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远翘

作品数:80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骨折
  • 20篇股骨
  • 18篇关节
  • 13篇内固定
  • 11篇外科
  • 10篇手术
  • 10篇髓内
  • 9篇关节镜
  • 8篇置换术
  • 8篇髓内钉
  • 8篇疗效
  • 8篇静脉
  • 7篇动脉
  • 7篇外科手术
  • 7篇显微外科
  • 7篇股骨粗隆
  • 7篇股骨转子
  • 7篇粗隆
  • 6篇腰椎
  • 5篇血管

机构

  • 72篇江门市中心医...
  • 8篇广州军区广州...
  • 8篇中山大学
  • 7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0篇黄远翘
  • 45篇陈元庄
  • 32篇张敏
  • 32篇马滚韶
  • 26篇莫华贵
  • 25篇邬黎平
  • 24篇陈忠羡
  • 20篇梁胜根
  • 15篇徐勤
  • 14篇李钰军
  • 8篇李宝丰
  • 7篇张宇
  • 5篇郑若
  • 4篇李学仕
  • 4篇赵振东
  • 4篇罗治师
  • 3篇卢永开
  • 3篇黄小霞
  • 2篇陈永源
  • 2篇范全

传媒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血管意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临床体会(附12例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围手术期、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法:分析了从1992~1998年6月共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过往有脑出血5例,脑梗塞7例,脑血管意外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伴肢体偏瘫9例,全部病者伤前可独步或扶拐行走。手术原因是摔倒致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骨关节炎1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例。结果:复查随访平均时间2年3个月,总满意率为784%,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关节脱位4例,髋痛2例,异位骨化和假体松动各1例。结论:(1)脑血管意外患者只要机体情况好,肢体肌力4级或以上,因髋部疾病致功能障碍者应尽早手术治疗。(2)术前术后要注意治疗并存病,改善全身状况。术后关节脱位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值得注意。(3)应选用骨水泥型假体,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口,术中避免广泛组织剥离,术后不宜过早负重下地活动,加强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远翘张敏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髋关节置换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在关节镜下刨削清除的临床研究
黄远翘
本研究根据Trivex系统原理,采用关节镜的刨削刀系统,在关节镜直接监测下,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主干抽剥后遗留的病变静脉分支,标出病变范围,经小切口把关节镜系统及刨削刀放置皮下对曲张的静脉分支刨削抽吸,完全清除曲...
关键词:
关键词:静脉曲张关节镜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与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与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2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9例,女53例;年龄为62 ~ 92岁,平均(72.9±6.3)岁;损伤侧别:左侧54例,右侧48例;骨折AO分型:31-A2.2型56例,31-A2.3型4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d,平均(4.2±1.4)d.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FNA-Ⅱ组51例,采用PFNA-Ⅱ治疗;PCCP组51例,采用PC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等. 结果 102例患者术后获12 ~ 19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PFNA-Ⅱ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2.2±14.0) mL]显著多于PCCP组患者[(89.1±9.8) mL],但手术时间[(59.4±18.6)min]、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4.3±4.1)周]及骨折愈合时间[(18.2±5.9)周]均短于PCCP组患者[(68.8±21.3) min、(18.6±5.4)周、(23.9±7.1)周],术后1年FRS评分[(72.6±6.8)分]高于PCCP组患者[(63.7±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PCCP相比,PFNA-Ⅱ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负重早、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更适合于术中发生外侧壁骨折的患者.
邬黎平黄远翘陈元庄李宝丰朱小华张宇莫华贵徐勤
关键词:髋骨折骨板骨钉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3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3~18个月(平均8.6个月)的随访,骨折处见骨痂生长或已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有一例出现钢板、螺丝松脱,另有一例出现骨不连,20例已去除内固定,无再发生骨折。结论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虽有一定手术创伤,但内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为患者所接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陈元庄张敏黄远翘马滚韶
关键词:重建钢板锁骨骨折内固定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 应用德国LINK公司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治疗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4.5椎间盘置换5例,腰5骰1椎间盘置换1例,全部病例均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经MR或CT确诊。结果 6例患者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诊,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4天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检查置换椎间盘恢复活动。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适合55岁以下1~2个腰椎间盘病变的治疗,具有临床症状缓解迅速、彻底,能保持脊柱稳定和恢复腰椎间的活动,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的操作方法。
