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辉友

作品数:19 被引量:3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第四纪
  • 7篇孢粉
  • 6篇植被
  • 6篇古气候
  • 4篇花粉
  • 3篇全新世
  • 3篇孢粉分析
  • 3篇古环境
  • 2篇地层
  • 2篇植物
  • 2篇太湖
  • 2篇晚第四纪
  • 2篇环境演变
  • 2篇更新世
  • 2篇古植被
  • 1篇第四纪环境
  • 1篇东北部
  • 1篇遗址
  • 1篇猿人
  • 1篇直立人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作者

  • 19篇韩辉友
  • 5篇李升峰
  • 5篇王富葆
  • 4篇杨达源
  • 3篇朱诚
  • 3篇俞锦标
  • 3篇李徐生
  • 2篇于革
  • 2篇张立新
  • 2篇周旅复
  • 2篇张建新
  • 1篇尤坤元
  • 1篇穆西南
  • 1篇史威
  • 1篇张兆干
  • 1篇曾昭琪
  • 1篇蒋梦林
  • 1篇刘金陵
  • 1篇唐领余
  • 1篇李星学

传媒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考古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Acta B...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安徽师大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被引量:61
1991年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杨达源韩辉友周旅复房迎三
关键词:风成堆积环境变迁
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气候变化序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
1991年
孢粉分析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古植被类型,而各植被类型只能在一定的气候指标范围内生长。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利用现代植被生长的基本气候指标和有关气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的孢粉资料进行处理、转化,从而得出这一阶段每500年一个时间段的气候变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7500—5000aB.P.时间内,年平均温度偏暖于今日-0.1—1.5℃,最高温出现在6500—6000aB.P.,气温高于现在1.5℃。
唐领余沈才明韩辉友于革肖家仪
关键词:孢粉谱植被类型古气候
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的地层与古气候被引量:5
2008年
结合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埋藏古树和泥炭形成时间,以及南京浦口林峰桥中晚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相特征和地球环境化学分析,江苏南部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洪—坡积相地层特征、剖面沉积物中孢粉—气候转换曲线反映:距今5700年前后本区曾经发生过降温干燥事件,宝华山地区当时最低年均温为12.56℃,最低年均降水量为716.40mm。林峰桥剖面对应层位淤泥质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及铁离子含量的异常变化验证了该事件的存在。同时研究也表明,此冷干事件不仅是区域古气候异常变化的反映,还具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史威王富葆韩辉友
关键词:古气候全新世第四纪
贵州晴隆碧痕营晚第四系及古环境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碧痕营洼地中的湖相层是在末次冰期盛冰期之前的温暖期中发育的。时代为距今3万年到2万年前后,当时洼地附近的山地上生长着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小有波动。这一时段,年均气温较今低1-6℃。距今3万年到2.6万年前后,生长含高比例水青冈的针阔混交林,气温较今约低2-6℃;距今2.3万年前后,附近山地生长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气温较今约低1-3℃;在距今2.6万年到2.3万年和距今2.3万年以后一段时期,本地区发育针阔混交林;步入盛冰期的过程中,气候转向干冷,蕨类植物蔓生;湖相层之后是混杂泥砾堆积,气温降低幅度更大。
吴胜光韩辉友俞锦标
关键词:晚第四纪古环境孢粉
贵州大干坝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被引量:2
1988年
大干坝洼地发育了一套晚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富含孢粉,明显可分两段:两万三千多年前为茂密的亚热带山地森林,水青冈属一度占优势;两万三千多年后森林稀化,蕨类植物生长,尔后阳性树种恢复。这反映该地从大理间冰段(阶)向盛冰期过渡时,环境条件发生了跳跃式的变化。
韩辉友俞锦标
关键词:孢粉分析古环境水青冈古植被古气候晚更新世
全文增补中
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被引量:71
1996年
考古部门多年发掘已证实在上海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存在新石器时代以来成因不明的文化断层现象,即前后应当相继的文化层中间出现不同时间尺度、不含任何文化遗物的自然淤土、泥炭或沼铁层.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近年来对马桥遗址文化断层的成因作了进一步调查分析.
朱诚宋健尤坤元韩辉友
关键词:文化断层古环境
江苏高邮周邶墩遗址孢粉分析被引量:7
1997年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周邶墩遗址 T0421北壁175厘米深度范围内共取土样8块,自下而上编号为 A—H,A、B 取自生土层,C—H取自第7至第2层。在实验室内采用重液浮选方法分离提取孢粉。经分析处理的样品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和统计(每个样品均统计22×22mm^2玻片6张),8块样品总共发现孢粉67粒,其中木本植物花粉松(Pinus)5粒,草木植物花粉禾本科(Gramineae)10粒,蒿(Artemisia)3粒,藜科(Chenopo-
韩辉友朱诚
关键词:遗址南京博物院浮选方法
三万年前后太湖平原环境变化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6
1990年
根据近400个浅钻(30m)的岩性、岩相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14)C年龄、矿物、粒度、微体、孢粉、软体动物化石分析,揭示了组成太湖基底及太湖平原的浅层第四系主要是23000—18000 aB.P.的褐黄色粘土、28000—23000 aB.P.前后的灰色粉砂和亚粘土以及大于33000 aB.P.的暗绿色粘土。上层和下层均属陆相,系海退过程中的泛滥沉积,示干冷环境;中层为海相,反映温湿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内全新统仅沉积于上层黄土侵蚀沟谷和洼地中,全新世海侵是局部的。
王富葆韩辉友
关键词:晚第四纪太湖
江苏宜兴森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及植被性质被引量:14
1998年
对江苏宜兴森林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归为4大类15个分布类型。属的成分以温带比例最高(61%),东部成分亦较明显(25%),中西部成分极少,几无本地特有成分,属较典型的华东植物区系地区。对该地区现存植物进行计算分析,结合栽培植物及古植被资料,得出以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石栎〔Lithocarpaglaber(Thunb.)Nakai〕等为建群种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自然保护区建立(1981)以后植被恢复明显,许多样地已接近自然植被。
张立新李升峰韩辉友
关键词:植物区系自然植被
南京直立人生存环境探讨被引量:6
1998年
南京直立人生活的时代为350000年前的中更新世中期,其生活环境为亚热带环境,气候温和,温差较小,但有干、湿交替变化。此后气候环境则趋于变干。
俞锦标张兆平朱诚韩辉友韩辉友
关键词:南京直立人中更新世猿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