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晶

作品数:22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儿科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教学
  • 6篇产儿
  • 5篇医学生
  • 5篇八年制医学
  • 5篇八年制医学生
  • 4篇妊娠
  • 4篇贫血
  • 3篇代谢
  • 3篇新生儿
  • 3篇细胞
  • 3篇模拟教学
  • 3篇母亲
  • 3篇教学方法
  • 3篇儿科学
  • 2篇蛋白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动脉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2篇丁晶
  • 21篇曾超美
  • 11篇刘捷
  • 3篇杜军保
  • 2篇张晓蕊
  • 1篇秦炯
  • 1篇刘京
  • 1篇金红芳
  • 1篇黄山雅美
  • 1篇汤秀英
  • 1篇唐朝枢
  • 1篇刘瑶
  • 1篇薛玉娟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17p13.3微缺失综合征1例及其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就诊的1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及其母亲与外祖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主要检索数据库为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探讨17p13.3微缺失综合征在新生儿期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17p13.3微缺失综合征保留正常的PAFAB1H基因,临床特征主要为面部畸形、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及轻度的颅内结构异常。本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精确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毛雨鸽丁晶黄山雅美刘瑶刘捷
关键词:新生儿家系分析
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病早产儿脂质蛋白代谢状况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母患妊娠高血压病早产儿脂质和蛋白代谢状况。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早产儿119例,根据其母妊娠期情况分为母患妊娠高血压病组(观察组)及母亲无妊娠期合并症组(对照组),分析2组早产儿一般情况及出生24h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G、总胆固醇(CHO)、总蛋白及清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早产小于胎龄儿比例占26.5%,而对照组早产小于胎龄儿比例占1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宫内窘迫及出生后窒息发生率为29.4%,而对照组早产儿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发生率为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LDL[(1.20±0.66)mmol/L]、CHO[(2.80±1.07)mmol/L]、总蛋白[(51.51±6.88)mmoVL]较对照组早产儿[(0.88±0.37)mmol/L、(2.26±0.66)mmol/L、(48.66±6.86)mmol/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而观察组早产儿HDL[(0.86±0.26)mmoVL]、TG[(0.29±0.15)mmoVL]、清蛋白[(34.63±3.33)mmol/L]与对照组早产儿[(0.82±0.24)mmol/L、(0.27±0.18)mmol/L、(33.13±5.64)mmoV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病可影响早产儿的宫内生长、血脂及总蛋白水平,并增加围生期缺氧的发生率。
丁晶张晓蕊刘捷曾超美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病血脂蛋白早产儿
早中期与晚期早产儿出生时铁代谢状态及贫血相关因素的研究
丁晶刘捷曾超美
早中期与晚期早产儿出生时铁代谢状态及贫血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早中期与晚期早产儿出生时铁代谢状态及其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分为早中期早产儿组(23例)和晚期早产儿组(59例)。分析早中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出生时铁代谢状态及其贫血的相关因素。在两组早产儿出生第1天检测其铁蛋白等铁代谢相关参数,同时收集两组早产儿至生后4周时贫血的发生率、红细胞输血率、医源性失血量、感染和自身性免疫性溶血等临床数据。结果与晚期早产儿相比,早中期早产儿出生时铁蛋白(175.4±78.3μg/L vs.213.5±71.1μg/L)、总铁结合能力(25.1±7.0μmol/L vs.29.5±8.7μmol/L)和血清铁(12.2±4.8μmol/L vs.15.3±5.1μmol/L)水平更低(均P<0.05),而MCV(109±5.8 fl vs.105.8±6.3fl)和MCH(37.5±2.1 pg vs.36.3±1.8 pg)更高(均P<0.05)。早中期和晚期早产儿贫血的发生率比较(9.30%vs.7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早产儿红细胞输血率更高(39.13%vs.5.08%,P<0.01)。同时早中期早产儿比晚期早产儿医源性失血>10 ml/kg者更多(65.22%vs.3.39%,P<0.01),自身免疫性溶血发生率更高(13.04%vs.0,P<0.01)。结论与晚期早产儿相比,早中期早产儿铁储存水平较低,自身免疫溶血发生率更高,医源性失血量更多,红细胞输血率更高。
丁晶刘捷曾超美
关键词:铁代谢早产儿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
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被引量:6
2009年
4种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随着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的阐明,气体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对气体信号分子在PA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明确PAH发病过程中气体信号分子间以网络式调节方式发挥的作用,对深入了解PAH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丁晶曾超美杜军保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气体信号分子发病机制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
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对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的效果.方法 在儿科学见习教学中,将54名八年制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思维训练中,对照组27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27名学生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进行临床思维考核,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病例特点总结、诊断与鉴别诊断、逻辑表达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诊疗计划及理论知识项目的得分两组学生差别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予以肯定.结论 在八年制医学生儿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丁晶曾超美张晓蕊
