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美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早幼粒细胞
  • 7篇早幼粒细胞白...
  • 7篇粒细胞
  • 7篇粒细胞白血病
  • 7篇急性
  • 7篇急性早幼粒
  • 7篇急性早幼粒细...
  • 7篇急性早幼粒细...
  • 7篇急性早幼粒细...
  • 5篇亚砷酸
  • 1篇弹性蛋白
  • 1篇弹性蛋白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篇隋美娟
  • 7篇张卓
  • 6篇周晋
  • 1篇张莹
  • 1篇王振坤
  • 1篇张丽坤
  • 1篇张虹
  • 1篇李金梅
  • 1篇曹峰林
  • 1篇刘述川
  • 1篇段雅雅
  • 1篇张倩
  • 1篇孟红彬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独特的形态学特征为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中富含嗜天青颗粒,其内含大量的弹性蛋白酶(NE)和组织蛋白酶G(CatG),两者在APL的外周血及骨髓血中高表达,对NE及CatG的研究发现了其与APL的发生发展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现从NE与APL的发生及CatG与APL的关系两方面对增多的嗜天青颗粒中NE和CatG在APL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修若琳隋美娟张卓刘述川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弹性蛋白酶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自亚砷酸(ATO)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以来,并且它显著地提高了APL的完全缓解率(CR)、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等。临床上常见有ATO单药、ATO/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ATO/ATRA联合化疗药物治疗APL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与此同时,其长期毒副作用包括对各个脏器的损伤、继发第二肿瘤,对胎儿有无致畸性等也一直被学者们关注。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张倩隋美娟周晋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砷酸长期疗效毒副作用
γ-谷氨酰转移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升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自主研发的亚砷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经取得国际上认可,但其不良反应始终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其中,亚砷酸导致的肝脏毒性发生率高,主要表现在肝酶水平的升高,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移酶的升高,然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的机制及意义尚未明确,本文将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的影响因素予以阐述。
孟角隋美娟张卓周晋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Γ-谷氨酰转移酶肝脏毒性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独特亚型,以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多、危及生命的出血和t(15;17)染色体易位为特征,曾被认为是最凶险的白血病。亚砷酸(application of arsenite acid,ATO)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大量患者长期生存。本文综述相关研究发现:ATO在肝脏中由无机砷(iSA)转化为甲基化砷,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早幼粒细胞分化、凋亡。在任何年龄阶段,无论白细胞是否>10×10^(9)/L,ATO联合其他药物治疗APL,都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降低患者的累积复发率(CIR),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单药ATO可高效安全治疗APL。对于复发APL,一部分相关研究支持继续ATO+维甲酸(ATO+retinoic acid,ATRA)或ATO+ATRA+化疗的治疗,一部分研究支持移植前给予ATO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和长期生存,观点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ATO常见的毒副作用主要为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DS)、心脏毒性及肝毒性,明显比化疗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轻微。
沈小涵高科科隋美娟张卓
关键词:亚砷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毒副反应及其防治被引量:6
2018年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疗效,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贡献之一。目前美中不足的是亚砷酸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常见的有分化综合征、肝功能改变、皮肤病变等,较少见的有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造血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毒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报道,全面综述了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常见和罕见的毒副反应,介绍其发生时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防治,为亚砷酸毒副反应的系统防治提供借鉴。
张弋慧智隋美娟张卓周晋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砷酸毒副反应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保肝药物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15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99%的APL有染色体t(15;17)(q22;q12)易位和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基因融合基因的形成。近年来,由于亚砷酸等靶向药物的应用,APL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但亚砷酸应用的同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肝脏,进而影响着亚砷酸在肝脏转化为活性产物中的疗效。该文针对亚砷酸治疗APL的肝功损害特点以及保肝药物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合理化监测肝功能及保肝药物的应用,以使亚砷酸的疗效达到最佳。
隋美娟张卓周晋
关键词:亚砷酸盐类
替莫唑胺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初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初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8年01月治疗的CD20^(+)初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替莫唑胺组(19例)和非替莫唑胺组(2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替莫唑胺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非替莫唑胺组(57.89%vs 33.33%,P<0.05)。替莫唑胺组和非替莫唑胺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4.21%和57.14%,2年生存率为63.16%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组生存率高于非替莫唑胺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初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较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周倩隋美娟张凌云张亚莉李丽梅
关键词:替莫唑胺初发
齐墩果酸诱导人白血病NB4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OA)对人白血病细胞(NB4)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OA分别处理NB4细胞,用CASY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OA对NB4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DAPI染色实验检测细胞经OA处理后的核形态变化;凝胶电泳检测NB4细胞基因组DNA的降解;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80μmol/L OA对NB4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为时间依赖性;经齐墩果酸处理后NB4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核呈浓缩和核碎片形态.结论 实验证明齐墩果酸在体外能够诱导人白血病NB4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
王振坤曹峰林张丽坤段雅雅孟红彬隋美娟周晋
关键词:齐墩果酸人白血病细胞细胞凋亡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r1细胞表达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1型调节性T(type 1 regulatory T,Tr1)细胞表达及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ITP患者15例为ITP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3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常规检查,记录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r1细胞计数,计算Tr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Tr1/Lym)、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Lym)、Tr1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Tr1/CD4+T);Pearson法分析ITP组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ITP组Tr1细胞计数[(0.9409±0.6722)×10^6/L]、血小板计数[(25.1526±16.1590)×10^9/L]、Tr1/Lym[(0.0583±0.0477)%]均较对照组[(1.6440±0.9926)×10^6/L、(282.7385±95.4144)×10^9/L、(0.1308±0.1221)%]降低(P<0.05),Tr1/CD4^+T[(0.1675±0.1640)%]、CD4^+T/Lym[(39.5594±9.9184)%]与对照组[(0.3835±0.3824)%、(38.8105±10.15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TP组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无线性相关(r=0.530,P=0.063)。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r1细胞计数减少,免疫抑制作用减弱,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
魏红张虹隋美娟沈小涵张莹李金梅张卓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亚砷酸治疗前血清巯基水平与高白细胞血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亚砷酸治疗前血清巯基水平与高白细胞血症的关系。方法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均给予亚砷酸一线治疗,每28d为1个疗程,至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停药。采用DTNB法检测治疗前血清巯基水平,并依据巯基中位数分为高巯基组和低巯基组各10例。比较2组高白细胞血症发生时间、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出现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最高值。结果高、低巯基组分别有9、10例发生高白细胞血症;高巯基组治疗前血清巯基[178.93(82.11,180.16)μmol/L]水平高于低巯基组[42.15(26.78,69.81)μmol/L](P<0.05);低巯基组高白细胞血症发生时间[(7.0±5.5)d]、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出现时间[(10.8±5.9)d]均较高巯基组[(14.6±8.5)、(19.3±5.5)d]早(P<0.05),白细胞计数最高值[(24.04±15.05)×109/L]较高巯基组[(42.95±25.57)×109/L]低(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亚砷酸治疗前低巯基水平可使高白细胞血症发生时间提前,但白细胞计数最高值较低。
隋美娟魏红张弋慧智张卓周晋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血症亚砷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