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豪

作品数:37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宝山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视网膜
  • 17篇网膜
  • 14篇内障
  • 14篇白内障
  • 9篇电图
  • 9篇视网膜电图
  • 9篇角膜
  • 8篇多焦
  • 8篇多焦视网膜
  • 8篇多焦视网膜电...
  • 7篇内皮
  • 7篇角膜内皮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6篇F-ERG
  • 5篇术后
  • 4篇原发性
  • 4篇手术
  • 4篇病变
  • 3篇植入

机构

  • 35篇上海市宝山中...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7篇陆豪
  • 26篇严良
  • 16篇杨蕾
  • 12篇李海生
  • 12篇丁琦
  • 9篇秦洁
  • 7篇赵婕
  • 6篇秦小玲
  • 4篇周静
  • 4篇唐维强
  • 4篇熊毅
  • 3篇张国芬
  • 3篇张茂英
  • 2篇忽俊
  • 1篇徐翀
  • 1篇曹霞
  • 1篇刘瑞珏
  • 1篇陈伟华
  • 1篇赵花
  • 1篇王霞

传媒

  • 9篇眼科新进展
  • 8篇临床眼科杂志
  • 5篇眼外伤职业眼...
  • 4篇眼科研究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科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变化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2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35眼现代囊外摘除(均合并入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三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变化。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内皮损失率均值为20.8%,现代囊外术组为29.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细胞形态学仅表现为外形的扩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并不大于现代囊外术。
唐维强陆豪李海生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角膜内皮
m-ERG一阶kernel反应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O)一阶kernel反应 (FOK) ,检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 ,评价其在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视野、视盘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 1987年全国青光眼协作组拟定的标准 ,并结合视野选择了 42只青光眼和 16只可疑青光眼共 5 8只眼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青光眼和可疑青光眼四组 ,同时选择了 3 3只正常眼 ,检测m ERG的FOKP波、N波的振幅和峰时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了四组青光眼与正常对照组的m ERG的FOK ,结果显示 ,1、FOK的P波振幅、N波振幅、N波峰时 ,在正常对照组与三个青光眼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可疑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波峰时在正常对照组与其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其在鼻上、鼻下、颞下三个象限正常对照组与各期青光眼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FOK的异常检出率 (敏感性 )分别在早、中、晚期 ,可疑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 ,P波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 73 3 % ,62 5 % ,10 0 % ,62 5 %。特异性为 72 7% ,N波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 66 7% ,5 6 3 % ,90 9% ,5 0 % ,特异性为 63 6%。P波峰时的敏感性分别为 73 3 % ,10 0 % ,90 9% ,43 8% ,特异性为 5 1 5 % ,N波峰时的敏感性分别为 5 3 3 % ,5 0 % ,90 9% ,43 8%
杨蕾丁琦陆豪严良秦小玲
关键词:青光眼多焦视网膜电图
外伤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康复指导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 3 2例 ( 3 6眼 )外伤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认识到一旦发生外伤性角膜溃疡要立即治疗 ,精心护理 ,正确的健康指导是保护眼睛的重要措施。方法 对 3 2例住院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与健康指导。结果 随访 3个月 ,所有病例眼部炎症均完全控制 ,轻症角膜表浅溃疡愈合不留痕迹 ,病情较重者 ,因结缔组织增生 ,愈合形成瘢痕而影响视力。结论 对外伤性角膜溃疡的及时治疗、有效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措施是加速疾病痊愈的重要保证。致减低。2 .2 扩瞳2 %后马托品、0 .5 %托吡卡胺滴眼 ,每日 2~ 3次 ,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得到休息 ,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降低血管的渗透性 ,减少渗出物的产生 ,防止虹膜后粘连和继发性青光眼 ,解除眼内肌痉挛 ,减轻疼痛。滴眼时注意压迫泪囊部 ,防止经鼻吸收引起全身症状。2 .3 抗微生物治疗2 .3.1 在未明确致病微生物前可采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或广谱抗病毒眼药水 ,每数分钟或每 1 5分钟交替滴眼 1次 ,夜间在睡前使用眼药膏点眼 ,可维持 6~ 8h,症状减轻后则酌情递减。对病情较重者 ,给予静滴抗生素 ,如 :青霉素、头孢类等。2 .3.2 球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 球结膜下注射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 。
陈伟华陆豪赵花王霞
关键词:护理角膜溃疡康复指导溃疡愈合痊愈眼部炎症
正常眼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核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正常眼后极部视网膜 (感光细胞 )功能。方法 :应用RETI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短M序列 )对2 4例 (32只眼 ) 10~ 30岁、4 0~ 6 0岁正常人眼后极部约 30°范围内视网膜行 6 1个刺激阵列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 troretinogram ,mfERG)一阶核反应 (firstorderkernel,FOK)测定 ,分别比较以黄斑中心凹为圆心排列的 1~ 5环FOKP1、N1波峰时和振幅密度值 ,以及黄斑鼻颞侧 ,后极部四个象限视网膜 ,后极部视网膜上、下半侧P1、N1波峰时和振幅密度值。结果 :随离心度增加 ,FOK反应P1、N1波有振幅密度值逐渐降低、峰时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延长的特征 ;10~ 30岁年龄组正常眼P1、N1波振幅密度值较 4 0~ 6 0岁年龄组大 ,峰时短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各组的四个象限间和后极部视网膜上下半的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0~ 30岁年龄组正常眼黄斑鼻颞侧P1波振幅密度值鼻侧大于颞侧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 4 0~ 6 0岁年龄组黄斑鼻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mfERG一阶核反应与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别是视锥细胞的功能相对应。FOK振幅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说明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逐渐减退 ,FOK最短峰时的出现可能与有功能锥?