关键词:临床思维儿科学教学方法见习教学
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随机将这些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人.实验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采用座谈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实验组学生对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成绩及临床技能考试总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沟通技能和理论知识成绩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进行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予以肯定.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行为回放式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起到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丁晶曾超美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儿科学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血脂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婴儿血脂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母亲婴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糖尿病母亲婴儿与正常新生儿血脂情况有无差异,并分析其血脂与出生体重、胎龄、性别及母亲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糖尿病母亲婴儿血胆固醇〔(2.50±0.91)vs(1.76±0.47)mmol/L〕、甘油三酯〔(0.70±0.50)vs(0.38±0.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3±0.23)vs(0.51±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1.23±0.62)vs(0.78±0.40)mmol/L〕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与早产糖尿病母亲婴儿相比,足月产糖尿病母亲婴儿血甘油三酯〔(1.04±0.58)vs(0.48±0.34)mmol/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0.64±0.17)vs(0.78±0.24)mmol/L〕降低,差异有显著性。与适于胎龄糖尿病母亲婴儿相比,大于胎龄糖尿病母亲婴儿血脂无差异。与母亲血糖控制良好组相比,母亲血糖控制欠佳组婴儿血脂无显著差异。与糖尿病母亲男性婴儿相比,糖尿病母亲女性婴儿血脂亦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母亲婴儿血甘油三酯与出生体重、胎龄呈正相关,血高密度脂蛋白与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与出生体重、胎龄无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母亲婴儿的血脂水平较正常新生儿增高,其中足月者较早产者血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糖尿病母亲婴儿血甘油三酯与体重、胎龄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与体重、胎龄呈负相关。
丁晶刘捷曾超美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婴儿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母亲患恶性肿瘤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母亲患恶性肿瘤性疾病及相关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78例患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孕产妇和同期转入儿科的15例母亲患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并随机选取同期在产科住院的孕期未患任何疾病的孕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母亲患恶性肿瘤性疾病及化疗等相关治疗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78例患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孕产妇中14例选择流产或引产,64例选择继续妊娠至分娩。78例孕产妇中患急性白血病2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例,宫颈癌11例,甲状腺癌9例,分类尚不明确的白血病6例,卵巢癌、淋巴瘤各3例,子宫内膜癌2例,侵袭性葡萄胎1例。选择继续妊娠至分娩的64例孕产妇中20例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44例孕期接受手术、化疗及间断输血等治疗。64例新生儿顺产分娩24例,产钳助产6例,剖宫产分娩34例。母亲患恶性肿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37.6±2.3)周比(40.0±1.2)周]、体质量[(2 998±637) g比(3 389±360) g]及身长[(48.5±2.8) cm比(50.2±1.5) c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亲患恶性肿瘤组新生儿中小于胎龄儿[7.8%(5/64例)比0(0/64例)]、晚期早产儿[25.0%(16/64例)比1.6 %(1/64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0.3%(13/64例)比0(0/64例)]发生率、剖宫产率[53.1%(34/64例)比31.2%(20/64例)]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23.4%(15/64例)比1.6%(1/64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足月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0.3%(45/64例)比98.4%(63/6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科收治的15例新生儿中仅1例于出生4 d入院,其余14例均在出生2 h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9±4.3) d;存在先天畸形1例,发生新生儿感染6例;出生后首次血常规白细胞水平为(14.7±4.3)×10^9/L,血红蛋白水平为(170.6±21.4) g/L,血小板水平为(220.0±63.7)×10^9/L;出生后首�
丁晶刘捷曾超美
关键词:妊娠化疗
八年制医学生新儿科见习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新生儿科见习是八年制医学生儿科教学中的难点。目前,八年制新生儿科见习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新生儿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不全面、临床操作和观察机会少、有效的医患沟通方法缺乏及新生儿科诊疗技巧掌握不牢等。因此,需要探讨适合八年制医学生的新生儿科见习方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兴趣,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前促其了解工作流程,并建立标准化入科考核制度。同时,应加强对其人际沟通能力强化训练、临床思维锻炼及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最后,还应建立标准化出科考核制度,以客观评价八年制医学生新生儿科见习效果。
丁晶曾超美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