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新

作品数:140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显像
  • 34篇PET/C
  • 34篇PET/CT
  • 25篇乳腺
  • 24篇肿瘤
  • 23篇腺癌
  • 19篇脱氧
  • 18篇脱氧葡萄糖
  • 17篇放射性
  • 16篇正电子
  • 16篇正电子发射
  • 15篇正电子发射断...
  • 15篇18F-FD...
  • 13篇断层显像
  • 13篇乳腺癌
  • 12篇正电子发射断...
  • 12篇淋巴
  • 10篇核素
  • 9篇淋巴瘤
  • 8篇心肌

机构

  • 85篇福建省立医院
  • 6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福建省心血管...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8篇陈文新
  • 59篇林美福
  • 47篇陈彩龙
  • 44篇陈国宝
  • 42篇周硕
  • 35篇何品玉
  • 22篇肖坚
  • 20篇李君霞
  • 20篇周庆伟
  • 20篇王合兵
  • 19篇杨炳林
  • 17篇林志毅
  • 14篇董惟誉
  • 13篇戴红峰
  • 10篇郭莘
  • 6篇曹登敏
  • 5篇王恩成
  • 5篇梁爱武
  • 4篇张艳敏
  • 4篇王雪梅

传媒

  • 14篇福建医药杂志
  • 13篇国际放射医学...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首届全国肿瘤...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创伤与急诊电...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引进与咨询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8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2
  • 3篇200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瘤胃部浸润的18F-FDG PET/CT诊断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瘤胃部浸润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探讨淋巴瘤胃部浸润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瘤胃部浸润诊断、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淋巴瘤胃部浸润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83岁;3例患者胃淋巴瘤术后化疗前行PET/CT检查;另29例患者中8例患者治疗后行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病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1例:B细胞淋巴瘤2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例,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1例,MALT淋巴瘤6例)。T细胞淋巴瘤2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2)除3例胃部淋巴瘤术后患者外,29例中胃部病灶累及部位情况:全胃12例,胃体部4例、胃窦部7例,胃体+窦部4例,胃底+体部2例。(3)胃壁增厚厚度及SUVmax情况:0.9~3.2 cm,平均(1.71±0.66)cm,SUVmax 3.1~38.0,平均(13.83±9.06)。(4)无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1例;合并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21例:腹腔淋巴结浸润5例,回盲部肠管浸润2例,腹腔淋巴结及骨骼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多发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及多脏器浸润10例,腹膜浸润1例,甲状腺浸润1例。(5)胃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2.1~35.8,平均(12.30±8.98)。(6)3例胃淋巴瘤术后患者,2例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7)8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结论 淋巴瘤胃部浸润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较高,胃外脏器累及率高,18F-FDG PET/CT显像在淋巴瘤胃部浸润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彩龙林美福陈文新周硕曹登敏陈国宝李君霞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测量的临床评价
绝经后妇女易患骨质疏松,为探讨女性绝经后各年龄段骨密度(BMD)、骨矿物质(BMC)含量变化,我们采用美国Norland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31例女性腰椎(L~L),股骨颈(PN),大转子(TR),Ward’s区(WR...
刘用华刘玉珍陈文新董惟誉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在原发性中枢性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影像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1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分别观察病灶位置、CT伴随征象及代谢特点,测量肿瘤最大径、SUVmax、MTV和TLG,记录各病例首发临床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肿瘤最大径与SUVmax、MTV、TLG有无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位置、CT伴随征象、数目及首发症状之间SUVmax的差别。结果:11例PCNSL共有病灶30处:1处位于脊髓(3.3%);4处位于脑膜(13.3%);25处位于脑实质,幕上23处(76.7%),幕下2处(6.7%)。脑实质病变中,同时伴水肿及坏死2处(8.0%),伴水肿16处(64.0%),伴坏死1处(4.0%),伴出血1处(4.0%),无上述征象5处(20.0%)。单发病灶2例(18.2%);多发病灶9例(81.8%)。所有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SUVmax为(26.0±11.3)g/ml、MTV为(2.3±11.7)cm^(3)、TLG为(346.3±247.0)g/ml×cm^(3)。肿瘤最大径与TLG相关(r=0.920,P<0.001),与SUVmax、MTV不相关(r=0.378、0.593,P=0.060、0.054)。单纯头痛组的肿瘤最大直径、SUVmax高于其他症状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SL的PET/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瘤越大、FDG摄取越高,头痛症状更显著。
