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林

作品数:449 被引量:3,803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7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5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7篇子宫
  • 116篇宫颈
  • 102篇宫颈癌
  • 84篇血管
  • 82篇肿瘤
  • 72篇栓塞
  • 70篇子宫动脉
  • 65篇动脉栓塞
  • 62篇盆腔
  • 60篇女性
  • 58篇三维重建
  • 55篇手术
  • 55篇宫颈肿瘤
  • 51篇切除
  • 50篇子宫动脉栓塞
  • 50篇肌瘤
  • 48篇栓塞术
  • 46篇动脉栓塞术
  • 44篇切除术
  • 42篇子宫肌

机构

  • 370篇南方医科大学...
  • 83篇南方医科大学
  • 81篇广州市第一人...
  • 41篇北京协和医院
  • 2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中日友好医院
  • 1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1篇青岛大学
  • 1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0篇贵州省人民医...
  • 10篇山西省肿瘤医...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河南省肿瘤医...
  • 8篇临沂市人民医...
  • 7篇江门市中心医...
  • 7篇武警广东总队...
  • 7篇安阳市肿瘤医...
  • 7篇空军军医大学
  • 6篇安徽省肿瘤医...

作者

  • 445篇陈春林
  • 294篇刘萍
  • 77篇段慧
  • 61篇陈兰
  • 45篇李维丽
  • 44篇马奔
  • 39篇郎景和
  • 36篇欧阳振波
  • 35篇唐雷
  • 32篇钟世镇
  • 30篇徐玉静
  • 29篇余艳红
  • 28篇毛东瑞
  • 25篇王建平
  • 25篇郭传家
  • 23篇彭程
  • 23篇王俊
  • 22篇唐怡欣
  • 22篇王黎
  • 21篇陈若兰

传媒

  • 139篇中国实用妇科...
  • 36篇中华妇产科杂...
  • 36篇妇产与遗传(...
  • 3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6篇2013年粤...
  • 15篇第一届数字医...
  • 14篇现代妇产科进...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中国妇产科临...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数字医学
  • 4篇国际妇产科学...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6篇2022
  • 17篇2021
  • 25篇2020
  • 12篇2019
  • 22篇2018
  • 29篇2017
  • 32篇2016
  • 25篇2015
  • 18篇2014
  • 50篇2013
  • 57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17篇2008
  • 7篇2007
  • 18篇2006
  • 7篇2005
4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核磁共振DICOM数据集的在体女性盆腔自主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李朋飞陈春林刘萍许乙凯段慧唐雷陈兰钟世镇
数字化解剖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教学中涉及相当多的解剖教学,其在学习中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情绪,并且难学易忘。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数字化解剖学逐渐应用于妇产科学的多媒体教学中。该文简单介绍了数字化解剖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优势及不足。
刘萍余艳红李维丽陈春林徐玉静欧阳振波郭传家黄蕾段慧
关键词:妇产科学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子宫动脉栓塞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PCA镇痛效应的比较
<正>目的:研究0.2%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自愿行UAE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或腺肌病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
佘守章许学兵许立新陈春林刘继云谢晓青
文献传递
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感染一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37岁,孕2产2,因“月经过多9个月,B超发现子宫占位7月”入院,我院MRI示:于子宫各壁可见弥漫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其中可见一较大软组织肿块影突入官腔内,性质考虑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图1)。入院查血常规、白带常规未见异常。于2012年5月30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ition,UAE)予500~700μm的聚乙烯醇颗粒(polyvinyl alcohol,PVA)左右各0.6g栓塞子宫动脉。术后一般情况稳定,2天后出院。
唐怡欣陈春林刘萍苏桂栋陆琳
关键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多发性子宫肌瘤术后感染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
患者自控镇痛在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在子宫动脉栓塞 (UAE)治疗子宫肌瘤中控制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60例 (ASAⅠ~Ⅱ级 )自愿行UAE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n =30 )采用PCEA法 ;B组 (n =30 )用传统的口服药物 (微粒化尼美舒利 )和 (或 )肌注四氢巴马汀或盐酸哌替定方法。结果 :用PCEA法的患者镇痛质量分数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 ,术后恢复快于后者 (P <0 .0 1)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发生率相似 ,两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 :UAE围手术期应用PCEA镇痛效果好 ,副反应少 ,术后恢复快 。
雷蔚华陈春林刘萍佘守章吕军马奔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硬膜外镇痛镇痛病人控制子宫肌瘤
妇科疾病介入治疗安全性的评估被引量:57
2001年
目的 评估妇科疾病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 3 5例妇科患者实施介入治疗 ,统计手术时间 ,观察侧支循环的建立 ,栓塞术后病理变化及监测术中患者所受X线辐射量。结果 ①手术时间 :平均 ( 4 0 3±6 1)min ;②病理检查 :部分病例子宫内膜 ( 2 / 15 )、子宫浅肌层 ( 12 / 15 )出现少量的坏死 ;③患者术中所受X线辐射剂量 :骶尾部皮肤处 3 2 88cGy、卵巢 16 64cGy、肾上腺腰部皮肤投影处 12 44cGy ,均在正常安全剂量范围内 ;④侧支循环 :经卵巢DSA造影及三维彩超证实术后卵巢动脉向子宫体提供少量的血流。结论 对妇科疾病实施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刘萍陈春林梁立治马奔刘佩鸣
关键词:妇科疾病介入治疗安全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技术是经皮神经电刺激技术和穴位的结合,主要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TEAS很好地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在围术期可以镇静镇痛,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防治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但其在妇产科的具体应用,特别在穴位选择、刺激参数、治疗方案等尚无深入研究及统一标准。本文主要对TEAS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便临床医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张文玲刘萍陈春林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围术期妇产科加速康复外科
基于连续组织切片数字化三维重建定位材料的研究
目的:比较经不同染色前后四种定位材料在玻璃切片上的粘附能力,探讨一种适合子宫主韧带连续组织切片三维重建的定位材料.方法:获取因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新鲜主韧带标本1例(左侧),经固定、脱水、浸蜡后分别将1根普通缝线、...
王黎陈春林刘萍段慧黄蕾王俊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中肌瘤血管网
目的利用基于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观察子宫与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血管网特点。方法随机选取于南方医院行双源CTA的子宫肌瘤患者中的72例,对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进行数字化三维...
陈春林唐怡欣刘萍徐玉静段慧祝江红王黎许乙凯陈兰陆琳
文献传递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被引量:124
2017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围手术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妇科手术后的VTE并不少见,但是在我国仍未引起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更未形成相应的预防指南。
郎景和王辰瞿红张震宇宋磊狄文李力翟振国张玉泉崔恒张军向阳李拥军郝敏黄向华刘崇东王泽华吴玉梅薛翔薛敏臧荣余张国楠陈捷陈春林程文俊林蓓门剑龙苗娅莉赵小峰
关键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妇科手术后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生命安全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