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立强

作品数:213 被引量:1,33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专利
  • 8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矿业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3篇工作面
  • 41篇煤层
  • 39篇采煤
  • 33篇覆岩
  • 31篇红外
  • 30篇充填
  • 26篇煤岩
  • 26篇采动
  • 23篇水采
  • 23篇煤柱
  • 23篇红外辐射
  • 23篇保水采煤
  • 19篇巷道
  • 18篇大倾角
  • 16篇支护
  • 16篇采动覆岩
  • 15篇顶板
  • 15篇岩层
  • 14篇液压支架
  • 12篇综放

机构

  • 2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承德石油高等...
  • 2篇教育部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山东水利职业...
  • 2篇新汶矿业集团...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晋城煤业集团
  • 2篇贵州理工学院
  • 2篇新疆工程学院
  • 2篇皖北煤电集团...
  • 2篇陕西煤业化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空军后勤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作者

  • 211篇马立强
  • 84篇张东升
  • 22篇孙海
  • 18篇金志远
  • 17篇刘伟
  • 16篇张炜
  • 16篇曹新奇
  • 15篇王飞
  • 13篇王旭锋
  • 11篇余伊河
  • 11篇范钢伟
  • 10篇王红胜
  • 9篇刘玉德
  • 9篇王洋洋
  • 7篇于斌
  • 7篇屠世浩
  • 7篇周楠
  • 7篇匡铁军
  • 6篇吴立新
  • 6篇张吉雄

传媒

  • 14篇采矿与安全工...
  • 11篇煤炭学报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煤炭科学技术
  • 7篇能源技术与管...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煤矿安全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煤炭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煤炭技术
  • 1篇金属矿山
  • 1篇非金属矿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矿山压力与顶...

