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莹

作品数:160 被引量:634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微球
  • 26篇药物
  • 23篇教学
  • 21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3篇药剂学
  • 12篇盐霉素
  • 12篇脂质体
  • 12篇实验教学
  • 12篇体外
  • 12篇纳米粒
  • 12篇缓释
  • 11篇药学
  • 10篇米粒
  • 9篇色谱
  • 9篇色谱法
  • 9篇干细胞
  • 8篇制剂
  • 7篇蛋白
  • 7篇体外释放

机构

  • 159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卫生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北京市药品监...
  • 1篇成都军区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杭州民生药业...
  • 1篇金百利食品有...

作者

  • 159篇鲁莹
  • 128篇钟延强
  • 57篇张翮
  • 54篇邹豪
  • 53篇孙治国
  • 50篇陈琰
  • 38篇俞媛
  • 26篇刘俊杰
  • 23篇张国庆
  • 22篇高静
  • 20篇樊莉
  • 14篇高申
  • 14篇高洁
  • 14篇黄景彬
  • 12篇周闺臣
  • 11篇吴诚
  • 11篇巩志荣
  • 11篇王新霞
  • 10篇陶春
  • 10篇刘青锋

传媒

  • 28篇药学实践杂志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中国药学杂志
  • 8篇药学教育
  • 5篇药学学报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4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首都医药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国外医药(合...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8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龋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口腔预防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龋DNA疫苗,从变形链球菌UA159基因组中提取壁连相关蛋白A(wapA)蛋白全长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为了提高其免疫能力,本发明还将该疫苗以壳聚糖为载体...
李洪娇陆一鸣向婧洁王少海鲁莹汪大林
文献传递
一种包埋蛋白质药物注射用多孔微球支架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制备能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细胞生长支架并进行制备工艺优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含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作为组织工程支架。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寻求影响微球表观形态及释放的主要因素,以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观形态,用增重法测定吸水率考察其孔隙率,并对微球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组织工程用PLGA微球为中空疏松多孔结构。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PLGA浓度、均质乳化速度、发泡剂浓度、分散相PVA浓度以及内外水相体积比影响微球粒径、表面孔径大小、空隙率的大小。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的微球平均粒径为435μm,表面孔穴平均孔径为23μm,30d累计释放可达70%。结论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的PLGA微球具有可注射、载荷细胞和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相关疾病的治疗。
齐琰鲁莹钟延强
关键词:组织工程支架牛血清白蛋白单因素考察
Tα<Sub>1</Sub>缓释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腺肽alpha-1(Tα<Sub>1</Sub>)缓释微球制剂,其组成包括基质、胸腺肽alpha-1(Tα<Sub>1</Sub>)、保护剂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PLGA,分子量为3000~40000,...
钟延强朱艳鲁莹张国庆尹东锋樊莉陈琰齐琰
文献传递
双氯芬酸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卵磷脂微乳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1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双氯芬酸钠微乳和肠溶衣片 ,以吲哚美辛为内标 ,用反相 HPL C法 ,紫外 2 80 nm处测定血清中双氯芬酸钠浓度。数据用 3P87程序处理。结果 :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 5 0~ 80 0 0μg/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6 ) ,最低检测浓度为 30μg/ L ,平均空白回收率为(10 0 .5 5± 1.5 6 ) %。双氯芬酸钠微乳和肠溶衣片 AU C0~∞ 分别为 5 .5 6 3、7.891μg· h/ ml,MRT分别为 5 .489、5 .387h。结论 :双氯芬酸钠微乳具有特殊的吸收机制。
鲁莹蒋雪涛曾仁杰刘英
关键词:微乳双氯芬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非类固醇抗炎药
叶酸修饰壳聚糖季铵盐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转染效果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合成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季铵盐,通过叶酸修饰使其具备主动靶向性,并以此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双功能聚乙二醇将叶酸连接到壳聚糖季铵盐(CSTM)上,以自组装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CSTM-g-PEG-FA)/pDNA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当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pDNA纳米复合物质量比大于等于5时,pDNA能被完全包裹;细胞转染实验中,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pDNA纳米复合物的转染效率要明显高于壳聚糖季铵盐/pDNA纳米复合物。结论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季铵盐-g-聚乙二醇-叶酸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包裹pDNA,叶酸修饰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主动靶向性。
张磊鲁莹张翮钟延强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盐叶酸基因载体主动靶向
一种胸腺素α1注射型皮下植入剂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胸腺素α1的一种新剂型一生物降解性注射型皮下植入剂。其组分包括Tα1、赋形剂BSA或壳聚糖、载体材料PLGA、有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溶剂添加剂醋酸甘油酯。先分别制备Tα1的微粉...
钟延强刘青锋鲁莹邹豪孙治国张国庆高静俞媛陈琰张翮马金华周闰臣宣吉明钟威
文献传递
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被引量:31
2007年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联系医学与药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学科。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论述如何根据药剂学的学科特点进行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邓莉鲁莹邹豪钟延强
关键词: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氟比洛芬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工艺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正交设计法筛 选处方;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与分布;用HPLC法测定乙醇脂质体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及其包封率。结果: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分 布集中,平均粒径为153nm,最大粒径1.3μm,300nm以下占78.1%;包封率为36.28%,25℃条件下贮存3个月,粒径分布无显著变 化,渗漏率小于5%,表明本品稳定性良好。结论:注入法制备乙醇脂质体简便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钟延强王建鲁莹范伟张国庆
关键词: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包封率
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8
2012年
LBL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授课为基础,强调知识的单向记忆和接受。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有益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现行的LBL与PBL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本文就药剂学教学中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应用范ml,常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说明PBL与LBL优势互补可作为作为药剂学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俞媛钟延强鲁莹张翮陈琰孙治国
关键词:LBL
载抗肿瘤药物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纳米微粒作为小分子抗肿瘤药物靶向传递系统的研究正在快速的发展和进行中,将抗肿瘤药物用各种不同材料的纳米微粒包裹,可以有助于提高其水溶性,增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分布,以及加强抗肿瘤活性,同时减小对其他组织器官的非特异性毒性。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得抗肿瘤药物在靶向肿瘤组织部位释放传递以及限制其对健康组织器官的影响,本文从当今常见纳米载药系统的类型以及肿瘤细胞靶向、肿瘤微环境靶向以及肿瘤转移灶靶向等多方面综述载抗肿瘤药物纳米微粒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婷鲁莹
关键词:纳米粒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