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易群

作品数:36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腰椎
  • 12篇脊柱
  • 10篇骨折
  • 9篇胸腰椎
  • 7篇椎弓
  • 7篇椎弓根
  • 6篇腰椎间盘
  • 6篇手术
  • 6篇椎间盘
  • 6篇脊柱骨
  • 6篇脊柱骨折
  • 5篇胸腰椎爆裂
  • 5篇胸腰椎爆裂骨...
  • 5篇腰椎爆裂骨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后路
  • 5篇爆裂骨折
  • 4篇胸腰段
  • 4篇腰段

机构

  • 35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5篇马易群
  • 30篇董健
  • 24篇李熙雷
  • 21篇周晓岗
  • 13篇林红
  • 11篇王会仁
  • 10篇周健
  • 9篇李超
  • 7篇方涛林
  • 7篇李娟
  • 6篇姜允琦
  • 4篇袁维
  • 4篇车武
  • 3篇陈农
  • 2篇姜晓幸
  • 2篇郭常安
  • 2篇陈峥嵘
  • 2篇米尔萨力江·...
  • 2篇戴文达
  • 2篇李熙雷

传媒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2013年上...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病例讨论——颈椎脱位的手术治疗选择
2010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坠落伤致双上肢疼痛麻木、活动障碍14h,诊断为C_(4/5)脱位,于2009年12月30日由当地医院转至我院.该患者于14 h前(12月30日凌晨2点)不慎从上铺摔至床下,背部着地.受伤当时神志清,四肢活动受限,无昏迷、呕吐、出血、呼吸急促等表现.至上午8时许,患者上肢仍麻木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但下肢肌力逐渐恢复,可自行行走.
马易群李熙雷林红方涛林董健
关键词:颈椎脱位临床病例双上肢疼痛四肢活动呼吸急促
新型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大段皮质骨缺损
董健周健方涛林李熙雷周晓岗戴文达林红陈峥嵘李娟马易群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临床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仍无理想治疗方法,组织工程骨有望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紧紧围绕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兔大段骨缺损所需三大要素:成骨诱导因子、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进行提高成骨效能和促进人工骨的血管化的系...
关键词:
关键词:骨缺损成骨皮质骨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4年6月~2008年1月收治的302例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均一期行腰椎后路手术,分别给予单纯开窗髓核摘除、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Coflex)、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Semi-Rigid Rod)等不同手术方法以及TLIF与Coflex,动态钉棒固定与TLIF相结合等术式。结果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0.3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及患者自身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动态固定与融合手术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袁维李熙雷董健周晓岗马易群周健王会仁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多节段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上方棘突间Coflex置入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腰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上节段使用棘突间Coflex置入手术(Topping-off手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6具男性L3~S1节段的人脊柱标本,建立L4/5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模型及L4/5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L3/4棘突间Coflex置入(Topping-off手术)的模型。每具标本均进行完整、坚强固定和联合固定3种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分别比较完整标本(A组)、L4/5坚强固定(B组)、联合固定(C组)中L3/4和L5/S1节段活动度及椎间盘内压差异。结果:B组L3/4节段平均活动度较A组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54°,后伸增大0.34°,侧弯增大0.30°,旋转增大0.19°);B组L5/S1活动度亦比A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L3/4节段的活动度与B组相比,后伸方向显著减小(P〈0.05)(比B组减小0.32°),而前屈、侧弯、旋转减小不明显(P〉0.05);与A组相比,后伸及旋转无显著增大(P〉0.05),前屈及侧屈有显著增大(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38°,侧屈增大0.28°)。C组L5/S1活动度与B组相比,除前屈方向外均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均有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L3/4椎间盘内压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78k Pa,后伸增大0.88k Pa,侧弯增大1.84k Pa,旋转增大1.45k Pa);L5/S1椎间盘内压也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1.21k Pa,后伸增大0.94k Pa,侧弯增大0.70k Pa,旋转增大0.81k Pa)。与B组相比,C组L3/4椎间盘内压减小(分别比B组前屈减小0.29k Pa,后伸减小1.39k Pa,侧弯减小0.13k Pa,旋转减小0.10k Pa),但仅后伸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L5/S1椎间盘内压分别比B组前屈减小0.39k Pa,后伸减小0.10k Pa,侧弯增大0.15k Pa,旋转增加0.18k Pa,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L3/4椎�
车武姜允琦马易群袁维周晓岗李熙雷董健
关键词:生物力学
骨移植材料及植骨方式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脊柱胸腰段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受力特点成为脊柱骨折的多发部位。对于不稳定骨折,解除椎管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是手术的最终目的。内固定仅能提供脊柱暂时稳定性,只有骨性融合才能使其长期稳定。随着植骨技术应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对植骨融合的必要性、植骨类型及存在问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是否植骨,如何植骨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马易群董健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植骨方式骨移植材料脊柱稳定性脊柱胸腰段不稳定骨折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法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胸脊柱腰段后凸畸形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48.6±15.4)岁.后凸顶椎...
董健王会仁周晓岗李熙雷马易群
关键词:后凸畸形胸腰段骨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科普书
董健姜晓幸周健王会仁何蓉车武姜允琦李超冯振洲马易群
所属领域:科学技术普及,99910。项目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骨科常见病。在一般常见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而且还在上升,同时呈年轻化趋势,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健康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教育治未病治已病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46 例资料完整的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林红姜允琦马易群李熙雷周晓岗董健
含有锂皂土/聚多巴胺复合纳米微粒的再生丝蛋白水凝胶
2023年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促交联(化学交联)制备再生丝蛋白化学交联凝胶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锂皂土/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第二组分,以调节反应并提高化学交联效率;再经乙醇熟化后,再生丝蛋白化学交联凝胶中可进一步形成物理网络,进而得到双交联凝胶.结果表明,第二组分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再生丝蛋白化学交联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并有利于后续均匀物理交联网络的形成,致使最终所得双交联水凝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由此制备的双交联水凝胶传承了再生丝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交联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降解性,并具备了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因而在软骨修复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达高欢马易群林沁睿邵正中
关键词:丝蛋白水凝胶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48.6~15.4)岁。后凸顶椎T12:5例,L19例,L24例。陈旧性骨折11例、陈旧性结核4例、半椎体畸形3例。均采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比较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腰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手术时间(247.0±29-3)min,出血量(708.5±34.5)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8年。截骨面均获得骨性融合;矢状面Cobb角由42.3°±5.7°矫正至术后3个月2.2°±1.9°,末次随访2.7°±2.1°;腰痛视觉模拟评分由(8.5±1.0)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2.1±0.7)分,末次随访(1.9±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72.8%±8.3%降至术后3个月21.6%±9.2%,末次随访19.3%±8.6%;术后3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7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5例、2级4例。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其余病例均无明显神经损害、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准确,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王会仁周晓岗董健李熙雷马易群
关键词:脊柱后凸X线透视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