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维明

作品数:677 被引量:2,51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9篇期刊文章
  • 136篇专利
  • 109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7篇建筑科学
  • 1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3篇载力
  • 173篇承载力
  • 116篇桩基
  • 99篇荷载
  • 73篇压浆
  • 70篇自平衡法
  • 68篇灌注桩
  • 63篇桥梁
  • 62篇桩端
  • 57篇摩阻力
  • 54篇后压浆
  • 48篇孔灌注桩
  • 46篇管桩
  • 45篇静载
  • 44篇大直径
  • 44篇钻孔灌注
  • 44篇钻孔灌注桩
  • 43篇地基
  • 37篇竖向
  • 34篇自平衡测试

机构

  • 653篇东南大学
  • 40篇中交公路规划...
  • 21篇中国能源建设...
  • 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2篇河海大学
  • 11篇安徽省高速公...
  • 11篇南京东大自平...
  • 9篇淮阴工学院
  • 8篇中交第二公路...
  • 6篇湖北工业大学
  • 6篇扬州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6篇广州地铁设计...
  • 5篇教育部
  • 5篇浙江大学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江苏省纺织工...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4篇中交第二航务...

作者

  • 665篇龚维明
  • 371篇戴国亮
  • 49篇万志辉
  • 40篇穆保岗
  • 39篇赵学亮
  • 34篇朱文波
  • 31篇郭庆
  • 29篇程晔
  • 28篇薛国亚
  • 26篇黄挺
  • 22篇童小东
  • 22篇过超
  • 22篇蒋永生
  • 19篇杨超
  • 18篇朱建民
  • 18篇黄生根
  • 17篇徐国平
  • 17篇杨阳
  • 16篇梁书亭
  • 15篇邓会元

