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由中

作品数:35 被引量:26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扬子鳄
  • 6篇野生扬子鳄
  • 5篇鸟类
  • 5篇种群
  • 5篇城市
  • 4篇动物
  • 4篇岩羊
  • 3篇动物保护
  • 3篇生境
  • 3篇鸟类群落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群落
  • 3篇自然保护
  • 3篇类群
  • 3篇放归
  • 2篇洞穴
  • 2篇行为时间分配
  • 2篇学科
  • 2篇养殖

机构

  • 35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上海科技馆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上海野生动物...
  • 2篇安徽省扬子鳄...
  • 2篇安徽扬子鳄国...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林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上海市城市化...
  • 1篇江苏省森林资...

作者

  • 35篇丁由中
  • 22篇王小明
  • 13篇王正寰
  • 7篇何利军
  • 6篇杨刚
  • 4篇许洁
  • 4篇邵民
  • 4篇王勇
  • 3篇饶昇苹
  • 2篇刘振生
  • 2篇吴巍
  • 2篇夏述忠
  • 2篇蒋天一
  • 2篇刘旭
  • 2篇鲁庆彬
  • 2篇叶辛
  • 2篇王勇
  • 1篇李宏庆
  • 1篇王华
  • 1篇陶峰勇

传媒

  • 4篇Zoolog...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大自然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科学通报
  • 1篇Curren...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世纪之交的“龙”口普查
2012年
我们对扬子鳄的关注始于上世纪末。1996年底.王小明教授收到了美国著名动物保护专家GeorgeSchaller(乔治·夏勒)博士转寄的一封信.信是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JohnThorbjamarson博士写来的。John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鳄类专家组成员。由于他在南美洲鳄类研究中的杰出工作.在当地有”鳄鱼John”的美称。他希望Schaller博士同意资助他来中国对扬子鳄开展生态研究及保护工作。经过认真考虑.我们欣然接受了Schaller博士的建议.并着手与安徽省林业厅等有关主管部门联系.希望能前往野生扬子鳄分布地对其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
丁由中王小明
关键词:野生生物保护野生扬子鳄动物保护自然保护
圈养扬子鳄野放初期的家域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人工养殖的濒危动物的野外放归是维持和壮大其野外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07年6月中旬,将2雄4雌6条成年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释放到崇明东滩湿地公园.释放地点为公园内的一个面积约为4.5 h...
于峰吴巍王华Thorbjamarson John王正寰丁由中
关键词: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放归家域
上海大型城市公园斑块结构对鸟类群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本研究以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和海湾森林公园5个大型城市公园为研究地点,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采用样线法对5个公园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借助ArcGIS10.0目视解译对5个公园的卫星图像进行斑块分类.基于斑块分类结果,设置34个斑块结构变量(斑块数变量、斑块密度变量、斑块面积变量、斑块边界长度变量、斑块面积周长比变量和斑块多样性指数等).采用卡方检验比较5个公园鸟类种类和数量以及斑块数量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鸟类数据与斑块结构变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5个公园的鸟种数(x^2=29.91,p<0.001)和数量(x^2=4891.12,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鸟种数与水体斑块数、草地斑块面积周长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鸟类数量与林地斑块面积、林地斑块周长和平均斑块面积显著相关.林地鸟类与林地斑块面积、草地斑块密度、水体斑块面积显著相关.本研究为城市野生鸟类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
杨刚王勇许洁丁由中叶辛王正寰
关键词:城市公园鸟类群落多元线性回归
试析高校学术交流的意义、形式和管理被引量:1
2005年
高校现有院系设置是相对静态的,易产生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形成“家庭作坊”式的研究模式有效的学术交流能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文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的实践,对高校学术交流的意义、形式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饶昇苹丁由中黄蓉
关键词:高校家庭作坊学科建设
贺兰山的“雪山精灵”——岩羊
2011年
2008年,当我还在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大熊猫生境选择调查时,就听说当地有岩羊分布,但大半年时间里都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形。岩羊虽然分布广泛,但大多生活在林线以上的高山峡谷地带,且行动迅速,常令人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2010年2月,我被派到贺兰山进行岩羊警戒行为的研究,心里便不由得犯嘀咕:这任务能顺利完成吗?不过,
