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78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化学工程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电气工程
  • 10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0篇压电
  • 45篇陶瓷
  • 42篇压电陶瓷
  • 41篇无铅
  • 40篇电性能
  • 34篇无铅压电
  • 33篇无铅压电陶瓷
  • 23篇介电
  • 22篇压电性
  • 21篇压电性能
  • 20篇NA
  • 15篇介电性
  • 14篇钛酸
  • 14篇介电性能
  • 13篇BI
  • 12篇铌酸
  • 12篇铌酸钾钠
  • 12篇
  • 11篇水热
  • 11篇铁电

机构

  • 72篇景德镇陶瓷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东道氏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景德镇陶瓷大...
  • 1篇广东道氏标准...

作者

  • 78篇陈超
  • 67篇江向平
  • 49篇涂娜
  • 48篇李小红
  • 11篇李月明
  • 11篇古训玖
  • 8篇易文斌
  • 8篇展红全
  • 8篇余祖灯
  • 7篇陈燕
  • 6篇冯子义
  • 6篇罗豪甦
  • 6篇傅小龙
  • 6篇杨庆
  • 5篇郑凯平
  • 5篇赵祥永
  • 5篇李璐
  • 5篇李晓兵
  • 5篇周树兰
  • 5篇舒凯征

传媒

  • 13篇中国陶瓷
  • 10篇硅酸盐学报
  • 9篇人工晶体学报
  • 8篇陶瓷学报
  • 5篇压电与声光
  • 4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陶瓷工业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第七届亚洲陶...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真空电子技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热法制备K_(0.5)Bi_(0.5)TiO_3陶瓷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K0.5Bi0.5TiO3(KBT)无铅压电陶瓷粉体。运用X线衍射(XRD)分析了KOH浓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粉体的形貌。结果表明,增大碱浓度(4~12 mol/L)和延长反应时间都有利于KBT纳米粉体的合成。在220℃,KOH的起始浓度12 mol/L水热合成48 h的纯KBT相呈立方形结构,晶型规整,晶粒尺寸约为100 nm。由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在1 060℃烧结,获得介电损耗为0.05的致密压电陶瓷材料。
江向平林玫涂娜陈超李小红李月明
关键词:水热法纳米粉体
K_4CuNb_8O_(23)掺杂对K_(0.44)Na_(0.52)Li_(0.04)Nb_(0.86)Ta_(0.10)Sb_(0.04)O_3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0.44Na0.52Li0.04Nb0.86Ta0.10Sb0.04O3+xmol%K4CuNb8O23(0≤x≤2)(简称LF4-KCN)无铅压电陶瓷,使用XRD、SEM、Agilent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等对该体系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等性能进行表征。XRD分析表明,随着KCN含量的增加,室温时样品由四方相向正交相转变,且当x≥1时,出现K6Li4Nb10O30杂相。SEM分析表明,掺入KCN后,样品晶粒尺寸减小,晶粒轮廓清晰。随着KCN含量的增加,在100℃附近的介电常数温度曲线上出现第二介电常数极大值,即正交→四方铁电相变温度TO-T,同时居里温度TC向低温方向移动。KCN掺杂量对LF4的电性能有很大影响,表现为"硬性"掺杂,其压电常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1kHz频率下的介电损耗tanδ和介电常数εr均随着KC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机械品质因素Qm整体提高,样品的密度也显著增大。
陈燕江向平涂娜冯子义陈超李月明
关键词:压电陶瓷掺杂
KNN-KCN无铅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研究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Na0.5K0.5NbO3-xK4CuNb8O23(0≤x≤0.02)无铅压电陶瓷,使用XRD、SEM、Agilent 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等对该体系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等...
陈燕江向平江福兰李月明冯子义陈超
关键词:压电陶瓷无铅陶瓷陶瓷结构介电系数
文献传递
(Na0.5Bi0.5)TiO3-(K0.5Bi0.5)TiO3无铅铁电单晶的生长、结构与介电特性
采用高温自助熔剂法制备了(Na0.5Bi0.5)TiO3-(K0.5Bi0.5)TiO3(简称:NBT-KBT)无铅铁电单晶,晶体尺寸为5 mm×6mm×1 mm.利用X射线衍射(XRD)手段研究了NBT-KBT单晶的相...
陈超古训玖李小红江向平
关键词:无铅单晶生长介电特性
