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云光

作品数:1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棉花
  • 4篇纤维品质
  • 4篇小气候
  • 4篇高产
  • 3篇棉铃
  • 3篇冠层
  • 3篇干物质
  • 3篇高产棉花
  • 2篇生理
  • 2篇温度
  • 2篇棉花冠层
  • 2篇棉花品种
  • 2篇棉铃发育
  • 2篇南疆
  • 2篇花冠
  • 2篇播期
  • 2篇超高产
  • 2篇超高产棉花
  • 1篇氮素
  • 1篇地温

机构

  • 1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阿克苏职业技...

作者

  • 13篇高云光
  • 12篇张巨松
  • 12篇郭仁松
  • 12篇赵强
  • 8篇娄善伟
  • 3篇阿不力克木
  • 1篇魏红国
  • 1篇武辉
  • 1篇罗新宁
  • 1篇彭小峰
  • 1篇刘盼
  • 1篇贺海燕
  • 1篇李斌

传媒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9篇2010
  • 4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杂交棉品种高产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杂交棉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方法】在相同的密度和栽培条件下,研究常规棉花与不同品种杂交棉的性状表现。【结果】杂交棉新陆中31号和新杂1号与常规棉中棉43号相比,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要高且保持时间长,从盛花到初絮间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明显较高,分别高出10%和70%左右,且杂交棉成铃数多,单株成铃6~7个,成铃率高,单铃重大于5 g。【结论】棉铃在空间分布上,以中、下部果枝为主,而杂交棉第2果节的棉铃数与常规棉相比对产量的增加起了更关键的作用。
娄善伟罗新宁郭仁松高云光赵强张巨松
关键词:杂交棉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
不同密度水平对覆膜棉花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为了解棉花群体结构对棉田小环境的影响状况,确定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内在因素,进行了不同棉花密度田间小气候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植株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大田的光、温、热等气候因子也会跟着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不同层次的透光率均有减小趋势,盛花后最小的透光率仅为10%左右。土壤水分方面,密度过小地表散失严重,密度过大叶片蒸腾过多耗水量大,而18万株/hm2密度更能充分利用水分。不同层次的温湿度上,密度过小叶片蒸腾水分易散失,密度过大散失虽慢但蒸腾多,所以也是中等密度18.0和22.5万株/hm2处理好,不过各处理温度变化较小。产量上,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大后减小,18.0万株/hm2处理最高,平均产量为3247.4 kg/hm2。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关键词:小气候棉花
南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于2008-2009年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普通高产和中低产棉花对比研究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结果表明:超高产棉花LAI花前增长速率明显快于高产、中低产棉花,盛铃期峰值大,且盛铃期后下降缓慢,后期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叶片SPAD值与Pn(净光合速率)关系密切,即开花前超高产棉花叶片SPAD值增长较快,Pn增长较快,后期叶片SPAD值保持较高水平,Pn下降缓慢;超高产棉花地上部分与蕾铃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期长,且积累量大;超高产棉花光合产物向茎、叶器官分配集中在开花期以前,花后向茎、叶输送减少,转而向蕾铃器官分配较多,保证后期产量形成,而高产、中低产棉花开花后仍有光合产物向茎、叶输送,对产量影响较大。
郭仁松刘盼张巨松饶翠婷王宏伟高云光赵强
关键词:超高产棉花光合产物
高产棉花群体结构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对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疆地区棉花最适宜种植密度应在16.5×10^4~20×10^4株/hm^2,“三桃”比例为:3:5~5.5:1.5—2,LAI高峰宜出现在盛铃期,其值3.5~3.6,盛花-盛铃棉田冠层的光截获率要维持在90%~95%,吐絮期干物质的积累量比重在50%左右,光合速率吐絮后保持在10μmol/m^2·s以上。
娄善伟郭仁松高云光赵强张巨松
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2010年
为探讨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与棉花生理特征和品质的关系,设计了5种不同密度(9~27×104株/hm2)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冠层的透光率初花后迅速下降,各处理中A3(18×104株/hm2)处理透光率均变为最高。空气温度花期20 cm处冠层以A3处理空气温度最高,吐絮后规律性不明显。花期相对湿度较高且变化较小,以A3处理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吐絮期,不同冠层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早、晚的相对湿度较高,处理间规律性不明显。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LAI高峰出现在盛铃期,吐絮时仍保持在2.5~2.6。8月14日左右棉花第十果枝叶开始衰老,5 d后第八果枝叶开始衰老,其A3处理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生理状态。不同处理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密度增加能增进纤维品质,但密度大于A4(22.5×104株/hm2)后,又对纤维品质产生负效应。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关键词:小气候棉花
