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峰

作品数:64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衰竭
  • 23篇肝衰
  • 23篇肝衰竭
  • 21篇细胞
  • 18篇内毒
  • 18篇内毒素
  • 14篇肝癌
  • 13篇慢性
  • 13篇急性肝
  • 13篇急性肝衰
  • 13篇急性肝衰竭
  • 13篇肝炎
  • 11篇生脉
  • 11篇生脉散
  • 11篇抗癌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原发性
  • 10篇中药
  • 10篇中医

机构

  • 4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7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岳阳职业技术...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64篇马文峰
  • 60篇周小舟
  • 52篇孙新锋
  • 28篇周大桥
  • 25篇张卫
  • 25篇徐文军
  • 23篇韩志毅
  • 21篇徐韶敏
  • 18篇黄俏光
  • 14篇占伯林
  • 11篇邢宇锋
  • 10篇贺劲松
  • 9篇高辉
  • 8篇张来
  • 8篇李群
  • 8篇童光东
  • 7篇郑颖俊
  • 7篇张晓晖
  • 7篇邱梅
  • 7篇陈亮

传媒

  • 9篇中西医结合肝...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2012年朱...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凉血解毒化瘀法对乙肝相关ACLF T细胞亚群及NK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对HBV-ACLF 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中医药治疗ACLF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将58例慢ACLF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0周、4周、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NK、血清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4周、8周肝功TBIL、DBIL、ALT和AST与0周比均有差异(P<0.05);4周两组间TBIL、DBIL、T细胞亚群及NK有差异(P<0.05);8周两组间ALT、AST、ALB、LPS有差异(P<0.05),而T细胞亚群及NK无差异(P>0.05)。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法可以改善HBV-ACLF患者肝脏合成功能、降低LPS水平,短期内改善、调节HBV-ACLF 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
韩志毅马文峰孙新锋张卫周小舟
关键词:T细胞亚群内毒素
生脉散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慢性肝衰竭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慢性肝衰竭大鼠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Cl。混合液腹腔注射复制慢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LPS诱导2h后生脉散后对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CCl。混合液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IL-6[(64.50±18.79)pg/mlVS(4.79±0.57)pg/m1]、ICAM-1[(25100.00±5258.85)pg/mlVS(4215.50±942.79)pg/m1]和TNF-α[(17.55±2.39)pg/mlVS(10.92±5.02)pg/m1]水平(P〈0.05),但对血清LPS水平无明显影响[(0.058±0.007)EU/mlVS(0.040±0.002)EU/ml,P〉0.05];中药生脉散能显著降低CCl。慢性肝衰竭大鼠血清IL-6、I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20±3.12)pg/ml、(9490.00±2725.78)pg/ml、(3.00±1.00)pg/ml,P〈0.05]。LPS攻击2h后能明显升高CCI。混合液大鼠血清LPS、TNF-α、IL-6、ICAM-1水平[分别为(0.501±0.019)EU/ml、(19750.00±9655.17)pg/ml、(5615.00±490.50)pg/ml、(41000.00±589.88)pg/ml,P〈0.01]。结论在慢性肝衰竭模型中,LPS能增加TNF-α,IL-6和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中药生脉散可降低LPS水平,并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水平,阻断了炎性介质及LPS本身对机体的损伤。
徐文军周小舟马文峰孙新锋黄俏光周大桥
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乙肝二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1.36%,19.37%,多于对照组的15.96%,4.26%。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均值下降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HBeAg均值下降未能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其中HBsAg下降>0.5 lg比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7.2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两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清透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陈英杰李慧贞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徐文军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张晓晖周大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导滞汤加减(砂仁、干姜、炙甘草、山楂等,1剂/d)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片(脂必妥片3片/次,2次/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肝脾影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5.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TC、TG)、肝功能指标(AST、ALT)及肝脾影像指标(肝脾CT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TC及肝/脾CT比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减轻脂肪肝病情程度,延缓病情发展。
饶伟良周小舟邢宇锋徐韶敏马文峰孙新峰周大桥高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疗法脾虚气滞型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揭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以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式,对我院165例诊断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周小舟黄俏光孙新锋马文峰徐文军徐韶敏周大桥
