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甡

作品数:190 被引量:1,47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8篇对虾
  • 66篇养殖
  • 37篇凡纳滨对虾
  • 24篇盐度
  • 17篇三疣梭子蟹
  • 17篇梭子蟹
  • 14篇蔗渣
  • 14篇甘蔗渣
  • 14篇池塘
  • 13篇杆菌
  • 12篇芽孢
  • 12篇芽孢杆菌
  • 12篇生物学
  • 12篇水质
  • 12篇弧菌
  • 11篇水产
  • 11篇饵料
  • 10篇水产养殖
  • 9篇中国明对虾
  • 9篇溶藻弧菌

机构

  • 157篇中国海洋大学
  • 36篇淮海工学院
  • 22篇青岛海洋大学
  • 9篇教育部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集美大学
  • 4篇江苏农牧科技...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山东省渔业技...
  • 4篇通威(集团)...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高技术有限公...
  • 2篇辽宁省海洋水...
  • 2篇天津市水产研...
  • 2篇连云港市渔业...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189篇马甡
  • 40篇单洪伟
  • 37篇董双林
  • 34篇王兴强
  • 33篇阎斌伦
  • 20篇苏跃朋
  • 15篇叶建生
  • 13篇田相利
  • 11篇刘超
  • 10篇曹梅
  • 10篇叶建勇
  • 9篇包卫洋
  • 9篇王贤丰
  • 7篇王克行
  • 7篇牛化欣
  • 7篇王芳
  • 7篇张道波
  • 7篇潘鲁青
  • 6篇徐涛
  • 6篇孙景春