水热法合成(K,Na)NbO_3陶瓷粉体及其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水热法在碱性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K,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初始溶液中K+的含量对产物晶相、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X荧光分析仪对粉体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精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溶液中K^+含量的变化,有两相钙钛矿(K,Na)NbO_3粉体生成,在溶液中K^+的反应活性低于Na^+。然后,将水热合成的K_(0.58)Na_(0.42)NbO_3粉体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制备陶瓷材料,其结构较致密,压电常数d_(33)达到94 pC/N。
涂娜李小红江向平林玫陈超
关键词:水热法压电性能
Ce掺杂SrBi_2Nb_2O_9系铋层状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014年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SrBi2Nb2O9-x mol%Ce(SBN-xCe,0.00≤x≤0.25)系铋层状压电陶瓷,研究了Ce掺杂对SBN系陶瓷的物相、微观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单一铋层状结构相;介电常数温度曲线表明获得样品的居里温度均高于420℃;随着Ce含量的增加,陶瓷的压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同时其机械品质因数Qm得到显著提高。当x=0.15时,样品各项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值:压电常数d33=18 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7.1%,机械品质因数Qm=1056,居里温度Tc=440℃。
陈超冯子义杨庆傅小龙涂娜李小红江向平
关键词:微观结构压电陶瓷
模板前驱体对熔盐法制备Na_(0.5)Bi_(0.5)TiO_3片状晶粒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首先采用熔盐法合成出铋层状结构的Bi_4Ti_3O_(12)和Na_(0.5)Bi_(4.5)Ti_4O_(15)籽晶,再分别以其作为前驱体,通过拓扑化学反应在900~1100℃合成了片状、各向异性的Na_(0.5)Bi_(0.5)TiO_3晶粒。通过XRD,SEM分析方法,研究了模板前驱体对Na_(0.5)Bi_(0.5)TiO_3晶粒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前驱体晶胞的不同造成Na_(0.5)Bi_(0.5)TiO_3粒径大小和形貌的差异。
赵戈江向平舒凯征陈超涂娜
关键词:熔盐法前驱体钛酸铋钠
K_(0.5)Na_(0.5)NbO_3-La_2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0.5Na0.5NbO3-xmol%La2O3(简称KNN-xLa)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La2O3含量(x=0.0,0.05,0.15,0.25,0.35,0.5,1.0)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并没有改变陶瓷的相结构,体系仍为单一正交相钙钛矿结构。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样品的压电系数(d33)、机械品质因子(Qm)、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样品密度(ρ)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介质损耗(tanδ)呈现先变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烧成温度则随着x的增大而升高。当x=0.1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其中ρ=4.52g/cm3,d33=120pC/N,Qm=130,kp=0.41,tanδ=0.021。此外,随着x的增大,居里温度Tc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正交相向四方相的转变温度To-t与Tc变化相反,且当x=0.15时,To-t=189℃,Tc=404℃。
余祖灯江向平杨庆陈超涂娜
关键词:K0.5NA0.5NBO3LA2O3无铅压电陶瓷
二步水热法制备Bi0.5Na0.5TiO3纳米粉体的研究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钛酸钠(Na2Ti3O7)粉体。以合成的钛酸钠及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氢氧化钠为矿化剂,进行二步水热反应,成功合成...
陈云婧徐明珠江向平涂娜陈超
关键词:钛酸铋钠纳米粉体压电陶瓷
四方相钛酸钡纳米枝晶阵列的水热合成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水热法,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合适的矿化剂NaOH的作用下,得到具有新颖结构的钛酸钡纳米枝晶阵列。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结果分析显示该枝晶为四方相,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结晶性增强、四方相更加明显。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研究了该枝晶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该枝晶其各枝均沿着[111]方向生长,并且同级枝相互平行形成阵列;在枝晶阵列的外侧部分会有2级子枝长出,中间部位由于空间阻碍没有子枝形成。同时探讨了CTAB和NaOH在枝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枝晶产品的介电性能。
展红全江向平陈超李小红朱棉霞李月明
关键词:钛酸钡枝晶四方相水热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