曹登敏沈建箴林美福陈文新陈彩龙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ET/CT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疗效分析。方法46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保留组(30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切除组(16例)手术切除ICBN,所有患者随访大于6个月。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21例患者无感觉方面的变化.3例发生感觉麻木.1例上肢出现烧灼感。5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而切除组患者术后1例出现腋窝无汗,9例发生感觉麻木,2例上肢出现烧灼感,4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二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x^2=23.346;P〈0.05);保留组患者中,22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患肢疼痛,8例患者术后发生患肢疼痛;而切除组患者中,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患肢疼痛,13例患者术后发生患肢疼痛.二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u=5.14;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合兵肖坚张成武陈文新杨炳林
耳鸣相关脑区改变PET/CT脑代谢及灌注显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耳鸣相关脑区的代谢及血流灌注变化,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18F-FDG/13N-NH3·H2O PET/CT脑显像,采用ROI技术对43例耳鸣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单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24例、32个脑区;左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等;右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等。其中有24个(75%)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18F-FDG PET/CT显像双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10例,左、右各10个脑区,非对称性分布,其中有18个(90%)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5例耳鸣患者代谢低于正常,特定脑区位于右侧颞上回、颞中回,相应脑区血流灌注低于正常。18F-FDG及13N-NH3·H2O PET/CT显像脑区代谢及灌注改变与耳鸣的侧别无关。结论主观性耳鸣患者相关脑区的改变较广泛而不仅局限于听中枢,以糖代谢和血流灌注增高为主要表现,与耳鸣侧别无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与脑血流灌注改变基本一致。
林美福李瑞玉陈文新陈洪戴红峰林碧玉郑昊周硕陈彩龙
关键词:耳鸣葡萄糖代谢血流灌注
18F-FDG PET/CT在寻找原发灶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寻找肿瘤原发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间拟诊转移瘤寻找肿瘤原发灶的45例PET/CT检查患者,其中男23例...
陈彩龙林美福周硕陈国宝陈文新
对比分析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采用改良根治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保乳术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在乳房美容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对照组的美容优良率分别为87.18%(34/39)、64.10%(25/39),两组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改良根治术优,且美容效果更为理想,具有推广的价值。
杨炳林肖坚陈文新王合兵陈基铖张茂泉
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8)F-FDG PET/CT在肝细胞癌治疗后不明原因AFP升高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肝细胞癌治疗后AFP升高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行外科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后AFP升高而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的17例患者的18F-FDGPET/CT图像,并和组织学、影像学及临床随访对比,临床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结果:17例患者中12例确诊肝细胞癌复发,6例病灶位于肝内,3例病灶位于肝外,3例肝内外均发现病灶。肝外病灶为淋巴结转移3例,骨转移1例,双肺及左腹直肌转移1例,双肺及右膈肌脚转移1例。18F-FDGPET/CT诊断肝内复发7例,肝外转移6例。18F-FDGPET/CT诊断肝细胞癌治疗后复发真阳性10例,假阴性3例,真阴性4例,假阳性0例,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00%、82%、100%、57%。结论:对肝细胞癌治疗后AFP升高而常规检查正常患者,18F-FDGPET/CT对发现其肝内复发及肝外转移有重要临床价值。
周硕林美福陈文新何品玉陈彩龙陈国宝李君霞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CD_(90)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CD90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20例带有正常皮肤组织的瘢痕为手术切除后的标本,经过严格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分为增生性瘢痕组(A组)、瘢痕交界处组(B组)及正常皮肤组(C组),每组20例。从每例标本中选取1个典型部分进行采样,构建包括60个典型组织标本的芯片蜡块,从该蜡块中切取1张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90在A、B、C组中的表达水平,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90的阳性表达在A组与B组中均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组中阳性表达较低,与上述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生性瘢痕中,CD90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与瘢痕异常增生存在相关性。
杨炳林肖坚陈文新王合兵李永林苏卫国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CD90免疫组化
利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7.1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共2705例女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搜集了确诊年龄、手术方...
陈文新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