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云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胸腹部CT扫描的一种呼吸控制方法-过度换气呼气未屏气
- 2003年
- 陶客言张晓军高燕黄红云杨靖逸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后处理技术:心电图编辑被引量:2
- 2008年
- 黄红云蒲红陶客言
- 关键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后处理技术无创性评价并发症发生率
- 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血管病变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西门子16层螺旋CT工作站的仿真内镜virtual intravascular endoscope软件对血管病变的辅助诊断能力。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所得原始数据1mm重建横断面图像。使用仿真内镜软件(Fly Through)观察血管并采用MPR、MIP、SSD和VRT后处理技术显示血管。结果该软件能清晰显示直径>1mm的血管病变:如主动脉不规则的血管内壁和狭窄,主动脉夹层内膜片、真假腔,假性动脉瘤破口、大小及位置,真性动脉瘤大小,管壁钙化。结论16层螺旋CT工作站的仿真内镜软件技术是一种无创、无痛、快捷、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结合其他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立体地观察血管腔内及内表面的仿真内镜图像。对疾病诊断、治疗、手术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提高。
- 蒲红黄红云陶客言
- 关键词:血管病变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在判断Willis环变异及诊断脑梗死、脑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在判断Willis环变异及诊断脑梗死、脑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在某院进行临床检查的153例受试者根据患病情况的不同分为正常组(n=45)、脑梗死组(n=62)和动脉瘤组(n=46),对3组患者进行头颅64层CTA检查,观察其Willis环的完整性及其发生Willis环变异的类型。结果 :对本研究的153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时发现,其中Willis环完整(Ⅰ型Willis环)的患者有23例(占15.03%),Willis环变异的患者有130例(占84.97%)。与正常组受试者相比,动脉瘤组患者Willis环的变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动脉瘤组患者相比,脑梗死组患者Willis环的变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在判定Willis环变异的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Willis环变异在诊断脑梗死、脑动脉瘤及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炜旎黄红云蒲红陈加源
- 关键词:WILLIS环CT血管成像X线体层摄影
- 多层螺旋CT颅内血管成像几种后处理技术的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方法102例受检者均经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完成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凡有血管病变者均作病变的仿真内窥镜(VE)观察。全部结果均经手术或介入栓塞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对比评价不同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颅内血管及血管性病变的应用效果。结果102例受检者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主干及分支,Willis环显示清楚。52例动脉瘤病例均被清晰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与载瘤动脉关系,瘤颈及瘤轴指向。血管畸形病例均被清晰显示异常血管团形态和范围。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清晰显示正常颅内动脉及血管性病变,不同种血管显示后处理技术中以VR及MIP最优。
- 蒲红黄红云赵原
- 关键词:多层CT脑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
-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心律不齐的处理方法——心电编辑技术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编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 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 关键词:冠脉成像心律不齐心电编辑
- 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情况及原因。方法我院2005年1~2月行CT增强扫描的155030例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统计注射对比剂发生渗漏的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155030例患者中发生外渗151例,其中使用钢针发生14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7例;普通增强发生147例,CT血管成像(CTA)增强发生4例。使用钢针的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静脉留置针(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渗漏有多种原因,预防渗漏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及工作责任心,发生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
- 黄红云罗莉姚玲胡梅蒲红
- 关键词:CT增强对比剂渗漏护理注射
- 胸腹部CT扫描呼吸方法的探讨——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与平静呼吸吸气末屏气的比较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通过平静呼吸吸气末屏气(组)A与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组)B的比较,找出既能增加屏气时间,又能减少层面差异的方法。方法选胸腹部CT检查的病人(志愿者),进行呼吸训练,用秒表测量A组与B组的屏气时间;两组病例均做常规螺旋CT扫描,选取一定层面做一次扫描,记录其与螺旋CT扫描图像中相同层面的床位差为层面差。结果两组屏气时间男性有显著差异(P<0.001,t=6.317),女性亦有显著差异(P<0.001,t=12.98)。层面差异测量,两组比较胸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662),上中腹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548)A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异(P>0.2,t=1.073)B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P>0.5,t=0.4979)。结论B组屏气时间比A组明显增加,两组屏气的时间男性大于女性,两组屏气时间增加率男性小于女性。同层扫描可重复性的呼吸控制方法,组优于A组。
- 陶客言付凯高燕张晓军黄红云杨靖逸
- 关键词:胸腹部过度换气
- 数字化摄影必要性探讨
- 2002年
- 黄红云梁克树等
- 关键词:数字化摄影废片
- 用估算法降低部分容积效应对CT值影响的探讨
- 2004年
- 在工作中,部分容积效应无处不在,对小于层厚的目标组织(病变)的CT测量,影响很大,甚至造成误诊。我们应用估算法,降低部分容积效应对CT值的影响,取得明显效果。
- 陶客言黄红云杨靖逸张晓军高燕
- 关键词:部分容积效应CT检查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