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其与棉花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被引量:30
2010年
为了探讨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棉花生理特征和品质的关系,设计了5种不同密度(9万~27万株.hm-2)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冠层的透光率初花后迅速下降,各处理中A3(18万株.hm-2)处理透光率均变为最高。空气温度花期20 cm处冠层以A3处理空气温度最高,吐絮后规律性不明显。花期相对湿度较高且变化较小,以A3处理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吐絮期,不同冠层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早、晚的相对湿度较高,处理间规律性不明显。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LAI高峰出现在盛铃期,吐絮时仍保持在2.5~2.6。8月14日左右棉花第10果枝叶开始衰老,5 d后第8果枝叶开始衰老,其A3处理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生理状态。不同处理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密度增加能增进纤维品质,但密度大于A4(22.5万株.hm-2)后,又对纤维品质产生负效应。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关键词:小气候棉花
南疆超高产棉花源库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超高产棉花源库指标,阐明超高产棉花产量形成机理,为新疆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棉所4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调查方式,对不同皮棉产量水平(超高产:皮棉3000kg/hm^2以上;高产:皮棉2225~3000kg/hm^2;中低产:皮棉2225kg/hm^2以下)产量构成因素、LAI、干物质积累、叶片SPAD值、“三桃”比例及叶面积载荷量等源库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群体成铃数对棉花产量贡献率最大(r=0.997^**),超高产棉花生育前期LAI增长速率高于高产、中低产田,峰值大且出现较早。而前期LAI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伏前桃、伏桃比例,同时也促进了中后期光合产物向库器官积累。【结论】超高产棉花叶源生育前期增长较快,峰值大且中后期保持较高水平,增源扩库是超高产棉花产量形成的主要途径。
郭仁松李斌薛刚高云光赵强张巨松
关键词:棉花LAI干物质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被引量:7
2010年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2008年在南疆阿克苏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9.0、13.5、18、22.5、27.0万株/hm2)棉田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等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密度范围内,棉花的株高在55~75cm,并且随密度增加株高降低;而茎粗、株宽、叶宽、果枝数等也有类似趋势。花期和吐絮期,棉花宽窄行的冠层空气温度均较高,最高均超过了31℃,并随当日时间先升后降,窄行温度高于宽行,冠层40cm处高于20cm处。相对湿度符合开口向上抛物线模型,花期较高且变化较小,中午时段最低只有40%,比见絮期高10个百分点以上;各处理以中间密度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土壤水分方面,密度小的处理地表蒸发严重,密度大的叶片蒸腾较多,因此,密度适中的处理土壤水分保持较好,变化范围较小。土壤15cm处地温,前期密度大的处理地温较高,中期受叶片遮荫影响而下降,但后期高密度处理温度又会升高,不过处理间差异不大,最高相差不过1℃。
娄善伟饶翠婷赵强王宏伟郭仁松高云光张巨松
关键词:小气候种植密度冠层温度地温
播种时期对棉铃生长发育的调节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棉铃及纤维发育特点,探明气象因子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南疆主产棉区优质棉最适宜的播种期,为新疆高产棉花品质保优技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中棉所3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三个播期(4月5日、4月20日和5月5日),研究不同播期对棉铃生长发育与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4月20日播种,光温条件良好,棉铃分布合理,个体和群体长势良好,纤维总体品质优于其它两个播期。【结论】决定纤维长度的主要气象因子为≥15℃有效积温。纤维强度与日均温关系最密切,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影响马克隆值的最重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
高云光彭小峰饶翠婷郭仁松赵强张巨松
关键词:播期棉铃纤维品质
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6
2010年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18.0×104株/hm2(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为3247.4 kg/hm2;吐絮期铃中氮、磷、钾含量以18.0×104株/hm2(A3)、22.5×104株/hm2(A4)处理积累量较高,与产量一致;不同密度处理单株氮、磷、钾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群体变化趋势则不同,虽然最高值仍都出现在8月15日,但在盛铃~吐絮期却以A3处理各元素的含量最高。说明后期养分积累对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植株群体和生殖器官的养分积累量。
娄善伟高云光郭仁松赵强张巨松
关键词:植株养分氮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