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坤
- 作品数:2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室舒张功能衰竭与临床研究
- 1996年
- 左室舒张功能衰竭与临床研究(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王和平(233000)安徽省蚌埠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丁坤(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王保娣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动力核心。通过不但地收缩和舒张以推动血液循环,其中任何一项...
- 王和平丁坤王保娣
- 关键词:左心室
- 不典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不典型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探讨冠心病诊断的有关问题。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 ,血管内径狭窄≥ 5 0 %时 ,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5 0例患者仅有 2例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 ,其中 1例前降支狭窄为室性早搏患者 ,1例为对角支狭窄 ,无心律失常表现。其他 4 8例 (96 % )患者均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其中 2例因造影剂排空大于 3个心动周期而诊断为X—综合征。结论 不典型胸痛患者如果经济困难应首选无创性检查 。
- 夏雷王和平丁坤
- 关键词:不典型胸痛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心律失常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 吴丽君纵亚丽张莉丁坤史玉露关欣孙春启王和平
-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尖部
- 生理性起搏器临床应用4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生理性起搏器与心室按需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生理性起搏与心室按需型起搏术前、术后均作无创心功能检查,并随访1~5年,观察心功能、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栓塞发生率。结果:生理性起搏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房颤发生率明显少于心室按需型起搏器随访患者(P<0.005)。结论:生理性起搏较心室按需型起搏更接近于正常的生理,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 丁坤吴刚
-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 右室流出道顽固性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采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室早 )及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并通过临床效果、安全、可靠等特点方面以探讨该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 ,以起搏 12导联心电图与室早及室速发作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以即刻室早消失及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不能诱发室速为消融终点。结果 6例室早消融即刻早搏消失 ,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室性早搏消融前为 ( 16 72 8± 2 75 2 )次 / 2 4 h,消融后为 ( 2 16± 112 )次 / 2 4 h( P<0 .0 5 )。 1例先心室间隔修补术后室早消融前为 2 185 6次 / 2 4 h,消融后为 175 6 9次 / 2 4 h( P>0 .0 5 )。 1例右室心肌病右室流出道室速发作时 ,药物及食道调搏均未终止发作 ,行急诊射频消融即刻成功。2 d后再次发作右室流出道另一部位室速 ,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 ,随访 1月无复发。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早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对右室流出道且发作时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已得到临床认可 ,值得进一步推广。
- 王和平夏雷丁坤朱超
- 关键词:射频消融随访心电图特征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总结手术体会。方法:50例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支架97枚,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价,并观察住院及近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50例病变相关血管血运重建后达TIM I-3血流,残余狭窄<10%,术后4例发生手臂肿胀,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严重并发症,不适症状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丁坤孙春启关欣史玉露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动态心电图预报心源性猝死意义
- 1996年
- 国外多中心对大系列心肌梗塞后患者进行持续性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发现服药与不服药者的远期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别.再者抗心律失常药本身也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希读者注意.
- 王和平丁坤乔建洪王捷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源性猝死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 观察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1999年7月~2 0 0 3年12月期间入院2 2例(AMI)患者经股动脉施行直接PCI。结果 2 2例AMI患者2 1例成功,1例未成功,2 1例成功患者TIMI血流均达 级,病人术后心前区疼痛消失,右冠近段闭塞的 °AVB患者,直接PCI术后均恢复,ST段抬高明显恢复,其中2例患者因在AMI行直接PCI造影时,显示同时具有AMI非相关血管严重狭窄,术后再次行狭窄血管PCI造影时,均显示原AMI直接PC血管无明显狭窄。结论 AMI直接PCI是一种提高AMI血管开通率,挽救AMI濒临死亡心肌,提高AMI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较好的治疗手段。
- 丁坤吴纲王和平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TIMI血流相关血管狭窄血管AVB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7月 ,共有 30例患者 (男18例 ,女 12例 ) ,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 5 0 % ,2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 ,2 8例行冠脉支架术。结果 42枚支架植入 2 8例患者中 ,支架全部置入成功 ,1例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置入成功。 44支相关冠脉再通成功 ,成功率84.69%。术后冠脉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随访 1~ 2 8个月 ,心绞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 ,未发生并发症 ,1例术后 3月发生猝死。结论 由于支架的应用 ,扩大了 PTCA的适应症 ,减少了 PTCA的并发症。选择性左主干病变直接置入支架 ,安全 ,有效 。
- 俞志刚王和平夏雷丁坤王婕
- 关键词:经腔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疾病PTCA冠脉支架术
- 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价值
- 1995年
- 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价值(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王保娣,王和平,丁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突然发生的疾病,诸如急性心肌梗塞、恶化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源性猝死的病人,其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内及其斑块表面突然形成血栓有关[1],这种血栓性...
- 王保娣王和平丁坤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内膜损伤硬化斑块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