年份

  • 13篇2023
  • 21篇2022
  • 13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0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矿井下矸石置换煤炭清洁生产技术被引量:20
2010年
在对煤矿井下矸石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井下煤矸分选系统,主要包括筛选、分选和回煤等工序流程,增加了综采放顶煤采出率,解决了提升运输系统的卡仓问题,同时完善了井下煤质控制流程。在"三下"压煤区中实施巷道矸石充填,并开发出以矸石为主料的"预构人造墙体,矸石置换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形成了一套矸石置换煤炭清洁生产技术。
马立强李永升
关键词:清洁生产
一种薄基岩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保水开采方法
一种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保水开采方法,尤其适用于浅埋煤层的安全生产和水资源保护,根据煤层地质测量信息数据确定开采工作面;尽量采用工作面长度在200m以上的大尺寸长壁工作面;工作面采用8000kN以上高强度的液压支架支撑;选...
张东升马立强刘玉德
文献传递
一种大倾角工作面倒架扶架方法
一种大倾角工作面倒架后扶架方法,在倒架范围内,沿工作面倾向向上的第一个倾倒支架开始,在每一个倾倒支架沿工作面倾向向上的煤壁侧往煤层底板内集中打入锚杆,形成锚杆群,在锚杆群的外露位置处安装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一端固定在...
马立强曹新奇张东升
文献传递
一种煤岩裂隙发育红外辐射监测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岩裂隙发育红外辐射监测试验方法,适用于研究矿山煤岩变形情况的煤岩裂隙发育红外辐射监测试验。在岩石压力机的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安放煤岩试块的支座,将制备好的三块煤岩试块分别设在工作台和支座上,通过岩石压力...
马立强周焘王飞于斌匡铁军
文献传递
双系煤层采动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 FDEM耦合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动覆岩裂隙分布演化是防治顶板水害、实现煤矿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其数值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在于采动覆岩连续-离散转化及其耦合力学响应特征。在纯拉、纯剪断裂模式下引入弹塑性损伤力学,结合Benzeggagh-Kenane断裂准则,得到准脆性岩石在拉、剪复杂应力下的混合型韧性断裂(MD)本构方程;构建离散块体接触状态判据,结合直剪实验数据与Sargin剪切摩擦关系,导出适用于多种法向应力下的粗糙结构面压缩-剪切摩擦(SF)本构方程。在此基础上,编制有限元V离散元(FDEM)数值计算程序,实现采动覆岩“连续”-“离散”介质转化过程。在数值计算中,分别将摩擦和断裂属性赋予结构面(接触对)、零厚度黏聚力单元,通过共享节点力的方式实现岩石断裂-摩擦耦合。采用断裂力学实验和直剪试验识别材料参数并验证MD-SF本构方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双系煤层采动导水裂隙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 MD-SF本构方程组及相应的FDEM数值计算方法,可实现岩体从连续介质到离散介质的转化过程,较好反映准脆性岩石混合型韧性断裂及粗糙结构面的剪切摩擦响应;(2)模拟条件下,岩层与煤层间距越小,导水裂隙总宽度随大,且开采过程中裂隙总宽度是覆岩运动稳定后的2.26~7.11倍,表明采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水害;(3)高岭土砂岩显著的韧性破坏特征能有效控制其内导水裂隙高度,但在双系煤层重复开采扰动下,覆岩裂高比为20.8,远超经验公式所得结果。采动覆岩导水裂隙高度成果在大同矿区得到应用和检验,为进一步开展采动覆岩运动、水体下安全采煤、保水采煤设计等提供理论支撑。
李浩白海波马立强康志勤李志永缪小成武鹏飞韦婕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韧性断裂
矿化利用CO2废气生态保护性采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化利用CO<Sub>2</Sub>废气生态保护性采煤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确定采场采动覆岩渗流隔离带稳定所需的充填开采临界关键参数,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采出空间两端构筑密闭墙使开采完毕的区域封闭,之后向...
马立强吴乙辉许玉军翟江涛王洋洋
文献传递
一种采空区局部充填控制地表沉陷的方法
一种采空区局部充填控制地表沉陷的方法,从开切眼起,随着采煤机开始割煤到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在工作面液压支架后方的顶板上间隔悬挂金属网,并设置充填袋;当采煤机割完一刀后停止割煤,依次向金属网内设置的充填袋中充填混凝土...
马立强曹新奇李盼
文献传递
厚层状复合顶下综采工艺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复合顶板下层软岩极易失稳,按常规的顶板控制措施开采不仅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开采出的煤含矸率高,应用岩石破断分析系统(RFPA2D),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出复合顶板离层、冒落、垮落的特征和规律,从原煤生产的源头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合理的顶板支护方式与回采工艺,确定出合理的开采层位,不断降低煤炭资源的含矸率及灰分,实现煤炭清洁生产。
陈涛张东升王红胜马立强石国兵
关键词:顶板控制复合顶板
一种深部三软煤层非对称巷道支护结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三软煤层非对称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顶支护、巷帮支护和巷底支护,该巷顶支护包括用于支撑巷顶的金属网以及用于加固巷顶的顶部钢筋梯子梁、顶部锚杆和顶部锚索;巷帮支护包括高帮支护和低帮支护,两帮支护均包括用于支...
张炜张东升吴立新马立强胡文敏闫世勇
煤岩受压过程中内部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在煤岩体内部钻Ф10mm的孔,首次利用红外测温仪实时测量煤岩体孔内的温度来得到其内部的温度变化特征.对煤和泥岩试件进行单轴加载红外观测试验,分析其受压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现煤内部温度与时间、载荷都是正相关的.煤样中出现破裂前兆是突然升温型,红外辐射温度由低速上升或者平稳状态转为高速上升,温度上升速度突然发生转折,温度突增最高达0.10℃.泥岩总体上都是升温形式,将升温泥岩孔内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应变线性拟合,得到孔内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应变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2.泥岩中出现破裂前兆是突然升温型,最高突增0.23℃.
马立强李奇奇曹新奇周焘
关键词:岩石力学煤岩体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