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3D急救模式对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急救时效性及救治效率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胸痛3D急救模式对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急救时效性及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7月31日急诊科胸痛中心收治的37例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进行救治;将2019年4月1日~8月31日收治的64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胸痛3D急救模式进行救治。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住院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绕行急诊和心脏重症病房(CCU)直达导管室、远程传输、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进门至球囊开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胸痛3D急救模式用于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谢君军 肖露明 陆小花 黄维忠 程俊 谭利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法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法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期间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进行院前抢救期间,均为其置入静脉留置针。同时,为两组患者使用透明贴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固定静脉留置针的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及其对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固定静脉留置针的优良率及其对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满意率均更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更长(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对其置入的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陆小花 黄丽琴 李秀云 孔秋燕关键词:院前急救 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构建的急诊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构建的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19年1月~8月在某院通过新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以2016年2月~11月通过旧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诊入室时间、到达科室时间、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情观察准确性、急救护理配合主动性、急救护理处置措施有效性、抢救医嘱执行准确及时性、护理抢救配合组织有序性、辅助检查标本采集送检及时性、抢救现场环境管理合理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新急救流程所构建的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中有效的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改善了患者预后。 李秀云 龙军成 赖勋耀 孔秋燕 陆小花 张冬玲关键词:救治时间 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微信平台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微信平台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采用常规急诊干预措施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采用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微信平台绿色通道管理模式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分诊准确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临床实施效果满意度高于对常规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微信平台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效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陆小花 李秀云 孔秋燕 谢丽娟 程俊关键词:急诊胸痛 依据病情及用药做不同标识在门急诊输液病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门急诊中心输液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斟确保患者在输液时的护理安全.方法:我科针对门诊输液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在输液吋将门急诊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输液时不做标识,实验组输液患者按不同病情、不嘎單餞予以不同标识.发热患者为红色标识,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子绿色标识,注意滴速患者予蓝色标识.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更容易受到重点观察,不容易遗漏.而对照组患者更容易被忽略观察.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得到的护理观察次数相比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门急诊中心输液室对不同病情、不同用药的患者做标识可以更有效地观察病情,使护士能更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 黄丽琴 邓东凤 张群英 孔秋燕 陆小花关键词:观察护理 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患者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PVST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总治疗依从性、身体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动转律10例、转为窦性心律23例、近期效果不佳4例;对照组自动转律10例、转为窦性心律16例、近期效果不佳1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效果不佳发生率分别为10.81%(4/37)、31.58%(12/38),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近期效果不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观察组总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身体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05%(27/38)、91.89%(34/3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ST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救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李秀云 龙军成 赖勋耀 孔秋燕 张冬玲 陆小花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双向评价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38例护生,分析双向评价模式在临床急诊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双向评价模式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护生在实习期间表现评价均为优秀,均完成出科理论考核、基础操作考核及急诊专科操作考核,所有护生成绩均合格达到了临床护理带教的预期目标。结论:双向评价模式应用于临床急诊的护理带教中,不仅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科操作,同时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极大地提高了护理的带教质量。 陆小花 谢君军 李秀云 孔秋燕关键词:临床带教 实习护生 急诊科 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果。 李秀云 孔秋燕 陆小花 张冬玲 谢君军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胸痛3D急救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英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3D急救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未成立胸痛救治中心时收治的89例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应用急诊科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后收治的109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根据胸痛3D急救模式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D to B)时间、远程传输比例、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D to 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及导管室激活时间短于对照组,远程传输人数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3D急救模式的建立与应用,可以有效地缩短D to 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及导管室激活时间,有助于解决胸痛患者延误救治的难题。 肖露明 谢君军 陆小花 黄维忠 程俊 谭利关键词:胸痛 胸痛中心 3D急救模式在胸痛中心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3D急救模式在胸痛中心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收治的58例胸痛患者为观察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同院未成立胸痛中心期间收治的37例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3D急救模式。比较两组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 to 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远程传输比例。结果观察组D to 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至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短于对照组,远程传输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急救模式应用于胸痛中心抢救中,利于缩短各项诊治环节所需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陆小花 肖露明 谢君军 黄维忠 程俊 谭利关键词:胸痛中心 抢救护理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