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传响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云冷杉
  • 3篇冷杉
  • 3篇林隙
  • 2篇云冷杉林
  • 2篇云冷杉针阔混...
  • 2篇针阔混交
  • 2篇针阔混交林
  • 2篇杉林
  • 2篇冷杉林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1篇生态恢复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温度
  • 1篇自然更新
  • 1篇温度
  • 1篇夏季
  • 1篇小气候
  • 1篇空气温度
  • 1篇恢复生态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吉林省汪清林...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4篇黄传响
  • 3篇亢新刚
  • 2篇赵浩彦
  • 2篇高延
  • 2篇崔秋华
  • 1篇方伟东
  • 1篇姚景春
  • 1篇王卓晖
  • 1篇王晶晶

传媒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白山云冷杉林不同大小林隙8月昼间气温和土壤温度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以长白山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个不同大小的林隙(456.2、290.2、83.9 m2)为研究对象,在林隙内按照不等距分布设置气温和土壤温度观测点,对8月份林隙内不同观测点气温和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3个林隙内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隙中央位置的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温度在S—N方向的变化幅度大于E—W方向;林隙内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林隙1、林隙2的气温和土壤温度最高值出现在13:00—15:00时间段,林隙3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00—13:00和7:00—11:00时间段;林隙内最高温度出现在不同位置,林隙1、林隙2的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中央偏东北和林隙中央,林隙3则出现在中央和中央偏东北;林隙内温度高于非林隙内的温度,差异比较明显(p<0.05)。
黄传响亢新刚赵浩彦崔秋华高延冯启详
关键词: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林隙云冷杉林
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被引量:3
2009年
恢复生态学是当前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国际前沿学科之一。也是现代生态学的较为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主要介绍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和方法。列举了它在防护林、弃耕地、矿山废弃地、河流生态系统中几个具体的实例应用。阐述了恢复生态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时期的特征。简单概括了目前我国在恢复生态学方面的进展,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黄传响亢新刚崔秋华方伟东
关键词:生态恢复恢复生态学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隙夏季光照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个不同大小的林隙(Gap1,456.2 m2,Gap2,290.2 m2和Gap3,83.9 m2)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小气候要素(光照、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林隙光照强度特征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在林隙中央位置、南北和东西方向的时空变化具有差异性,其中,S-N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大于E-W方向。中央位置的光照强度、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的昼间变化均呈现了不对称的单峰型变化趋势;林隙内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不同,Gap1光照强度的最高值出现在中央位置附近,出现时间在11:00-13:00;Gap2出现在中央位置偏东北附近,出现时间在13:00-15:00;Gap3则出现在中央位置偏北附近,出现时间在11:00-13:00;林隙光照强度在一天当中的差异程度也不同,上午和下午差异不显著,中午以及中午前后时间段上差异显著(P<0.05)。
黄传响亢新刚王晶晶赵浩彦高延冯启详王卓晖姚景春
关键词:林隙光照强度云冷杉林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隙小气候及其更新研究
该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检查法样地Ⅰ大区4小区内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异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选用林界范围指数(D/H)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林隙进行小气候因子的观测。以林隙面积和林隙年龄两种尺度研究了林隙内更新幼苗的特...
黄传响
关键词: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自然更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