传递
- 切应力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不同切应力下肝窦内皮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分泌量,探讨切应力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血流动力学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切应力为0dyn/cm2)和实验组2组,实验组又按切应力不同分为12、24和48dyn/cm23个亚组。每组分别在4、8、12及24h抽取1ml培养基,利用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HGF、IL-6、NO和NOS浓度。结果在不同切应力下,肝窦内皮细胞分泌HGF、IL-6、NO和NOS各不相同,在同一时相随着切应力的升高,HGF、IL-6、NO和NOS的分泌量也升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48dyn/cm2组明显高于另两个亚组(P<0.01);实验组作用8、12、24h时,HGF、IL-6、No及NOS分泌量明显高于作用4h时。结论体外实验证实,切应力升高时肝窦内皮细胞分泌HGF、IL-6、NO和NOS的量明显增加,提示部分肝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急剧升高能促使肝窦内皮细胞活化,分泌大量促肝细胞再生的细胞因子和介质。
- 丁纪明陈平张林朱瑾熊燕段世刚李颖
- 关键词:切应力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