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95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出血性/缺血性)95例,分析造影结果,并对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和总结.结果 诊断结果:造影发现异常62例,阳性率65.3%.治疗情况:①缺血性:颈内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8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3例,余内科保守治疗;②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栓塞4例,转外院手术夹闭2例,余放弃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例,1例转外院手术治疗,2例放弃治疗;③脑膜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2例.结论 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的黄金标准,为进一步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魏长杰汪波史丙利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改良式尿道会师术9例体会
- 2000年
- 1995年1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改良式尿道会师术治疗骨盆骨折所致新鲜膜部尿道断裂9例,治愈率89%。术后恢复生理排尿,尿流率正常,随访1~2年,无需行尿道扩张,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刘学军魏长杰陈建军
- 关键词:改良式尿道会师术尿道扩张尿道断裂术后恢复生理
- 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与手术
- 2001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的术前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癫痫患者进行影像学、脑电生理学和局部脑血流图(SPE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行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12例;单纯病灶及致痫灶切除8例;病灶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12例;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26例;胼胝体切开、部分病人加额叶或枕叶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9例,其它手术方式5例.结果:治愈20例,显著进步25例,好转17例,有效5例,无明显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44.44%.结论:应用脑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定位,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方法.
- 史丙利李海李海宁陈钢魏长杰杨贵灵葛斯华
- 关键词:癫痫外科手术
- 脑出血142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分别采用穿刺引流术、小骨窗开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对142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Ⅰ级26例,Ⅱ级34例,Ⅲ级41例,Ⅳ级17例,Ⅴ级18例,Ⅵ级6例。结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应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是至关重要的。
- 魏长杰汪波史丙利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
- 中药提取物大黄素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黄素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和80μmol/L,并设对照组(未经大黄素处理)。用噻唑蓝(MTT)法观察大黄素处理12,24,36 h和48 h后SHG44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大黄素对SHG44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处理胶质瘤SHG44细胞后,MTT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抑制SHG44细胞增殖(P<0.05);对于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表明大黄素处理后的SHG4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而抑制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
- 魏长杰史丙利许刚柱
- 关键词:大黄素胶质瘤增殖
- 癫痫病灶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史炳利李海宁杨贵灵魏长杰刘健
- 关键词:癫痫病理组织学
- 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对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对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104例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脑栓通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机体应激反应,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董蕾魏长杰
- 关键词:脑栓通胶囊丁苯酞急性脑梗死神经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 脑电图检查对癫痈病人致痫灶的定位价值
- 2010年
-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临床、影像学及脑电图(EEG)检查,明确诊断为癫痫并接受手术者共计96例,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8~49岁,平均28.5岁。发作类型(按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会议确定的标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8例,
- 史丙利魏长杰刘健汪波
- 关键词:癫痫致痫灶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癫痫外科
- sPD-L1、IL-8、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死亡配体1(sPD-L1)、白介素-8(IL-8)、T细胞亚群水平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126例患者,根据术后7 d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84)和未感染组(n=42)。比较两组及不同感染类型患者sPD-L1、IL-8、T细胞亚群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sPD-L1、IL-8、T细胞亚群水平与颅内感染类型、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未感染组术后7 d比较,感染组确诊颅内感染时血清sPD-L1、IL-8、CD8^(+)水平较高,CD3^(+)、CD4^(+)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颅内感染时血清sPD-L1、IL-8、CD8^(+)水平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组>结核性颅内感染组>病毒性颅内感染组(P<0.05);CD3^(+)、CD4^(+)水平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组<结核性颅内感染组<病毒性颅内感染组(P<0.05)。确诊感染时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歧化酶(SOD)水平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结核性颅内感染>病毒性颅内感染(P<0.05);丙二醛(MDA)水平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结核性颅内感染<病毒性颅内感染(P<0.05)。血清sPD-L1、IL-8、CD8^(+)水平与S-100β、NSE、SOD呈正相关(P<0.05),与MDA呈负相关(P<0.05);CD3^(+)、CD4^(+)水平与S-100β、NSE、SOD呈负相关(P<0.05),与MDA呈正相关(P<0.05)。【结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血清sPD-L1、IL-8、T细胞亚群水平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早期辅助诊断颅内感染类型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 魏长杰张进巧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