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梗死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3篇动脉
  • 3篇颈动脉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综合征
  • 2篇脑梗塞
  • 2篇急性
  • 2篇梗塞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 1篇多巴胺受体激...
  • 1篇多奈哌齐

机构

  • 1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陈萍
  • 7篇孔岳南
  • 4篇徐南飞
  • 4篇马志伟
  • 2篇华烨
  • 2篇陈晓雷
  • 1篇陆云南
  • 1篇李作汉
  • 1篇徐德恩
  • 1篇吴文君
  • 1篇陈晓雷

传媒

  • 3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节苷脂CM1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被引量:7
1999年
帕金森病(PD)是黑质纹状体的进行性变性疾病。近年来发现神经节苷脂有望缓解该病的症状,延缓该病的进展,是治疗PD的有潜力的新药。本文对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l的性质、生物学作用及其治疗PD的实验研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陈萍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神经节苷脂GM1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并记录133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30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死亡判断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30d时预后不良3l例(23.3%),其中死亡5例,严重残障26例。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和脑部多发梗死灶的比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部多发梗死灶(OR=6.819,95%CI:1.615~28.797,P〈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OR:1.242,95%CI:1.068~1.443,P〈0.01)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部多发梗死灶和人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陈萍马志伟孔岳南
关键词:急性脑干梗死预后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44例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VD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5mg/次,Q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100mg/次,tid,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韦氏记忆量表(WM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作为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WMS、HDS、ADL分别为(40.16±12.11),(18.73±6.24),(20.26±5.41),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治疗前积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早期治疗效果好,安全性好,服用方便。
孔岳南徐德恩陈萍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血管性痴呆脑梗死
左旋多巴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联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评估国产培高利特 (pergolide)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 (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30例中、晚期 PD患者在原有抗 PD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培高利特 6周 ,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的 Webster评分和各项实验室安全性检查。结果  Webster评分示 7例 (2 3% )有中度疗效 ,13例 (43% )有轻度疗效。5例有“开 -关”现象的患者中 3例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对于左旋多巴疗效减退的中、晚期 PD患者加用培高利特是有效且安全的。
陈萍李作汉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梗死所致闭锁综合征四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脑桥基底部受损为主,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征,其中大部分由基底动脉脑桥分支梗死所致。因损害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而引起四肢、脑桥及以下脑神经瘫痪,即双侧面舌完全瘫痪,吞咽障碍,不能言语,身体不能动,易被误诊为昏迷,但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千背盖部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无损害,能理解言语,可通过眨眼及眼球的上下运动来交流思想,意识是完全清楚的。我们于1999-2005年共收治了4例脑干梗死所致闭锁综合征患者,现就其临床、CT、MRI表现进行分析。
陈萍孔岳南
关键词:梗死四肢麻痹
颈动脉硬化与老年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无症状性脑梗死(ACI)多数进展为症状性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老年糖尿病患者为ACI的高危者,临床上因CT或MRI检查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是目前用于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是心脑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颈动脉硬化与老年糖尿病ACI的相关性,以评估CIMT及斑块对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ACI的临床意义。
徐南飞陈晓雷陈萍马志伟孔岳南
关键词:脑梗塞
脑深静脉血栓被引量:2
2006年
陈萍孔岳南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GALEN静脉
5例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被引量:1
2005年
陈萍孔岳南
关键词:TOLOSA-HUNT综合征头颅MRI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痛性眼肌麻痹非特异性炎症影像学进展
早期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正五聚体蛋白(PTX)3、肾功能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根据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依次纳入观察组(47例,2例病例脱落,共45例完成研究)和对照组(46例,1例病例脱落,共4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NS)250 ml中,ivgtt,q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NS 250 ml中,ivgtt,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TX-3、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pro)、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TX-3、BUN、SCr和24 h Up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X-3、BUN、SCr和24 h Upro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斑块稳定性(10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未进行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PTX-3,改善肾功能,提高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且安全性较好。
华烨陆云南陈萍徐南飞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前列地尔颈动脉斑块肾功能
2型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两院的2型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4例(腔隙性脑梗死组)和2型糖尿病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均行头颅MRI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收集病史,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比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年龄大、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分别为年龄(68.3±7.5)岁vs(57.6±8.3)岁、糖尿病病程(10.12±6.44)年vs(7.00±5.16)年、高血压患病率83.0%(78/94)vs 50.0%(42/84)、CIMT(1.07±0.19)mm vs(0.83±0.15)mm,颈动脉斑块阳性率51.1%(48/84)vs 23.8%(20/84)(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CIMT及斑块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IMT为0.925 mm时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76.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病程长及颈动脉硬化是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有预测价值。
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陈萍马志伟
关键词:脑梗塞超声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