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启安

作品数:58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历史地理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唐五代
  • 9篇裕固族
  • 6篇敦煌文献
  • 5篇饮食
  • 4篇裕固族研究
  • 3篇宴饮
  • 3篇饮食文化
  • 3篇食文化
  • 3篇文化
  • 3篇明代
  • 2篇地方志
  • 2篇东迁
  • 2篇日本人
  • 2篇唐五代时期
  • 2篇坐具
  • 2篇五代时期
  • 2篇习俗
  • 2篇辛辣
  • 2篇历史文化
  • 2篇民俗

机构

  • 41篇兰州商学院
  • 10篇敦煌研究院
  • 5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共甘肃省委...
  • 2篇兰州财经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作者

  • 58篇高启安
  • 3篇赵红
  • 2篇邰惠莉
  • 1篇买小英
  • 1篇高田时雄

传媒

  • 13篇敦煌研究
  • 6篇敦煌学辑刊
  • 4篇丝绸之路
  • 3篇兰州商学院学...
  • 3篇河西学院学报
  • 3篇饮食文化研究
  • 2篇甘肃理论学刊
  • 2篇扬州大学烹饪...
  • 2篇甘肃民族研究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西域研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西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藏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1
  • 1篇198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伏羲”与华夏饮食文明被引量:1
2013年
"伏羲"又写作"庖牺","庖"即庖厨,"牺"即完整的动物,"庖牺"应即对饮食文明有贡献而名之的古圣人符号。伏羲对饮食文明的贡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发明了家居,居室内有了灶台、火塘,改变了"饥即求食,饱即弃馀"的饮食方式,有了一定的餐制;改进了狩猎和捕鱼的方法,使食原料从采集、狩猎到驯养以取给,对自然有了一定的支配力,饮食原料有了一定的保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号以"庖牺"。伏羲可谓华夏饮食文明的奠基者。
高启安
关键词:伏羲华夏饮食文明
甘肃古代饮食名品补遗被引量:3
2012年
甘肃古代饮食名品,除了笔者在《甘肃古代饮食名品拾遗》胪列者外,尚有"瓜州红曲"、"河西柰"、"玉门枣"、"张掖丰柿"、"驼乳糜"、"驴肠"、"浑炙犁牛"、"羊羔酒"、"西凉葡萄酒"以及"凉州白麦"等,它们都知名于当时,载之于史册,是古代东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见证。
高启安
关键词:补遗
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上)被引量:6
2001年
敦煌壁画保存了大量种类较多的坐具形象资料 。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坐具有传统的多足门台座式榻、四足矮榻、枰以及由枰或四足矮榻演 变而来、被一些学者称为“长凳”的坐具,还有墩、席、地毯、杌、束腰凳、垫、绳床、椅 子等。其中,多足门台座式榻、四足矮榻、凳、墩、席、地毯等出现在饮食图上。与以前 相比,一些传统坐具无论其功能和造型均有分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坐 具的变化和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坐姿以及饮食制相适应。
高启安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坐具唐五代时期
京都兴圣寺现存最早的《大唐西域记》抄本被引量:5
2008年
文章介绍了日本京都兴圣寺现存的《大唐西域记》抄本,并与今存的其他各种版本的《大唐西域记》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兴圣寺所藏抄本为存世最早。
高田时雄高启安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抄本
明代肃镇军政杂考——以《肃镇华夷志》为主
2009年
明朝政府将蒙元势力逐出河西之后,为防止蒙元残存势力对西部边疆的骚扰,设立关西七卫以为屏障。但因蒙古势力的不断崛起,七卫的屏护功能渐衰,作为边防重镇的肃州地位突显。文章根据文献材料对肃镇边政各项事务加以考订,略述有明一代明朝西疆的防务。
高启安邰惠莉
敦煌文献中的“须面”被引量:3
2003年
成书于元代的《饮膳正要》中的“挂面”,被认为是记载挂面最早的文献。但敦煌文献记载了一种被称作“须面”的食物,经过研究,认为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挂面,它比《饮膳正要》的记载早了好几百年。
高启安
关键词:敦煌文献挂面饮食文化
“敦煌饮食文化”开发的思考——兼论古代饮食文化的推陈出新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敦煌旅游的持续升温和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看好敦煌饮食文化的潜在开发价值。一些企业推出了诸如“敦煌菜”、“敦煌宴”等敦煌饮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敦煌文化走出莫高窟、走出敦煌。为弘扬敦煌文化做出了贡献。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开发敦煌饮食文化?文章从“研究和开发”、“开发和保护”、“名称和品牌”、“饮食品种和其他内容”、“传统和科学、健康”、“弘扬优秀文化和经济效益”及优秀饮食文化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高启安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研究文化开发推陈出新
明代东迁关西诸卫部众在金塔的安置与流散——以《肃镇华夷志》为主被引量:5
2014年
裕固族的东迁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明政府对各卫东迁部众的安置也经历了不断改变、调整、完善的过程。其中今金塔县境内的威虏、金塔寺、哥力哥什堡、东八里堡、白雁墩堡、察黑包堡、西八里堡、威远古城等地是其主要的安置地。在此生活期间,各今金塔县境今金塔县境除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外,还经营农业。但由于受到北境蒙古部落的侵扰,加之明政府民族政策的偏颇,这些人最终又从安置地回迁至肃州周边,没有起到"藩屏"作用,最终被王琼安置到了肃州南山及今明花地区,形成了后来裕固族住牧地态势。
高启安邰惠莉
关键词:流散裕固族研究
裕固族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3
2004年
裕固族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研究当中,裕固族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纵观研究状况,还很不平衡。历史、族源、语言、婚丧等研究处在领先水平,而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落后。未来的裕固族研究,资料的挖掘、搜集、整理还有相当的空间;研究内容方面,除了继续深入研究历史和族源等外,经济、社会、文化(如饮食、衣饰、医疗、游戏、占卜)、生产方式、人口发展等,都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在方法上,要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协同攻关,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将裕固族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高启安
关键词:裕固族历史文化裕固族研究
肃州南山的“哈剌秃”——以裕固族研究为中心被引量:4
2005年
明人张雨《边政考》所列肃州南山的三个东迁部落,名“哈刺秃”。“哈剌秃”为“黑”的意思。三部“哈剌秃”实际为两个部族——“帕泥”部和“赏不束”部,分别操古蒙古语和古突厥语。两部落最早为安定卫部落,东迁沙州后,因与左卫帖木哥部落仇杀,遂迁至肃州南山。“帕泥”部即裕固族“曼台”部落前身;“赏不束”部后来成为裕固族“贺郎格”家之一部分。之所以称他们为“黑番”或“黑黄番”,是因为东迁肃州后,他们一直依藏族居住,受藏族“喇嘛番僧”管束。
高启安
关键词:裕固族部落东迁突厥语蒙古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