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辉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解毒
  • 4篇化浊
  • 4篇化浊解毒
  • 4篇癌前
  • 4篇癌前病变
  • 4篇病变
  • 3篇胃癌
  • 3篇胃癌前病变
  • 3篇解毒方
  • 3篇化浊解毒方
  • 2篇治疗胃病
  • 2篇浊毒
  • 2篇胃病
  • 2篇胃炎
  • 2篇小柴胡
  • 2篇小柴胡汤
  • 2篇临证
  • 2篇临证举隅
  • 2篇举隅
  • 2篇溃疡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省中医院

作者

  • 8篇鄂辉
  • 7篇郭喜军
  • 4篇张颜伟
  • 4篇孟丹
  • 1篇李佃贵
  • 1篇赵见文
  • 1篇张彦伟
  • 1篇张晓艳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TP)及不完全肠上皮化生(IM)癌前病变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化浊解毒方汤剂和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Hp转阴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86.67%,胃复春组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78.33%,胃复春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的转阴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73.17%,胃复春组为3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浊毒理论指导下运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除与对抗幽门螺旋杆菌有着密切关系外,还可能与增强胃肠动力、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等存在相关性。
张颜伟郭喜军赵见文李佃贵鄂辉孟丹
关键词:化浊解毒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浊毒
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30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转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阴转率比较,观察组Hp阴转率为76.2%,对照组Hp阴转率为47.8%,两组患者Hp阴转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E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液中肿瘤标记物与胃中Hp的含量有关。
张晓艳张婉莹郭喜军孟丹张彦伟鄂辉
关键词:化浊解毒方胃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肿瘤标记物
胃癌前病变癌基因与浊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胃癌前病变与浊毒相关研究,制造浊毒症模型,寻找浊毒的致病机理,为浊毒理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湿热胃癌前病变组(B组),模拟浊毒胃癌前病变组(C组)。对照组正常喂养,另两组采用高糖加辛辣刺激食物综合造模,并每日自由饮用200μg/mL的MNNG(塑料瓶用黑色塑料袋严密包裹避光)溶液,并且采用0.03 g/mL的雷尼替丁溶液灌胃,制造胃癌前病变湿热证和模拟浊毒证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肛温变化及Bcl-2、c-erbB-2、c-myc 3种癌基因的前后阳性表达率。结果:第1周各组大鼠肛温波动差别不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8周后造模组与A组比较肛温均升高(P<0.05),10周后C组与B组比较,肛温较B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种癌基因Bcl-2、c-erbB-2、c-myc的阳性表达率与A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C组较B组升高(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大鼠癌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升高与浊毒的形成成正比关系。
郭喜军鄂辉张颜伟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浊毒癌基因C-ERBB-2癌基因C-MYC
化浊解毒消溃煎治疗大鼠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给胃溃疡大鼠模型灌服药物,并检测相关指标,探讨化浊解毒消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 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雷尼替丁组(C组)、化浊解毒消溃煎低剂量组(D组)、化浊解毒消溃煎高剂量组(E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乙酸侵蚀胃壁制造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化浊解毒消溃煎高剂量组按22.1g/(kg.d)灌服化浊解毒消溃煎;化浊解毒消溃煎低剂量组按5.5g/(kg.d)灌服化浊解毒消溃煎;雷尼替丁组按31.25mg/(kg.d)灌服雷尼替丁;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服等容积的蒸馏水;各组均连续灌胃10天,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禁食24小时,断头取血,每只取血2m l,并留取标本检测以下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胃黏膜大体观、溃疡指数(UI)、胃黏膜组织病理观察。结果:(1)胃黏膜肉眼观: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发现,雷尼替丁组、中药小剂量组和中药大剂量组均有效,但以中药大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2)胃黏膜组织学观察(HE染色切片):模型组大鼠:溃疡处于进展期,部分溃疡深达肌层,表面炎性坏死、渗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雷尼替丁组大鼠:溃疡处于愈合期,新生腺体覆盖溃疡面,边缘新生腺体部分呈囊状扩张,底部肉芽组织内新生血管丰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溃疡处于愈合期,溃疡面留有少量坏死组织,周围再生腺体扩张呈不规则样,黏膜下肉芽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丰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溃疡处于愈合期,溃疡面积缩小,边缘再生腺体部分囊状扩张且再生腺体数量增多,腺体间结缔组织减少。肉芽组织中胶原纤维数量比较多,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丰富。(3)中药大、小剂量组与雷尼替�
郭喜军鄂辉张颜伟孟丹
关键词:胃溃疡
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 PLGC/)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大鼠肠化、不典型增生及癌基因表达的影...
鄂辉
关键词:化浊解毒方胃癌前病变癌基因
文献传递
小柴胡汤治疗胃病临证举隅被引量:7
2010年
小柴胡汤出白《伤寒论》,是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的,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按现代中医解释,和法实际上是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以达到治疗错综复杂证候的一种方法,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组成,升散和降泄并用,祛邪和扶正并用,组方也正是反映了“和解”这一治疗大法。
郭喜军鄂辉
关键词:小柴胡汤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胃病临证举隅
通过介绍小柴胡汤的出处,并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病的临床实践,指出合其它方药随证化裁加减,灵活应用。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小柴胡汤“和法”本质是融各种方法于一方。所以在临床运用中可根据病情需...
郭喜军鄂辉
关键词:胃病药理活性
张仲景辨治痞证学术思想探究被引量:2
2010年
痞证是临床常见病证,其辨治方法在《伤寒论》中已有详述,其"辛开苦降"之三泻心汤、苦寒泻热之大黄黄连泻心汤仍为临床行之有效之方。通过对张仲景辨治痞证学术思想的探究,系统阐述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反映医圣张仲景治疗痞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郭喜军张颜伟鄂辉孟丹
关键词:痞证《伤寒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