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键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曝气
  • 3篇除锰
  • 2篇生物滤池
  • 2篇曝气生物滤池
  • 2篇中置
  • 2篇滤池
  • 2篇活性炭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水
  • 1篇生物活性炭
  • 1篇生物活性炭工...
  • 1篇生物作用
  • 1篇填料
  • 1篇气水比
  • 1篇污染
  • 1篇消毒
  • 1篇消毒副产物
  • 1篇氯消毒
  • 1篇锰污染
  • 1篇活性炭工艺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郭键勇
  • 4篇陆少鸣
  • 1篇李少文
  • 1篇胡常浩
  • 1篇刘金翠
  • 1篇张菊萍
  • 1篇尹超
  • 1篇李晓梅
  • 1篇付斌

传媒

  • 4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除锰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去除源水中高含量的锰,研究生物滤池滤速和气水比对UBAF去除锰的效果的影响,同时确定最佳的反冲洗方式。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滤池滤速的降低,UBAF工艺对锰的去除效率增高,滤速是该工艺除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生物滤池气水比越大除锰效果越好,但随着气水比的不断增大去除效果增长缓慢,考虑保证去除效率和曝气能适中,适宜的气水体积比为0.3。定期反冲洗对维持UBAF工艺的除锰效果有重要作用,该工艺适合的反冲洗周期为4~5d,反冲洗方式为先气冲3min,气冲洗强度为20L/(m^2·s),再气水联合冲15min,气、水冲洗强度分别为20、8L/(m^2·s),共18min。
李晓梅陆少鸣张菊萍郭键勇
中置活性炭滤池工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中置活性炭滤池采用不同消毒工艺进行试验,考察其对出水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预臭氧投加量过大可能导致消毒副产物超标。在预臭氧投加量为0.3 mg/L时,后续处理采用中置曝气活性炭滤池,在砂滤池前加氯,可保证出水消毒副产物满足要求。当耐氯性微型水生动物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后臭氧消毒,臭氧投加量在1.0mg/L内,同时砂滤池后投加氯辅助消毒,既能控制消毒副产物,又可保证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
郭键勇陆少鸣胡常浩刘金翠李少文
关键词:氯消毒臭氧消毒消毒副产物
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处理工艺除锰研究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常规工艺的给水处理工艺已经得到广泛成功的应用。而对于地表水,一直以来由于其锰含量不高,通常不大于0.3mg/L, BAF+常规工艺最终出水的锰都能达标,因而该工艺的除锰机理未受到特别的重视,也...
郭键勇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除锰填料生物作用
文献传递
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处理原水锰污染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饮用水原水中锰污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启动所需时间为30 d;稳定以后,当原水锰质量浓度为0.45-0.518 mg/L,“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锰的去除率达到90%,出水锰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0.1 mg/L,平均去除量达到0.46 mg/L;常规工艺与“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单独常规工艺比“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锰的去除率低78.2%;对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灭菌之后,锰去除量为0.27 mg/L,去除率相比灭菌前降低了36%,25 d后出水达到灭菌前水平。
尹超陆少鸣付斌郭键勇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除锰
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曝气气水比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分析在不同的曝气气水体积比下,该工艺对南方某水厂水源的净化效果,并与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对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曝气气水体积比为0.2最合适。在此条件下,炭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4.17%、47.40%、49.40%、84.62%。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比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更好。
郭键勇陆少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