传媒

  • 27篇中国海洋大学...
  • 14篇齐鲁渔业
  • 1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2篇海洋科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水产科技情报
  • 5篇中国水产
  • 5篇青岛海洋大学...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科学养鱼
  • 4篇海洋水产研究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水产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3篇海洋学报
  • 3篇河北渔业
  • 2篇渔业现代化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甲壳动物学分...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12篇2008
  • 26篇2007
  • 22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0篇2002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条石鲷的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8年
条石鲷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海产鱼类。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对条石鲷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条石鲷的养殖生态学研究方向和前景。
牛化欣常杰马甡
关键词:条石鲷生物学养殖前景
盐度和草药野马追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经5周饲养,研究了盐度(10、30)和草药野马追(0、0.1%、0.2%、0.4%、0.8%、1.6%、3.2%)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野马追及盐度和野马追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明对虾的终末质量、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在2个盐度水平,随饲料中野马追添加量的升高,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最大值后,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随着野马追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达到最小值后,然后上升。
王兴强叶建生何执中马甡阎斌伦
关键词:盐度野马追中国明对虾
缢蛏滤除率与颗粒选择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利用4种不同大小的单细胞藻类作为饵料研究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的滤除率以及缢蛏对不同大小饵料颗粒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 :3种规格缢蛏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除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即随藻类规格的增大 ,缢蛏的滤除率亦逐渐变大 ,并且大规格缢蛏的滤除率变化最显著 ;在饵料颗粒选择性的实验中 ,小规格缢蛏对大规格(ESD=8.83)藻类具有较高的的选择性 ,中规格缢蛏对藻类的选择性不明显 ,而大规格缢蛏则对小规格(ESD=4.46)
范德朋潘鲁青马甡董双林
关键词:缢蛏藻类贝类摄食
中国明对虾精养池塘氮、磷和碳收支的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明显,占总支出的52.04%;N在水体的悬浮和溶解较多,占61.06%;C在养殖系统的呼吸作用消耗最大,占40.86%。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对虾养殖中营养盐的低利用效率为系统环境中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除C通过呼吸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外,大部分N、P污染元素滞留或沉积在池塘系统。
苏跃朋马甡田相利董双林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混料设计优化复合菌剂比例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混料设计(Mixture)对复合菌比例进行优化,测定了3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1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不同比例搭配对细菌生长的光密度(OD)、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的影响,建立了各搭配比例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使用Design Expert 8.0的优化功能(Optimization)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进行优化,得到复合菌的最优比例为芽孢杆菌BD6株5.2%、BZ5株22%、溶藻弧菌VZ5株72.8%。对该最优比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的结果与预测基本一致。按上述比例搭配的复合菌株在第24小时即可获得较高的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第72小时的氨氮去除率为98.37%、亚硝氮去除率为93.81%。混料设计和调优软件可用于混合菌中多组分和多目标参数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复合菌比例组合。
魏大鹏单洪伟马甡张家松
关键词:复合菌剂氨氮亚硝氮
施加有机降解菌制剂虾池底质中有机碳和总氮的变化被引量:13
2003年
2001年7月至10月 ,进行了有机降解菌制剂改良底质的应用实验 ,测定了底质有机污染指标 :有机碳和总氮。结果显示 ,有机碳未出现积累 ,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显著 (P<0.001) ,有机降解菌降解有机碳效果显著 ;总氮出现积累现象 ,处理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碳氮比在底质中呈下降趋势。
苏跃朋马甡董双林
关键词:虾池底质有机碳总氮对虾养殖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组分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能量代谢和抗WSSV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以凡纳滨对虾(Litopnnaus vannamei)幼虾为实验动物,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芽孢杆菌(Bacillus sp.)胞外蛋白粗提物(1.0%,胞外蛋白组)、胞内多糖粗提物(1.0%,胞内多糖组),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进行为期28d的养殖实验,探讨芽孢杆菌胞外蛋白和胞内多糖粗提物对幼虾生长、能量代谢及抗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芽孢杆菌2种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2种粗提物影响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肌肉中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胞外蛋白组肝胰腺中磷酸果糖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在养殖实验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中PFK、LDH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胞内多糖组肝胰腺中己糖激酶(HK)活力及肌肉中PFK、LDH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2种粗提物均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和肝胰腺中电子传递系统(ETS)活力(P<0.05),胞外蛋白粗提物对肝胰腺中的SDH活力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饲喂2种粗提物显著降低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合酶(FAS)含量(P<0.05)。此外,饲喂2种粗提物均会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蛋白酶活力(P<0.05),而胞外蛋白粗提物使凡纳滨对虾肠道脂肪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胞外蛋白组和胞内多糖组凡纳滨对虾半致死时间分别延长了26.19%和7.14%。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芽苞杆菌2种粗提物能够影响凡纳滨对虾能量代谢水平并提高其抗WSSV能力,且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单洪伟于鹏刘宽于明超马甡
关键词:芽孢杆菌粗提物能量代谢凡纳滨对虾
低温对条纹锯鮨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在9,13,17,21℃条件下的摄食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9℃时鱼体表现为负增长,生长能为-1 124.1 kJ±20.8 kJ,13℃时鱼体生长能为510.3 kJ±8.1 kJ,在实验温度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逐渐加快,21℃仍为生长的适宜温度。条纹锯鮨生长的补偿温度在9~13℃之间。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实验鱼的能量收支模式。温度对鱼体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5),脂肪的质量分数在9℃时最高,13℃时最低,然后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大,水分和灰分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徐涛马甡王志军王成刚
关键词:水温
虾类营养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对虾广泛发病和大量死亡是全球虾类养殖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由于疾病的困扰,使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制约,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通过营养免疫学的手段控制虾病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对虾类的营养免疫学研究空前高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从免疫指标和抗病力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虾类营养免疫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虾类营养免疫学今后的研究方向。
叶建生马甡王兴强阎斌伦
关键词:虾类免疫指标抗病力
利用生物控制养殖池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陆基围隔对微生物制剂、底栖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控制养殖池污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效果明显,利生健浓度达到6mg/L时即可显著降低池塘底泥的自污染速率,底泥中总氮积累速率仅为对照组的45.4%,对虾存活率提高53.25%,并能有效缓解水体中的氨氮压力。底栖滤食性贝类效果不明显,底播密度过大会加快底质的氮污染。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适宜底播密度为100g/m2,100g/m2处理组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积累速率在各处理组中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还表明,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在池塘中受到微藻竞争、浮泥以及透明度变化影响,生长较差。同时,本文通过对养殖池塘污染物基本概况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养殖环境综合治理的初步设想。
冯敏毅马甡郑振华
关键词:水产养殖污染生物制剂菲律宾蛤仔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