严良陆豪杨蕾丁琦
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
mf-ER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焦视觉电生理(mf-ERG)二阶反应(SOK)中各环及各象限P_1波振幅和潜伏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f-ERG对正常组25例(36只眼)和POAG组50例(82只眼)进行检测,将mf-ERG SOK各环及各象限振幅和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早期POAG组第1-5环SOK P_1波反应密度值和潜伏期均较正常组降低,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颞上、颞下象限P_1波反应密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48、0.043);中期POAG组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降低和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个象限振幅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鼻上、颞上象限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POAG组除第1环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4环及各象限振幅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5环及颞侧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mf-ERG的SOK是分析视觉系统的非线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内层的功能,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异常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尤其是颞侧视网膜P_1波振幅反应密度值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降低,SOK 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异常可以较敏感检测出各期POAG视功能损伤程度,从而客观评价和反映各期POAG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丁琦陆豪严良杨蕾赵婕熊毅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功能
外伤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被引量:11
1998年
周静严良陆豪
关键词:白内障外伤人工晶体植入术
mfERG对原发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视野视盘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评价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ple-focuselectroretinogram,mfERG)二阶kernel反应(second order ker-nel,SOK)对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与视野视盘的相关性。方法检查原发性青光眼42眼。其中早期青光眼15眼,中期16眼,晚期11眼。高眼压症16眼。并检测33眼正常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各组SOK成分参数P1波振幅和峰时,N1波振幅和峰时;同时检测平均视野缺损(MD)和杯盘比(C/D)。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ANOVE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学处理。结果P1波振幅和峰时在正常对照组与中、晚期青光眼组间有显著性差异;N1波振幅在正常对照组与中、晚期和高眼压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1波振幅和峰时、N1波振幅在晚期青光眼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与早期青光眼组鼻上象限P1波峰时有显著性差异;与高眼压症组鼻上象限P1波振幅,鼻下、颞下象限N1波振幅有显著性差异。高眼压症组、早期、中期、晚期青光眼组P1波振幅的异常检出率为50.0%、66.7%、56.3%、100.0%;N1波振幅为:62.5%、53·3%、50·0%、81·8%;P1波峰时为:31.3%、60.0%、100.0%、90·9%;N1波峰时为:50.0%、53.3%、31.3%、45.5%.MD值的大小对P1波振幅、峰时和N1波振幅大小的影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3,P=0.018,P=0.002)。结论mfERG提供了评价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一种敏感性的方法,但尚未发现具有典型特征性的mfERG改变。因而在临床上应该是多种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杨蕾严良陆豪丁琦秦小玲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3例(165眼)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最常见并发症虹膜损伤43眼(26.02%);后囊膜破裂19眼(11.15%);角膜内皮水肿27眼(16.3%)。结论 提示产生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病例选择不当,技术不熟练及操作不当所致。对初学者不能忽视超声乳化术有较多的并发症,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以获得最好的结果。
陆豪严良李海生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
F-ERG和M-ERG联合检测白内障术前视功能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检测白内障眼术前视网膜功能。方法 对拟行白内障摘出术眼术前分别行暗适应F ERG时域分析法和M ERG频域分析法检查 ,比较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裂孔、出血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眼、白内障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视网膜格子样变性、通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眼与单纯白内障眼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振幅、M ERGflicker 30Hz频谱间的差异。结果 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眼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与单纯白内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而M ERGflicker 30Hz频谱比较 ,1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白内障眼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组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与单纯白内障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M ERGflicker 30Hz频谱比较 ,4~ 5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F ERG时域分析法对白内障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而M ERG频域分析法对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测较F ERG敏感 ,F ERG、M ERG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价白内障眼术前视网膜功能。
严良陆豪杨蕾赵婕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白内障视功能评估
病理性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杨蕾忽俊秦洁陆豪丁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