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奇

作品数:76 被引量:2,08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城乡
  • 10篇农村
  • 8篇农业
  • 7篇人口
  • 7篇土地利用
  • 6篇流动人口
  • 6篇城市
  • 6篇城乡关联
  • 5篇综合评价
  • 5篇可持续发展
  • 5篇城乡互动
  • 4篇城市化
  • 4篇城镇化
  • 3篇新农村
  • 3篇指标体系
  • 3篇生态
  • 3篇水土
  • 3篇水土流失
  • 3篇统筹
  • 3篇农户

机构

  • 6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地...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山西大学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海南省国土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作者

  • 75篇鲁奇
  • 10篇王国霞
  • 7篇战金艳
  • 6篇李娟
  • 6篇刘自强
  • 6篇段娟
  • 5篇曾磊
  • 5篇邓祥征
  • 5篇吴佩林
  • 4篇张超阳
  • 4篇文余源
  • 4篇吕鸣伦
  • 4篇赵永宏
  • 4篇杨春悦
  • 4篇任国柱
  • 4篇刘洋
  • 3篇耿建忠
  • 3篇陈传波
  • 3篇傅桦
  • 3篇雷军

传媒

  • 9篇中国人口·资...
  • 8篇地理研究
  • 6篇地理科学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地理学报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资源科学
  • 2篇重庆建筑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90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阐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 ,论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希望。并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知识化程度低下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 。
刘盛和鲁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问题的入户调查分析——以云南四村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与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因素驱动着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和非农产业的流动则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不利于我们更完整、深刻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也不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移的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现象作为研究重点,以期对更完整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有所补益.
鲁奇傅桦谢丽霜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从台湾发展看海南区域协调发展与土地利用战略
对台湾和海南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借助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对区域发展的阶段与水平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海南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过低,城乡人口收入差距大,地带经济差异明显等.海南进入经济...
鲁奇王业侨
关键词:土地利用战略
文献传递
我国中西部地区跨世纪发展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即:中西部地区世纪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外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素质;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所提出的对策对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吕鸣伦鲁奇
关键词:经济发展
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9
1998年
本文对苏南现代化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推进苏南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动力;伴随着城镇化发展所出现的耕地锐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全面认识土地问题的实质,依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刘彦随鲁奇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用途管制
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31
2003年
20世纪90年代,城市用地扩展是我国区域土地利用演化的主导过程.城市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景观格局的变化又是引起地表各种地理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Landsat TM图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图斑,分析了20年代90年代无锡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态势。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转移,林地向耕地、建设用地的转移,以及草地、水域向建设用地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基本农田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的趋势。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也导致明显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城市病”等方面。因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重视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成为今后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点与方向。
战金艳江南李仁东鲁奇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利用环境效应水环境
新疆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雷军鲁奇张敬东杜红茹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小城镇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期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被引量:10
2007年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突出,人地关系紧张,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农民收入来源构建了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贡献测算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2005年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为制订相应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春悦鲁奇张超阳谢丽霜
关键词:农民外出务工农民收入
土地整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7
2005年
根据土地整理工程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模型,对土地整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旨在为土地整理的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湖北省咸宁市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该模型进行分析,对该项目的田块划分及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进行了评价,该评价结果与土地整理结束后的验收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表明运用该模型的判别基本上合理可行。
刘洋谭文兵陈传波鲁奇
关键词:土地整理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被引量:62
2006年
本文对我国1990、2000年间流动人口在东、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三个亚区的分布变化以及这一分布变化与上述各地区各相关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0年中流动人口东、中、西部分布变化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变化高度一致;而10年中流动人口在东部地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这三个亚区层面的分布变化则与经济发展要素变化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珠江三角洲及福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流动人口的大幅增长,除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外,这可能与该区域地方社会人文等文化本底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制度及习俗有一定的相关性。
鲁奇王国霞杨春悦曾磊
关键词:流动人口非经济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