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君

作品数:105 被引量:1,550H指数:29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3篇旅游
  • 19篇气候
  • 18篇气候舒适度
  • 18篇网络
  • 17篇游客
  • 17篇入境旅游
  • 12篇关注度
  • 12篇本底趋势线
  • 1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0篇基于网络
  • 10篇城市
  • 9篇旅游流
  • 9篇国内旅游
  • 7篇旅游发展
  • 7篇旅游气候
  • 7篇旅游气候舒适...
  • 6篇旅游需求
  • 6篇客流
  • 6篇客流量
  • 5篇影响因素

机构

  • 55篇湘潭大学
  • 49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威...

作者

  • 103篇马丽君
  • 47篇孙根年
  • 13篇王洁洁
  • 8篇龙茂兴
  • 5篇刘聪
  • 4篇龙云
  • 3篇麻学锋
  • 3篇马耀峰
  • 3篇马彦如
  • 2篇张毓
  • 2篇柴斐娜
  • 2篇郑鹏
  • 2篇周瑞娜
  • 2篇蔡小飞
  • 2篇谢越法
  • 2篇肖洋
  • 2篇侯康
  • 1篇李卫飞
  • 1篇赵多平
  • 1篇薛佳

传媒

  • 12篇经济地理
  • 7篇资源开发与市...
  • 6篇云南地理环境...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旅游科学
  • 3篇经济论坛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旅游学刊
  • 3篇河南科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旅游论坛
  • 3篇旅游研究
  • 3篇2017年中...
  • 2篇商业研究
  • 2篇软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地理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爸爸去哪儿”对拍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基于游客网络关注度的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游客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利用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对拍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并构建客源市场的响应模型,分析"爸爸去哪儿"对各客源市场的影响差异及原因。研究发现:(1)"爸爸去哪儿"对拍摄地的宣传影响期为3个月,节目播出期间灵水村、沙坡头、鸡鸣岛游客网络关注度呈双峰形变化,普者黑和雪乡呈单峰形变化;双峰形说明该期节目对拍摄地的宣传影响在扩大,效应有叠加;单峰形说明该期节目对拍摄地的宣传影响在缩小;受播出时间的限制,游客网络关注度峰值出现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2)"爸爸去哪儿"对各拍摄地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对非景区旅游发展的影响远大于知名景区,受"爸爸去哪儿"的影响,非景区逐渐向景区转变,形成稳定且较高的游客网络关注度。(3)"爸爸去哪儿"对各客源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距离拍摄地较近、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网络普及率较高、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省区受到的影响较大,游客网络关注度(或游客)增加较多,反之受到的影响较小。
马丽君郭留留吴志才
关键词:影视旅游
我国10大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被引量:4
2010年
以北京、上海等10个热点城市为对象,选取1984~2008年入境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数据,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结果显示:从1984~2008年,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具有较高的时间同步性,1984~1991年为快速增长,1992~2003年为平缓增长,2004~2008为加速增长,旅游增长率变化"五涨四跌",波动周期"同涨同落"。依据增长指数和相关系数的差异,将10城市划分为两种类型。由于旅游投资、资源开发、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区域响应。文章分三个时段,分别统计了1984~1991,1992~2003和2004~2008年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基期值和平均增长率,依据各阶段基期值和平均增长率的大小,划分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响应类型。
马丽君孙根年马丽张毓
关键词:入境旅游
旅游地成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以张家界为例被引量:24
2012年
在探讨旅游地与旅游地产业结构成长动力因子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地产业演进机制,建构产业结构成长及其成长态模型,将旅游地产业划分为发展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四种类型。根据本底趋势线理论分析张家界成长周期,以产业增长率和产业地位指数为测度旅游地成长与旅游地产业结构成长演变关系的度量指标,利用张家界市199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所建构模型,分析了成长周期与张家界及其产业结构成长的演变过程。结果发现:(1)张家界旅游成长近二十年来呈现的是单周期波动;(2)随着张家界旅游成长,其三次产业成长虽遵循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化规律,但具体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却有较大差别;(3)在成长周期内,各产业结构成长情况有差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金融保险业和其它产业是成长产业,第一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衰退产业;(4)在成长周期内,各产业结构成长态情况亦有差异,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是衰退产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是发展产业,其它服务业和工业是成长产业,第一产业是成熟产业。
麻学锋孙根年马丽君
关键词:旅游地产业结构
50年来东部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被引量:77
2010年
