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瑜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伦理
  • 4篇列维纳斯
  • 3篇道德
  • 2篇大学生
  • 2篇当代女大学生
  • 2篇道德认同
  • 2篇生命
  • 2篇生命教育
  • 2篇他者
  • 2篇女大学生
  • 2篇清代
  • 2篇伦理思想
  • 2篇教育
  • 2篇堕胎
  • 1篇道德意识
  • 1篇形而上学
  • 1篇仪式
  • 1篇意象
  • 1篇哲思
  • 1篇哲学

机构

  • 10篇广东商学院
  • 6篇中山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15篇黄瑜

传媒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二届中国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者的境域——“普世伦理”的另一种可能被引量:1
2010年
"普世伦理"概念自提出以来,便一直成为伦理学界探讨的理论热点和亮点。学者们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就"普世伦理"的"可能性"问题做出了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回答。实际上,存在这种"争论"的根由在于他们并没有跳出"自我"或"同一"的囹圄,而自我视阈下的"普世伦理"正是"现代性"所造成的幻象。要摆脱这种幻象,唯有进入"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的"他者"概念或将开启"普世伦理"的新前景。
黄瑜
关键词:普世伦理自我他者
“人肉搜索”的道德哲学反思被引量:3
2009年
从道德哲学视野,"人肉搜索"具有3方面的特征,一是"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二是"自律"与"他律"的博弈,三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人肉搜索"加以道德哲学反思,将为网络伦理的构建与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黄瑜
关键词:人肉搜索自律他律
“人际冷漠”的伦理困境——“道德认同”的现代性难题与应对被引量:7
2013年
"人际冷漠"现象作为一种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或"陌生人"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从根源处映射了"道德认同"的现代性难题。如何重建"道德认同"机制,不仅应重拾伦理实体之敬畏,亦应确立对待"他者"之道,并以此形成"合力",共同构建社会文明生态。
黄瑜
关键词:伦理困境道德认同
以"桥"为"名":清代都柳江下游的桥碑书写与象征意象--以清代怀远县峒地村寨"五百和里"为中心
在都柳江下游地区,"桥"除了有实际的交通往来功能之外,更有着多元而叠合的象征意涵。这些象征意义早期主要留存于口传和仪式习俗当中,随着区域商业发展和文教普及,汉文的书写与使用逐步进入都柳江下游沿岸村落社会,清代以来承载着象...
黄瑜
关键词:象征意象
通向时间之途——列维纳斯“现在”观念探析
2013年
在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中,"存在者"对"存在"的逃离是伦理关系出现的必要前提,而存在者从匿名存在逃离的那一刻,就是"现在"。"现在"之"瞬间"不仅意味着存在者纯粹的自身指涉和束缚,同时也意味着对希望和救赎的构想,这种构想为他者的到场打开了一道阙口,并使存在者置身世界并拥有"相对时间"成为可能。"现在"虽非时间,却已然通向时间之途。
黄瑜
关键词:列维纳斯伦理关系
由“隔绝”而“出离”——对列维纳斯“肉身性”主体观念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与传统意义的"意识性"主体相区别,列维纳斯的"肉身性"主体是指刚刚逃离于匿名存在并投入世界的存在者所具有的隔绝形态。这种隔绝形态主要表现于"享受"、"营养"、"居家"以及"劳动"等数种具体模式中。就某种意义而言,"享受"和"营养"将存在者抛向元素的无定性,而"居家"和"劳动"则将这种无定性悬置起来,从而保持着"肉身性"主体的自身性。正是在这一"肉身性"主体的"隔绝"中,预示了一种可能的"出离",即一种朝向他者的运动。
黄瑜
关键词:列维纳斯伦理学
“社祭”传统与“萨玛”坛祠——都柳江流域的村寨空间、生计变迁与国家制度被引量:3
2021年
"社祭"是中国上古延续至今的农业祭祀传统,而祭祀地方神灵"萨玛"(sax mags)的坛祠是都柳江流域"侗苗"人群最为重要的"村寨空间"象征。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发现祭祀"萨玛"坛祠的形制在都柳江流域呈现出空间形态上的演变,明清以来逐步与"社祭"传统相融合,折射出都柳江"侗苗"村寨社会两种层次的"历史"演变:一层是人与自然互动而产生的生计方式变迁,即"侗苗"人群在高山与平坝之间迁徙与定居的"村寨"建构过程;另一层是定居的"村寨"居民与明清王朝国家在户籍登记及礼仪制度等社会控制层面上的"互动"隐喻。这两重"历史"表征与都柳江地域社会进入王朝国家疆域的历史进程互为表里,更反映出"中国"历史在明清时期都柳江流域村寨生活中的"演进"形态——在村寨空间和民众信仰上产生的结构性变迁。
黄瑜
“道”与“他者”--老子与列维纳斯的形而上学比较
老子的“道”与列维纳斯的“他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却也存在根本区别。  具体而面言,首先,“道”与“他者”都可归结为“形而上学”范畴,但前者所体现的是一种具有生命本体意蕴的哲学形而上学,而后者则是一种充满责任意味的伦...
黄瑜
关键词:形而上学伦理思想老子列维纳斯
文献传递
清代都柳江下游的“路桥”兴修与人群关系网络被引量:3
2017年
清代雍正年间朝廷开辟贵州东南部苗疆以来,都柳江流域河道得到进一步的疏通与修治。随着黔桂粤之间水运贸易体系的逐步形成,大量外来商贩和资源涌入都柳江沿岸山区,不但对水、陆交通的连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促进当地士绅家族势力的兴起以及跨地域村寨人群关系网络的建构。本文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峒地村寨"五百和里"内具有象征和实用功能的"路桥"兴修为切入点,去透视山区村寨中的个人及其家族,如何围绕"路桥"的兴修与管理,逐步突破家族世系成员"功德"传承的控制与象征观念,而成为凝聚不同姓氏与村寨人群跨地域的人群关系的网络联结,来因应更大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政治事件的冲击。
黄瑜王勤美
关键词:网络联结
当代女大学生堕胎现象的生死学思考
2011年
近年来,女大学生堕胎事件屡见不鲜,堕胎不仅对她们当前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影响,更将给她们今后的身心健康造成莫大的伤害。通过对广州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关于恋爱态度、同居现象以及性观念和堕胎几方面问题的态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现代性的滥觞;二是对生命的漠视,体现的是残蚀理性下的暴力。认为可以从开展"生命"教育和重塑"人生"的意义两方面入手,触发大学生们的生命责任意识,提升生活的真实品质,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
黄瑜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堕胎生命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