传媒

  • 45篇岩土工程学报
  • 43篇岩土力学
  • 31篇东南大学学报...
  • 27篇建筑结构
  • 19篇公路
  • 19篇工业建筑
  • 13篇中国公路学报
  • 12篇中外公路
  • 1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0篇施工技术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公路交通科技
  • 8篇地下空间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7篇建筑结构学报
  • 7篇桥梁建设
  • 6篇土木建筑与环...
  • 4篇建筑技术
  • 4篇工程勘察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5篇2023
  • 23篇2022
  • 28篇2021
  • 45篇2020
  • 40篇2019
  • 38篇2018
  • 28篇2017
  • 13篇2016
  • 33篇2015
  • 24篇2014
  • 35篇2013
  • 26篇2012
  • 38篇2011
  • 31篇2010
  • 39篇2009
  • 35篇2008
  • 27篇2007
  • 34篇2006
  • 31篇2005
6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平衡测试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龚维明
双荷载箱技术深长嵌岩桩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深长嵌岩桩是指嵌入岩层深度较大的桩,一般的试验方法难于准确测出嵌岩桩岩层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双荷载箱技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将两个荷载箱埋置于桩身特定位置,按照不同的加载次序,可分别测出指定桩段的极限承载力,可解决部分...
龚成中龚维明何春林戴国亮
关键词:桥梁工程自平衡法
文献传递
高层建筑桩基逆作法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本文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理论及锚杆桩施工的特点 ,提出了高层建筑桩基逆作法简化理论、设计计算方法 ,并对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 。
龚维明蒋永生施明征吴志斌
关键词:桩土共同作用逆作法高层建筑
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桩的涡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海洋钢管桩搭设支撑前,在打设力、水流、波浪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涡振机理。目的是解决海洋钢管桩在浪流、打设力等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问题。提出涡振概念并分析产生涡振破坏的情况;建立钢管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涡振合成方程,并对涡振合成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通过用非线性方法分析钢管桩的涡振机理、研究钢管桩的振动合成方程及其解,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与损伤、并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振能力和抗灾性能,是抗振减灾积极有效的对策,对工程实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苏慧龚维明梁书亭
群桩基础的等效墩设计方法
提出群桩基础的等效墩计算方法,可实现承载力—位移协调的群桩基础设计.该法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推算出群桩的荷载—位移关系.本文介绍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桥梁等效墩设计方法的主要原理和计算过程,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
龚维明于清泉程晔
关键词:桥梁工程群桩基础静载试验
荷载传递法在深嵌岩桩承载特性中的应用
随着桥梁工程中上部荷载的增大,在一些软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基础已得到了使用,但此类桩基岩层极限侧摩阻力的数值难以确定且花费较大。如何利用已有的部分测试数据预测其他类型的桩侧摩阻力在工程实践中意义较大。利用青岛海湾大桥试桩...
龚成中龚维明何春林董淑喜
关键词:桥梁工程嵌岩桩荷载传递法桩侧摩阻力
逆作法复合桩基承载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单桩、两桩以及四桩的逆作法复合桩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与沉降关系及桩、土荷载分担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具有两个拐点,分别对应封桩结束并加下一级荷载时刻和基础破坏时刻;逆作法复合桩基封桩前的沉降量介于浅基础与复合地基的沉降量之间,桩不直接参与分担上部荷载,只起到改善土体刚度的作用;合理选择封桩时机可以控制桩、土的荷载分担比;封桩后基础总体刚度大幅度提高,基桩不但参与基础受力而且控制基础沉降;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基桩分担了大部分复合桩基阶段的荷载,基础的沉降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上部荷载又大部分由地基土承担。
胡立峰章钊龚维明徐国平过超
关键词:复合地基复合桩基荷载分担压桩封桩
南宁泥岩扩底桩承载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广西地区广泛分布的第三系泥岩是典型的软岩,一般作为建筑物桩基的持力层。为充分利用该层的承载力,往往在该地质层进行桩端扩大。南宁市地王商会中心的楼层高、荷载大,其基础采用了软岩扩底桩。其桩基试验采用自平衡试桩法,通过试验获得了工程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并进一步认识到浸水对软岩扩底桩的承载性能有较大的削弱,施工中应对此采取有效措施。
程晔龚维明艾军戴国亮
关键词:第三系泥岩软岩扩底桩自平衡法
海上风电大直径开口钢管桩竖向承载力CPT/CPTU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评估已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或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海上风电大直径开口钢管桩的适用性,基于现场CPTU实测数据,采用文献中5种CPT和5种CPTU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了江苏某海上风电场2根Φ2.0 m大直径开口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并从桩端、桩侧和总承载力3个方面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ottingham和Schmertmann方法、Unicone、UWA三种方法总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均在20%以内,整体预测效果较可靠,其中Nottingham和Schmertmann方法在桩端、桩侧、总承载力方面与试验结果相差均不超过10%,准确性最高;而Penpile方法显著低估了桩基承载力,总承载力计算结果仅为试验结果的50%左右.该研究可为该地区及相似地质条件下大直径开口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
候晓愉戴国亮朱文波朱文波龚维明
关键词:CPTCPTU开口钢管桩竖向承载力海上风电
厚覆盖土层地区根式基础应用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厚覆盖土层地区地基承载力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形式——根式基础。为了研究根键的加固效果及根式基础的适应性,以马鞍山长江大桥为背景,开展了根式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试验采用自平衡测试法。研究内容包括普通沉井基础与根式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与承载变形特性,两种基础形式在不同持力层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及适应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根键带动周围土体共同发挥作用能显著提高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根式基础在以砂土层和卵石层作为持力层时,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约100%和63%;根式基础在厚覆盖土层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加载初期便表现出提高基础竖向承载能力的效果,且随着加载值的增加其提高效果更加明显。在厚覆盖土层地区可以考虑用根式基础替代传统沉井基础或摩擦型桩基础,在大跨径桥梁建设中进行推广应用。
龚维明王磊王磊
关键词:根式基础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