张明春王小明丁由中
关键词:岩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山生境选择警戒行为大熊猫
人工养殖扬子鳄野放初期的活动观察被引量:14
2004年
20 0 3年 4月 2 7日 ,将经过兽医检查挑选出来的两雌一雄人工养殖的健康成年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释放到安徽宣城红星扬子鳄保护点 ,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测定其释放初期 4周内的活动区域 ,共记录3 72个位点 ;还通过白天望远镜观察和夜间灯光计数法观察了它们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 :3条扬子鳄经过 3~1 4d后处于不同的稳定区域内 ,具领域特征 ;雄性个体的活动区域大于雌性 ,日活动区域面积的变化也大于雌性 ;局部环境选择上均趋向靠近岸边并具有茂密植被的区域。
丁由中王小明王正寰吴建盛John THORBJARNARSON邵民
关键词:扬子鳄野放
人类游憩行为对岩羊(Pseudois nayaur)反应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人类游憩活动会影响野生动物正常的行为模式,导致它们逃避适宜生境并致使繁殖成功率下降.研究野生动物的反干扰行为机制对于我们认识该物种对其生境的行为适应、进化机制,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岩羊(Pseudois nayaur)对人类游憩活动干扰的反应,于2010年7~8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苏峪口森林公园内考察了岩羊的反干扰行为策略.通过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MLRM),主要考察了2个问题:(1)人类的哪一种游憩行为会使岩羊产生最强烈的反应?(2)不同的生态因子如何影响岩羊对人类活动的反干扰行为机制?考察了10个与生境和种群有关的变量及3种反应行为(无反应、警觉和逃跑行为).共搜集了921次样本,对其进行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生境类型(habitat type,HT),性别(gender,GEN),头的朝向(head direction,HD),可视度(visibility index,VI)和干扰源(disturbance source,DS)对岩羊反应的强度有显著的影响.和车辆相比,岩羊对游人的反应更加敏感.公路是人为干扰强度最高的生境,会导致岩羊最强烈的反应.雌性成年个体比雄性成年个体更加敏感.开阔生境可能是岩羊最为安全的生境类型.此外,当岩羊正对干扰源时警戒程度最高.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为苏峪口森林公园提供了岩羊保护和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蒋天一王小明丁由中刘振生王正寰
关键词:岩羊警戒
绿茶对糕点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 1%绿茶 (炒青 )浸出液制成的糕点 ,发现在一定贮藏时间内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细胞增长数分别比用水制成的糕点降低 4 3.14%、4 1.70 %、57.14%以上。因此认为 。
黄秀琴丁由中郑剑
关键词:绿茶食品防腐剂抑菌作用
半圈养条件下白唇鹿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From March to April,1998,the authors studied the time budget and behaviour patterns of Cervus albirostris in Shanghai Wild Animal Park.We analyzed the results from 23 days′observation for different sex and weather were analyzed. Cervus albirostris spent about 50% daytime in resting,and 40% daytime in feeding.Resting behaviour was presented from 8∶00 to 17∶00 .The female spent more resting time than the male(p<0.05)in fine days.The female spent less standing time than the male in rainy days(p<0.01). Cervus albirostris spent more standing time in fine days than in rainy days(p< 0.05 for the male,p<0.01 for the female).
何利军丁由中王小明夏述忠
关键词:白唇鹿
人为干扰下宁夏贺兰山岩羊反应的群体差异被引量:1
2011年
野生动物对人类的非资源利用性的干扰具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的差异依赖于物种自身和外界生境中不同的因子。2009年7—8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选定95.87km2的调查区域内设四条样线,总长度为18.3km,通过观察岩羊的瞬时反应距离,比较了不同干扰源、群体大小和群类型下,岩羊无反应行为、警戒反应行为和逃跑反应行为距离的差异。结果表明:(1)相对于车辆,岩羊对行人的干扰更加敏感(U=8.69,P<0.001);(2)当群体大小分为≤3的小群和>3大群时,小群岩羊的警戒反应行为距离显著大于大群(Z=2.165,P=0.03),当群体大小分为≤5的小群和>5的大群时,小群岩羊的逃跑反应行为距离显著大于大群(Z=2.003,P=0.045);(3)雌幼群、雄性群和混合群这3种不同的群类型之间的无反应行为距离无显著差异,雄性群的警戒行为距离显著大于雌性群和混合群的警戒行为距离(Z=2.746,P=0.006;Z=3.589,P<0.001),雌性群的逃跑反应行为距离显著大于混合群的逃跑反应距离(Z=2.376,P=0.017);(4)混合群内的雌性和雄性的3种反应行为无显著差异。
蒋天一丁由中王正寰何桂芳赵金萍马凤琴王小明
关键词:岩羊干扰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