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盛

作品数:45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抗震
  • 7篇截面
  • 6篇地震
  • 6篇自复位
  • 6篇耗能
  • 4篇弹塑性
  • 4篇有限元
  • 4篇轴力
  • 4篇装配式
  • 4篇恢复力
  • 4篇恢复力模型
  • 4篇剪力
  • 4篇剪力墙
  • 4篇OPENSE...
  • 4篇DSPACE
  • 3篇地震反应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系统
  • 3篇电站
  • 3篇有限元软件

机构

  • 30篇中国地震局工...
  • 1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 1篇上海市建工设...

作者

  • 45篇陈永盛
  • 20篇张令心
  • 14篇吴斌
  • 9篇刘洁平
  • 8篇许国山
  • 5篇林均岐
  • 4篇王涛
  • 4篇潘天林
  • 4篇马加路
  • 3篇周惠蒙
  • 3篇王杰
  • 3篇王涛
  • 2篇曾聪
  • 2篇刘金龙
  • 2篇周中一
  • 2篇王贞
  • 2篇白春旭
  • 1篇郝伟
  • 1篇欧进萍
  • 1篇杜文学

传媒

  • 6篇建筑结构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第二届“土木...
  • 1篇全国第二届防...
  • 1篇第六届全国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震后连通性与可靠性研究
电力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能否正常进行。然而,电力系统分布广大、组件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遭受地震破坏。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次生灾害,同时也给震...
陈永盛
关键词:电力系统图论网络分析连通性可靠性
文献传递
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和OpenFresco的混合试验
为提高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计算精度,可以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本文将有限元软件OpenSees引入混合试验中以提高数值子结构的模拟精度。项目主要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和接口软件OpenFresco、试验控...
许国山郝伟陈永盛吴斌
关键词:有限元软件
联肢剪力墙墙肢附加轴力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解决目前计算墙肢附加轴力需要复杂的数值模拟或繁琐的解析求解的问题,并量化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基于连续连杆法建立了以附加轴力为未知函数的微分方程,推导了三种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新的墙肢附加轴力解析公式,给出附加轴力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并与现有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本文方法分析了影响附加轴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采用联肢墙受弯和受剪强度指标,分析了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只要已知联肢墙几何尺寸和水平荷载形式,即可快速准确地得到联肢墙墙肢的附加轴力,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更加简便;同一个联肢墙在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附加轴力的大小受总倾覆力矩的影响比基底剪力更明显;附加轴力虽然会降低联肢墙受剪承载力和两片墙肢总受弯承载力,但随着附加轴力的增加,联肢墙整体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加。
张令心刘韬陈永盛
关键词:联肢剪力墙计算方法
双肢剪力墙耦合比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耦合比作为衡量联肢墙受力性能的重要参数,在国际上已逐步用来指导联肢墙的设计。为了计算弹性和塑性阶段双肢墙的耦合比并明确其合理的应用范围,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弹性和塑性耦合比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耦合比全过程变化规律和不同弹性和塑性耦合比组合下双肢墙的反应,提出了利用耦合比计算双肢墙顶点水平位移的理论公式和通过耦合比实现双肢墙理想屈服机制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弹性和塑性耦合比计算方法与双肢墙顶点水平位移理论公式是有效合理的;弹性耦合比主要由双肢墙几何尺寸所控制;塑性耦合比影响双肢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应限制其上限;弹性与塑性耦合比的差值应不小于10%,以防止墙肢先于多数连梁发生屈服。通过快速计算和控制耦合比,可使双肢墙的设计更加合理与安全。
刘韬张令心陈永盛
关键词:双肢剪力墙耦合比计算方法屈服机制
某预装式变电站箱体抗震性能评定
2023年
