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基鑫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主题

  • 7篇民族
  • 4篇中华民族
  • 4篇共同体
  • 4篇一带一路
  • 3篇主义
  • 3篇经济学
  • 2篇对口支援
  • 2篇支援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式现代化
  • 2篇中国式现代化...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小康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民族地区
  • 2篇教育
  • 2篇教育援藏
  • 2篇经济发展

机构

  • 20篇中央民族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普洱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0篇黄基鑫
  • 13篇李曦辉
  • 1篇徐晓鹃
  • 1篇马胜春
  • 1篇田宁
  • 1篇马宏
  • 1篇黄泰博
  • 1篇段朋飞
  • 1篇王富
  • 1篇樊博

传媒

  • 4篇民族教育研究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民族研究
  • 2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企业管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China ...
  • 1篇北京教育(德...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援藏援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7
2022年
教育援藏援疆政策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学生不断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发挥重要作用。在回顾西藏、新疆面临的发展障碍及其历史成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开展了针对教育援藏援疆政策的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调查,总结教育援藏援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最后提出新时代教育援藏援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顶层设计,以构建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李曦辉黄基鑫
通过学生党组织实施感恩教育的路径被引量:1
2012年
中央民族大学有目的、有步骤地教育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将学生党组织作为引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活动,激活学生感恩意识,内化学生感恩品质,弘扬学生感恩美德,激发学生感恩情感,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田宁黄基鑫
关键词:感恩教育学生党组织感恩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
教育援藏、援疆的人才培养政策实施及发展研究---兼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被引量:7
2020年
教育支援西藏、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战略决策,事关国家发展稳定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教育援藏、援疆的人才培养政策主要包括内高班、内初班、内职班政策,少数民族预科班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政策以及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政策这四类人才培养政策。教育援藏、援疆的人才培养政策是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目标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类政策彼此间目标互洽、层次各异,对于西藏、新疆形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育援藏、援疆的人才培养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进一步调整政策导向;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以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为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政策内涵。
黄基鑫李曦辉
关键词:教育援藏共有精神家园
绿色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被引量:28
2019年
在改革开放40年多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实现了大跨越。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能够同时很好地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的局面。2013年中国GDP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克服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约束条件,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曦辉黄基鑫
关键词:中国经济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对口支援的作用、经验与展望被引量:4
2022年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作为抽象概念,本质上是发展主义的话题。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口支援作为“先富带后富”的典型方式,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对口支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逻辑,将其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进而提出了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目标与价值。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对口支援将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对口支援转变,通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为价值彰显、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动力,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黄基鑫赵越雷聪李曦辉
关键词:全面小康共同富裕对口支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经验
2023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体现了“制度形态”;领导中国经济融 入世界经济潮流,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彰显了“经济理性”;进入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了“价值文化”。
李曦辉弋生辉黄基鑫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民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对口支援的政策逻辑与经济效果评估——以对口援藏援疆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进逻辑,总结回顾了对口支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发掘了对口支援的理论内涵及其促进受援地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运用1990~2020年3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对口支援对西藏、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受援地的经济增长,推动了西藏、新疆各地级市(州、地区)的发展。第二,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受援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受援地经济增长。第三,公共服务方面,从经济效果来看,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促进受援地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提升促进受援地经济增长,相较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短期间接效应相对较弱,但从社会效果来看,对口支援政策对于教育和医疗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有利于更好满足满足受援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对口支援政策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为对口支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李曦辉王贵铎段朋飞段朋飞
关键词:对口支援政策效果评估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本土经验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70年发展实践最为关键的主线就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大力扶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建构、民族政策演进、民族经济实践、区域经济政策,以及40年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结合民族八省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实践成效,总结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本土经验,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全面小康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的政策工具、"一带一路"的外在动力、绿色发展的内生潜力。这份经验总结揭示了中国模式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运行机理和理论支撑,体现了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关系。
黄基鑫李曦辉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本土经验
区域分类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被引量:1
2014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比较优势和改革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但是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比较优势不断弱化,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国家适时启动实施的区域分类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曦辉黄基鑫
关键词:经济动力
民族高校“青马”工程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最高目标。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的要求,遵循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中央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总结民族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学生干部培养的经验和挑战,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徐晓鹃黄泰博黄基鑫马宏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民族高校学生干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