梁胜根陈忠羡张敏黄远翘刘尚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处理,其中合并主干动脉损伤6例,骨折18例,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碾压伤、挫裂伤或撕脱伤12例。结果除1例股动脉损伤合并股骨骨折需行截肢外,余35例经一次或多次 VSD 技术处理,创面最终经植皮或皮瓣修复,均成功保肢并创面愈合。随访1年后,35例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后患者创面皮肤纹理好,功能理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可使创面得到有效的覆盖、引流和保护,为后期的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保肢和覆盖创面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元庄罗裕强黄远翘马滚韶莫华贵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肢体严重创伤
基于C形臂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在股骨中近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的旋转控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与评价基于C形臂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在股骨中近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旋转控制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中近段骨折患者共46例,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Brunner提出的C形臂测量患肢股骨颈前倾角进行旋转控制,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旋转控制。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术前行双侧股骨CT扫描,并测量健侧股骨颈前倾角。术中采用Brunner法,将股骨远端放置标准正位,通过调整近端旋转,将患侧前倾角调整至正常侧的值。所有病例术后行CT扫描并测量患侧股骨颈前倾角。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健侧与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62°±2.35°,对照组7.28°±2.93°,t=3.41,P<0.001)。随访6~24个月,平均16.8个月,未见骨不连、螺钉切出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St.Michael髋关节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2.2±1.8,对照组20.6±2.0,t=2.86,P=0.01)。结论基于C形臂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可指导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中骨折端的旋转对位,准确判断股骨近端旋转角度和状态,提高术中的复位效果,明显降低术后旋转对位不良的发生率。
莫华贵罗裕强黄远翘陈元庄马滚韶徐勤邬黎平
关键词:前倾角髓内钉C形臂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6例,女28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2.5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22例,B2型16例,B3型10例;C1型22例,C2型6例,C3型8例。单纯前环固定21例,前、后环联合固定63例。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统计术后前环固定失效患者,并分析其失效原因及处理方案的选择。结果84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7例(8.3%)患者术后发生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前环固定失效时间为术后3~75 d,平均29.1 d。失效原因: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及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2例,单纯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1例,前环固定物选择错误及康复措施不当2例,术中复位不良1例,后环固定不稳1例。2例患者前环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失效,1例翻修,1例保守治疗;5例前环采用钢板内固定失效,4例翻修,1例保守治疗。5例翻修患者翻修术后获11~24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优2例,良2例,可1例。2例保守治疗患者最终畸形愈合。结论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前环固定物选择错误、术中复位不良、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后环固定不稳及康复措施不当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关键是明确失效原因,采用钢板固定翻修可取得良好疗效.
莫华贵黄远翘陈元庄马滚韶徐勤罗裕强陈家辉
关键词:骨盆骨折骨折固定术
颈外浅静脉移植在下肢大血管缺损的临床应用
2005年
目的 报道颈外浅静脉移植在下肢大血管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下肢大血管缺损20例。其中感染性股动脉瘤11例,外伤性股动脉瘤4例,腘动脉损伤3例、腰静脉损伤2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全组病例吻合口通畅。吻合段血管无栓塞、无破裂出血、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在下肢大血管损伤性缺损或感染性股动脉瘤的治疗中,可首选颈外浅静脉移植。效果良好。
陈忠羡梁胜根陈元庄黄远翘赵振东雷洪俊
关键词:血管缺损自体静脉血管重建术血管缺损下肢感染性股动脉瘤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5例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01年
梁胜根罗治师张敏卢永开陈忠羡黄远翘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外科手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