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
- 作品数:23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闵行区439例未及龄婴儿疑似麻疹感染情况调查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及龄婴儿麻疹发病情况,为探讨未及龄婴儿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439例疑似麻疹婴儿,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400例,阳性率为91.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3月~5月为发病高峰。各月龄均有病例发生,在已确诊的病例中,7月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2.5%。不同年龄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麻疹感染率呈现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B=2.33)。结论:对未及龄的麻疹发病婴儿制定针对性措施和方案,以降低未及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 欧阳霖丁锦春尤佳恺王小光陈国强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
- 关键词:麻疹
- 上海市闵行区2007—2009年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该区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并用改良纸片扩散法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51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180株、D群宋内志贺菌71株,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251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明显,均>76.00%,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相对比较敏感,但B群与D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年间,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有所递增。[结论]该区志贺菌菌群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部分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疾病防治。
- 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杨丽华欧阳霖陈秀华张颖华宋驰萍陈国强
- 关键词: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抗菌药物
- 上海闵行地区腹泻患者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感染特点及毒力基因评估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上海闵行地区腹泻患者非0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非0157STEC)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基因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该地区三个监测哨点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腹泻门诊患者肛拭样本及临床资料,通过培养、分离、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等金标准确认非0157STEC菌株。同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stxl、stx2、eae、hly、etpD、及katP。结果380例(儿童195例,成人185例)大肠埃希菌阳性的腹泻患者肛拭样本中,40例(儿童30例,成人10例)确认为非0157STEC阳性,儿童阳性率(15.4%)显著高于成人(5.4%)。全部40例非0157STEC分离株均显示stx2毒力基因阳性,而stxl及eae基因阳性率很低,未检测到hly、etpD、及katP毒力基因。结论上海闵行地区非0157STEC是引起人群尤其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菌株均显示stx2毒力基因阳性。
- 王小光张颖华汪萍陈秀华骆玲飞刘芸刘继倩宋驰萍欧阳霖陈国强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腹泻
- 上海市闵行区108例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60年代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流行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流行季节不明显、症状轻微、发病年龄后移、易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相混淆。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及对麻疹疑似病例做出科学诊断,探讨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我们对送至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57名的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王小光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
- 关键词:麻疹疑似病例麻疹病例IGM抗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出疹性疾病
- 上海市西南地区成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上海市西南地区成人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539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212例,单种感染207例,双重感染5例。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27%(23/539),B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0,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0,诺如病毒Ⅱ型检出率为31.91%(172/539),诺如病毒Ⅰ型检出率为1.48%(8/539),星状病毒检出率为0.93%(5/539),扎如病毒检出率为1.29%(7/539),腺病毒检出率为0.37%(2/539)。除诺如病毒Ⅱ的检出率在年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8种病毒的检出率在性别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西南地区成人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 乔坤骆玲飞宋驰萍刘继倩陈国强欧阳霖陈秀华王小光
- 关键词: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
- 上海市闵行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未经 HIV 抗病毒治疗的 HIV-1 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的原发耐药水平和闵行区现今 HIV 病毒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 2016 年- 2018 年上海市闵行区首次确认为 HIV-1 阳性的HIV 感染者血浆,采用反转录/巢式 PCR扩增 pol 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闵行区 HIV-1 感染者感染途径为异性性行为( 29 /27. 9),同性性行为( 70 /67. 3),注射毒品及输血( 5 /4. 8),基因亚型共 6 种: CRF01_AE、CRF07_BC、 CRF B、CRF D、CRF C、CRF08_BC,主要的基因亚型为 CRF01_AE( 57 例,54. 8%)和 CRF07_BC( 31 例,29. 8%);104 例中有 10 例( 9. 6%)分别产生了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NNRTIs)以及蛋白酶类抑制剂( PIs)的耐药突变,其中 9 例具有潜在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未出现主要的耐药基因突变,传播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应加强对 HIV-1 耐药情况的监测;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以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 欧阳霖汪静张颖华王小光陈国强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基因亚型
- 疑似麻疹病例不同采血时间的IgM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发病初期的最佳采血时间,提高麻疹IgM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出疹第1~3天麻疹IgM抗体的检出率在30.7%~44.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合计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为33.6%,与出疹后第4天(51.2%)、第5天(65.7%)、第6天(79.8%)、第7天(82.8%)、第8天(87.1%)的麻疹IgM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例疑似麻疹患者第一份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为阴性,5~28d内采集第二份血,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00%。结论采血时间以患者出疹后4~8d为宜,若5d内采集患者第一份血清检测麻疹IgM抗体为阴性,应在1~3周内采集第二份血可提高麻疹IgM抗体检测的准确率。
- 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王小光张颖华骆玲飞陈秀华刘继倩宋驰萍
- 关键词: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
- 多重荧光RT-PCR在手足口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多重荧光RT-PCR技术能有效地进行手足口病病原检测。方法应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对疑似临床重症、轻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包括肠道通用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584个病例,851件样本的检测。其中24个病例EV阳性(未分型),占4.38%;285个病例EV71阳性,占52.01%;120个病例CoxA16阳性,占21.90%;其余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检测结果与普通荧光RT-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荧光RT-PCR可应用于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应急检测工作,尤其是在大样本量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耗材的支出,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支出。
- 骆玲飞王小光乔坤刘继倩宋驰萍陈秀华欧阳霖陈国强徐智寅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探讨麻疹IgM抗体检测对判断麻疹疑似病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2003年以来收集的141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52.48%,其中小于等于6岁组为52.27%,大于14岁组为53.75%,阳性患者的构成比呈高龄化趋势,抗体阳性者中24.32%有免疫史。不同采血时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40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论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
- 王小光汪萍陈国强欧阳霖
-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
- 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及其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血清中病毒蛋白的变化,探讨不同临床分期HIV-1抗体阳性者Western blot(WB)带型特点。方法应用WB检测HIV-1感染者体内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208例HIV-1抗体阳性者中,男性193例(92.79%),同性性接触感染163例(78.37%)。WB特异性条带gp160、gp120、gp41、p66、p51、p31、p24维持较高的抗体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性性行为感染者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p55条带的出现率高于同性性行为感染者(P<0.05);全带型(1)、次全带型(2)(缺失p55)、次全带型(3)(缺失p39)、次全带型(4)(缺失p55和p39)、次全带型(5)(缺失p55、p39和p17)5种带型为常见带型,全带型出现率最高(44.2%)。结论 HIV-1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机体免疫状态、确定疾病分期及监测疾病进展。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 欧阳霖张铁军张颖华张颖华王小光陈国强朱焕章
- 关键词:HIV-1抗体CD4+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