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健

作品数:76 被引量:10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52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寒武纪
  • 29篇化石
  • 14篇早寒武世
  • 14篇寒武世
  • 10篇化石库
  • 10篇寒武系
  • 10篇澄江化石库
  • 9篇动物群
  • 9篇古生物
  • 8篇寒武纪早期
  • 8篇澄江动物群
  • 7篇图像
  • 7篇微体
  • 6篇动物
  • 6篇生物群
  • 5篇谱系
  • 5篇谱系分析
  • 5篇躯体
  • 5篇寒武纪大爆发
  • 4篇叶足动物

机构

  • 75篇西北大学
  • 17篇长安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云南省地质科...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弗吉尼亚理工...
  • 1篇临沂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5篇韩健
  • 24篇张志飞
  • 22篇刘建妮
  • 18篇舒德干
  • 10篇张兴亮
  • 10篇姚肖永
  • 8篇郭俊锋
  • 8篇冯筠
  • 8篇欧强
  • 7篇冯宏伟
  • 4篇王星
  • 4篇郑亚娟
  • 4篇王宾
  • 3篇张涛
  • 3篇李国祥
  • 3篇贺小伟
  • 2篇姚洋
  • 2篇刘云焕
  • 2篇华洪
  • 2篇胡世学

传媒

  • 7篇科学通报
  • 7篇古生物学报
  • 7篇西北大学学报...
  • 5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生物进化
  • 2篇自然杂志
  • 2篇西北地质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甘肃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YLOTITES PETIOLARIS LUO&HU,1999吻部构造的发现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T.petiolaris为罗惠麟等1999年依据一块不完整的标本所建立,并将其归入叶足动物。2002年西北大学野外工作组在尖山剖面采集到两块完整的具有吻部的标本,从...
韩健张志飞舒德干
文献传递
贵州瓮安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磷酸盐化管柱状微体化石新材料被引量:11
2003年
在用醋酸浸泡处理采自贵州瓮安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磷酸质岩石样品时 ,获得大量微体动物骨骼化石。文中重点报道部分管柱状微体化石 ,即 :Sinoquadraticusporatusgen .etsp .nov .和Sinoquadraticuswenganensisgen .etsp .nov .。并对Sinocyclocylicus的部分特征进行补充。
李勇张兴亮郭俊峰丁莲芳韩健舒德干
关键词:新元古代陡山沱组
寒武纪Olivooides状立方水母化石新类型
陕南下寒武统宽川铺组五辐对称的Olivooides胚胎及幼虫化石的胎壳(几丁质的周皮)表面具有典型的星状刺。一般认为,这些星状刺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在胎壳表面表现为不显著的瘤状小突起。我们在早寒武世陕南宽川铺段发现了数枚胎...
王星韩健
关键词:寒武纪生殖腺
澄江化石库中具眼睛的珍稀叶足动物及其在节肢动物起源上的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长久以来,地球上最大的优势类群节肢动物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重大论题之一.传统上认为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密切相关,但新的分子生物学资料表明这两大类群分属于原口动物超级谱系中的不同分支.尽管古生物学家多认为节肢动物应该植根于早期一类称作叶足动物的具有成对不分节附肢的蠕虫,但却始终未能发现可靠的中间桥梁去联系它们.本文报道一种发现于著名的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兼有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镶嵌特征的珍稀动物.一方面,它具有节肢动物的关键创新特征,例如成对的眼睛和触角所显示的初步头化,以及初级异律分节躯干所显示出的躯干分部性;另一方面,它却保留了叶足动物的典型特征如蠕虫状的体形、背刺以及叶足状附肢.这一珍稀过渡类型的发现将为节肢动物的起源探索投进新的曙光;这一发现也暗示着,最原始的节肢动物很可能具有成对的单支型附肢,而双支型附肢只是后来演化的产物.
刘建妮舒德干韩健张志飞
关键词:澄江化石库早寒武世分子生物学
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具膜的多细胞藻类化石
多细胞藻类在埃迪卡拉纪海洋中已经取代蓝细菌成为主要初级生产者,在随后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陕西南部下寒武统宽川铺组(535Ma)中获得了数百块三维立体保存的具膜多细胞集聚体化石并结...
郑亚娟唐清钦刘平孙洁姚肖永郝文静杨晓光郭俊峰上杉健太郎小宫刚韩健
关键词:细胞分化早寒武世
文献传递
云南澄江化石库中的普通海绵化石
虽然现在已知软体化石的产地远远超出澄江县范围,而且新产地有许多新类别,但相邻各区优势种分布的连续性使得研究人员很难将其截然分开,为了增加其知名度或者对外统一,将滇东地区发现的下寒武统玉案山段的化石新产地、新类别仍归入澄江...
韩健
关键词:骨针澄江化石库寒武纪化石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遗传属性约简的古生物谱系演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属性约简的古生物谱系演化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谱系种树;利用遗传属性约简算法构造谱系种树中每个节点的概念样例模板集合,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建立概念决策种树;利用物种属性和种树概念样例模...
冯筠杜丽媛冯宏伟刘建妮韩健王红玉
文献传递
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被引量:9
2020年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
舒德干韩健
华南寒武纪早期刺胞动物演化框架被引量:8
2020年
刺胞动物是华南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类化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寒武纪多幕式爆发事件。本文主要根据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陕南宽川铺生物群、湖北岩家河生物群以及澄江生物群产出的刺胞动物,探讨刺胞动物在寒武纪早期的演化框架,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截至目前,所发现的寒武纪早期刺胞动物绝大多数都属于水母超纲,珊瑚纲的化石记录在寒武系幸运阶、第二阶保存较为罕见。其中寒武系幸运阶刺胞动物的化石记录全部属于底栖类型,体型小,且具有多种类型的身体辐射对称形式,绝大多数类型可以确定属于直接发育。第二阶刺胞动物仍以底栖固着类型为主,体形增大,仅见两、四辐射对称形式;而寒武系第三阶刺胞动物仍有底栖固着类型,但游泳的水母开始出现,体型增大明显,代表水母冠群的出现,以及世代交替的复杂生命周期的正式建立。从幸运阶到第三阶刺胞动物体型明显增大,可能与海水氧气含量增加有关。在寒武纪大爆发的背景下,刺胞动物的分异度和丰度在寒武系幸运阶就已经达到顶峰,然后在第二阶、第三阶开始衰减,这种变化可能与两侧对称动物辐射演化有关。华南刺胞动物的化石记录表明,寒武纪大爆发并非纯粹的一幕式爆发,其中充斥着一系列生物群的替代甚至灭绝事件。
韩健郭俊锋欧强宋祖晨刘平郝文静孙洁王星
关键词:澄江生物群水母生命周期寒武纪
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古蠕虫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下寒武统黑林铺组(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的蠕形动物化石Sabellidites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S.badaowanensis Luo et Zhang的模式标本进行重新研究,通过虫体躯干表皮骨板的排列方式与产于同一剖面相同层位的古蠕虫Mafangscolex sinensis Hu 2005以及Palaeoscolex sinensis Hou et Sun躯干体环上骨板排列方式进行对比,认为前3个种躯干表面骨板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即每一体环均有5横排骨板,但与中华古蠕虫(Palaeoscolex sinensis)每一体环只有4横排大骨板的特征不相吻合。建议采用Mafangscolex yunnanensis作为前3者的属种名称,并以最早发表的Sabellidites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作为该属的模式种。
罗惠麟胡世学韩健张世山詹冬琴卢玉喜姚肖永
关键词:澄江动物群寒武纪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