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对50年来东部5个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50年来各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明显,北方城市各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城市,纬度越高变化越大,纬度越低变化越小;②各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月-9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变化较小,1月、3月和10月-12月变化较大;③综合舒适指数以4月-5月、8月、10月和12月变化为最大,其它各月变化幅度较小,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形状变胖、谷变宽变深;④纬度较高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舒适期增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纬度较低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舒适期缩短,抑制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升温,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对我国旅游业的抑制作用将越来越强。
马丽君孙根年谢越法龙茂兴
关键词:城市气候变化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2000年以来我国省际入境及国内游客空间转移与集聚分析
2013年
系统收集了2000-2009年31个省区入境及国内客流量数据,利用聚集度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对其地域分布的聚集与转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在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提高,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具有不同的空间聚集度,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度高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均衡度指数的升高更多的是由中东部省区之间的均衡造成,西部的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的入境旅游仍处于向外转移的弱势地位,东西部的不均衡发展仍在加剧;山西、江西等省区入境和国内游客同步集聚,吉林、湖北等省区入境游客相对集聚,国内游客相对向外转移,西藏、甘肃等省区国内游客相对集聚,入境游客相对向外转移,新疆、河北等省区入境和国内游客同步向外转移。入境游客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高级别景点丰度和旅游区位的制约。国内游客的空间分布,除受A级以上景点丰度的影响之外,各地区人口总量、GDP等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龙茂兴马丽君
关键词:入境游客国内游客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被引量:57
2009年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马丽君孙根年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五大危机事件对美国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基于本底线模型的高分辨率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在重新阐述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及危机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依据1996年1月—2009年11月客流量统计值,采用月指数分解模型与本底线距平方法,分析了五大危机事件对美国出入境旅游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来自日韩及港台的入境游客显著减少,对美国入境旅游影响期16个月,累计损失游客221.7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损失76.45亿美元;②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入境旅游影响持续26个月,累计损失游客1178.2万人次,出境旅游影响持续15个月,累计损失游客526.8万人次;旅游收入和旅游花费累计损失218.41亿美元和134.20亿美元;③2003年SARS危机与9.11事件相连,对入境旅游影响期12个月,损失游客773.6万人次,出境旅游影响期10个月,损失游客214.8万人次;旅游收入和旅游花费累计减少146.34亿美元和80.31亿美元;④2004-2006年间受到6次飓风灾害的影响,每次飓风对入境旅游影响期2~3个月,累计损失游客234万人次;出境旅游影响期2~3个月,累计损失游客106.8万人次。⑤2008年金融海啸对出境旅游的影响大于入境旅游,截至2009年11月,累计损失入境游客721.6万人次,出境游客463.9万人次;旅游收入损失168.66亿美元,旅游花费减少165.47亿美元。最后,本文还从事件性质、发生源地、影响机制和波形特征等方面,对五大危机事件的影响进行了横向比较,为清晰认识旅游危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根年舒镜镜马丽君王洁洁
关键词:出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高分辨率波形特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国内旅游需求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系统收集有关数据,揭示CPI与国内旅游需求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①CPI与国内游客、旅游花费、人均旅游花费的环比增长率呈反相关关系,与城镇及农村国内客流量、人均花费及总花费均呈反比关系;②与城镇相比,CPI对农村客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村游客人均花费的影响相对较大;③在CPI上升时,农村居民可能减少每次出游的花费从而保证旅游次数,城镇居民则可能减少出游次数从而保证旅游质量;④CPI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的影响大于CPI,在CPI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马丽君
关键词:CPI旅游需求国内旅游
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2023年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马丽君敖烨
关键词: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
“十五”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时空分异解析
2009年
结合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实际情况,选择34个能够全面反映省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及变异系数法,对"十五"期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竞争力的时间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研究表明:①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时间变化明显,16省市上升,11省市下降,4省市持平。②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③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差距有所减小;东部省域内部差距在缩小,中部省域内部差距在增大,西部省域内部差距不变;东西部之间及东中部之间差距均有所缩小,中西部之间差距有所增大,但东西部之间差距仍然最大。
柴斐娜宋保平马丽君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旅游业竞争力空间分异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