关键词:慢性肝衰竭证候规律
文献传递
芪术抗癌方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芪术抗癌方对肝癌HepG2细胞上皮间质化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芪术抗癌方1 mg/mL组,TGF-β1+芪术抗癌方2 mg/mL组等4组,显微镜下观察处理24 h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划痕实验观察24 h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化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Vimentin、Snail、纤黏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HepG2细胞加入TGF-β1后出现上皮间质化样多形改变,而芪术抗癌方2个治疗组均能抑制这一细胞形态改变。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划痕愈合百分比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芪术抗癌方2个治疗组划痕愈合百分比较TGF-β1组显著减小(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TGF-β1组E-cadherin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降低,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和Snail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其中2组的Fibronect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组比较,芪术抗癌方2个治疗组E-cadherin表达水平均升高,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Fibronectin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芪术抗癌方1 mg/mL组Vimentin、Snail表达水平,与TGF-β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芪术抗癌方2 mg/mL组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Fibronectin表达水平,与TGF-β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术抗癌方对TGF-β1诱导的HepG2细胞上皮间质化具有抑制作用。
冯文杏胡锐孙新锋韩志毅马文峰张卫周小舟
关键词:肝癌HEPG2细胞
生脉散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衰竭模型组(简称肝衰组)、肝衰竭模型加生脉散治疗组(简称肝衰+中药组)、肝衰竭内毒素血症模型组(简称LPS组)及肝衰竭内毒素血症模型加生脉散组(简称LPS+中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内毒素血症模型。肝衰+中药组与LPS+中药组造模前1h灌服生脉饮干预治疗。分别于造模2、8h后观察比较5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LPS水平变化。结果肝衰组及LPS组造模2h后血清IL-6、IL-1β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血清LPS及TNF-α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中药组造模2h后血清IL-1β水平变化与肝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血清IL-6、IL-1β、TNF-α及LPS水平变化与肝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中药组造模2h后血清IL-6、IL-1β、TNF-α及LPS水平变化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组及LPS组造模8h后血清IL-6、IL-1β及LPS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中药组造模8h后血清IL-1β水平变化与肝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血清IL-6、IL-1β及LPS水平变化与肝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中药组造模8h后血清IL-1β及LPS水平变化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能调节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变化,降低内毒素水平,不仅可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而且也阻断了炎性介质及内毒素本身对机体的损伤。
马文峰周小舟孙新锋黄俏光徐文军徐韶敏占伯林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生脉散
抗纤灵对HepG2细胞端粒酶抑制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影响,探讨中药抗纤灵防止肝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半抑制浓度(IC50),1.0×IC50,0.1×IC50抗纤灵药液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以0.85%氯化钠和环磷酰胺分别作阴性和阳性对照,在12、24、48、72、96 h收集细胞,并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抗纤灵杀伤HepG2的IC50为1 mg/ml,10×IC50为10 mg/ml,0.1×IC50为0.1 mg/ml;10×IC50浓度作用后,靶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示阴性,10×IC50及环磷酰胺对HepG2细胞端粒酶RNA有明显抑制作用;1.0×IC50和0.1×IC50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抗纤灵能明显抑制HepG2生长。
徐文军周小舟徐韶敏孙新锋黄俏光马文峰童光东周大桥
关键词:端粒酶人肝癌细胞株抗纤灵
生脉散对肝衰竭内毒素水平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临床部分选择急、慢性肝衰竭患者,观察并用统计软件对照分析生脉散治疗4周前后临床症状、凝血指标、肝功能、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研究部分选择LPS/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模型...
马文峰
关键词:内毒素水平细胞因子肝衰竭
文献传递
一种芪术抗癌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芪术抗癌中药组合物,该芪术抗癌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分与医学可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有效成分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0~50g,炒白术15~40g,柴胡5~15g,白芍10~20g,薏苡仁15~30g,...
周小舟韩志毅马文峰孙新锋张卫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