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葡萄藻
  • 2篇布朗葡萄藻
  • 2篇丛粒藻
  • 1篇亚显微结构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总烃
  • 1篇总脂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马梅
  • 2篇茅云翔
  • 2篇王朋云
  • 1篇孔凡娜
  • 1篇马飞

传媒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布朗葡萄藻烃成分分析,培养条件优化及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比较
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又名葡萄藻,从粒藻,产烃量通常为25%-40%,大大高于其它微生物的产烃量,有望成为无污染可再生的石油替代能源。葡萄藻的产烃量易受藻株,培养条件,生长时期等因素影响...
马梅
关键词:布朗葡萄藻培养条件优化
文献传递
布朗葡萄藻培养方面的研究概况被引量:6
2008年
对布朗葡萄藻培养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内容涉及布朗葡萄藻常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影响其生长的理化因素。重点概述和讨论了碳源、氮源、磷源、温度、光强、pH值、盐度、细菌、SC1058等理化因素对布朗葡萄藻生物量和烃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获得高生物量和产烃量的可能研究方向。
马梅王朋云
关键词:布朗葡萄藻
丛粒藻形态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观察了采集自不同地点的3株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AGB-Bb01、AGB-Bb02和AGB-Bb03)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18S rDNA和ITS区序列为目标位点比较分析了16株丛粒藻藻株的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性,重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丛粒藻不同地理株在细胞大小、聚落大小和聚落细胞数目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亚显微结构显示不同藻株的杯状鞘厚度及细胞包埋程度也存在差异;不同地理株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藻株可分成2个簇群和4个亚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研究证明了18S rDNA和ITS区序列是进行丛粒藻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良好位点。本研究为系统了解丛粒藻的遗传多样性和开展优良藻株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朋云茅云翔孔凡娜马梅马飞
关键词:丛粒藻亚显微结构
丛粒藻在几种常见培养基中的生长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比较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在4种培养基Chu10、Chu13、BG11和BBM中的生长效应,测定其藻细胞在延滞期、对数前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4个生长期总烃、总脂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对数后期样本总烃粗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B.braunii AGB-Bb02在Chu10中的比生长速率较快、代时较短,藻细胞的总烃、总脂代谢累积量较高,Chu10可作为该藻株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该藻株在对数生长后期的总烃、总脂含量最高,可选为最佳收获期,其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粗烃组分主要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烯烃。
王朋云马梅茅云翔
关键词:丛粒藻培养基总烃总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