抗震性能是衡量预装式变电站抵抗地震灾害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检验某典型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抗震性能,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该变电站箱体开展了地震反应分析,并依据规范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定。首先,介绍了该预装式变电站的箱体结构概况,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其频率和振型。然后,明确了计算地震作用的反应谱法并设定了两个分析工况。最后,开展了9度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箱体的地震反应,对比了其最大应力与材料屈服强度,层间位移角与规范限值。结果表明:该典型预装式变电站在9度设防地震和罕遇下强度安全系数分别能达到2.5和1.6;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810和1/521,均小于规范限定的1/250;箱体构件未发生局部屈曲,因此该箱体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张敏捷陈永盛
关键词:预装式变电站地震反应反应谱分析安全系数抗震能力
水平荷载下联肢剪力墙墙肢附加轴力计算公式被引量:4
2019年
联肢墙的震害和试验发现墙肢会出现拉剪破坏或混凝土被压溃的现象,这是由水平荷载下墙肢的附加轴力引起的。轴压比对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影响较大,准确计算水平荷载下联肢墙的附加轴力是确定墙肢轴压比并计算墙肢抗剪承载力的关键。然而,当前在联肢墙结构分析设计中主要通过复杂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墙肢附加轴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探究了附加轴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平荷载下联肢墙墙肢附加轴力的简明计算公式。该公式只要确定了联肢墙的几何尺寸与水平荷载的类型和大小,就能计算墙肢附加轴力的大小。通过算例分析和与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公式可为结构设计和性态评估提供合理依据。
刘韬张令心陈永盛
关键词:联肢剪力墙水平荷载倾覆力矩
某典型二次设备预制舱地震反应时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是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某典型组合二次设备预制舱的抗震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法对该预制舱结构开展了地震反应分析,并结合规范评定了其抗震能力。首先,在介绍该二次组合设备预制舱设计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模态分析。然后,选取了三条输入地震动,采用隐式数值积分方法开展了预制舱在9度大震下的时程分析,研究了其最大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该典型预制厂在9度大震下最大应力为170MPa,最低安全系数约为1.38。最大层间位移角约为0.003,小于规范限定的1/250,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陈永盛姜冰朱柏洁张令心
关键词: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智能变电站
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现象型多段线“旗帜”形恢复力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支撑数值建模和参数确定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现象型多段线"旗帜"型恢复力模型,并探讨了参数的确定及其敏感性分析。首先介绍了自复位支撑的构造和原理。接着,针对有无残余变形两种情况,阐述了现象型多段线"旗"形恢复力模型各阶段力和变形的关系。最后,指出了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现像型多段线恢复力模型参数可通过支撑内外管刚度、预应力筋刚度、初始预应力和摩擦力幅值确定;其恢复力对激活力和耗能系数比较敏感,对第一刚度一般敏感,对第二刚度不敏感。
陈永盛李青岳张令心
关键词:恢复力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电力系统震后网络可靠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连通可靠性进行了研究,从简单系统入手研究了电力系统各单元的抗震可靠性。利用邻接表存储法建立了电力系统网络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电力系统网络可靠性分析算法及其流程,最后以某区域电力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林均岐陈永盛刘金龙
关键词:电力系统网络可靠性蒙特卡洛方法
结构多轴抗震试验加载系统开发及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开发基于液压伺服作动器的高性能三自由度结构动力试验加载系统,该系统特点为控制精确、功能全面。建立力控制下位移加载混合控制方法,提出拟静力试验中多作动器耦合控制策略。以足尺钢结构立柱为试件,研究应用三自由度结构动力试验系统进行拟静力试验与混合试验具体方法,验证该试验系统在结构动力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对多作动器的耦合控制,该试验系统可在拟静力试验中同时实现对立柱试件恒定的竖向力控制及精确剪切型加载。通过基于α-OS法的混合试验证明该加载系统可精确模拟单柱子结构复杂边界条件,对整体坐标与作动器局部坐标变换,可实现多作动器位移协调加载。该结论可推广至多自由度试验系统研究中。
曾聪吴斌许国山陈永盛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