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人体寄生虫
  • 4篇人体寄生虫学
  • 4篇寄生虫学
  • 3篇矢量
  • 3篇矢量化
  • 3篇宿主
  • 3篇吸虫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课件
  • 3篇CAI课件
  • 2篇第二中间宿主
  • 2篇中间宿主
  • 2篇肝毛细线虫
  • 2篇并殖吸虫
  • 2篇虫病
  • 1篇动物宿主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技术
  • 1篇实验教学

机构

  • 10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郭艳梅
  • 9篇张伟琴
  • 9篇周本江
  • 5篇戴婷婷
  • 5篇李薇
  • 3篇杨勍
  • 2篇胡俊杰
  • 2篇杨艳芬
  • 2篇王文林
  • 1篇王红
  • 1篇杨艳
  • 1篇刘琼
  • 1篇李翠英
  • 1篇李艳琼
  • 1篇左薇薇
  • 1篇白玥

传媒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类圆线虫及粪类圆线虫病研究概况被引量:10
2014年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线虫,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饲养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导致粪类圆线虫病的感染机会增加。迄今为止国内有关粪类圆线虫病的研究多局限在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而其生物学特性、免疫现象及免疫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本文对粪类圆线虫的形态学、生活史、致病性、流行病学、免疫学、实验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郭艳梅张伟琴李艳琼周本江
关键词:粪类圆线虫粪类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免疫学
肝毛细线虫及肝毛细线虫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2014年
肝毛细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肝脏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该虫在野生啮齿类动物群中普遍流行,偶尔感染人体,导致宿主肝脏损伤、肝功能紊乱、肝脏纤维化甚至死亡。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该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
郭艳梅胡俊杰杨艳芬刘琼张伟琴周本江
关键词:肝毛细线虫病理学流行病学
矢量化在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人体寄生虫学属形态学范畴,是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目前,在大多数院校,教学时数已逐渐减少,且学生普遍对该课程不重视。矢量化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中,不仅能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与重视,而且能很好的解决课时减少的问题。作者结合人体寄生虫学的专业特点,尝试使用矢量化方法,研制出一套能动起来的、有趣的、可修改、可控速的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课件。经教学实践,该课件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认可,通过介绍矢量化在课件中的应用,旨在总结经验、交流体会,以期能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张伟琴杨勍李薇郭艳梅戴婷婷周本江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矢量化
矢量化在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人体寄生虫学属形态学范畴,是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教学时数正逐渐缩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内容是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矢量化CAI课件的创建和应用,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大多数专业教师面临的问题,而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授众的反馈意见。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成绩,是一种值得探讨和推广的新的辅助教学方法。
张伟琴杨勍郭艳梅戴婷婷李薇周本江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矢量化
矢量化在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中的制作与应用体会
2016年
目前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寄生虫学的领域,这对我国研究和防治寄生虫病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1]。以前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各种寄生虫病,都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例如已有4个国家先后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认证消除了危害严重的疟疾。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张伟琴郭艳梅李薇杨勍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CAI课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分子生物学技术寄生虫病
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查明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地理区划分布和种类,为今后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和制订并殖吸虫病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4月至11月间选择云南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具有代表性的11个地州市作为抽样调查点,从其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经鉴定后的溪蟹除留下少量样本外,其余的采用水洗沉淀法分离囊蚴,对囊蚴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从11个地州市的18个县共采集溪蟹1 584只,隶属于2科5属12种,其中束腹蟹科、束腰蟹属、非拟溪蟹属和小石蟹属为云南省首次报道.在西双版纳、大理、红河和普洱4个地州市的溪蟹体内检获阳性溪蟹157只,溪蟹的平均感染率为21.99%,共获得并殖吸虫囊蚴1110个,隶属2属8种.结论云南省境内的溪蟹种类多,地理分布广,且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发现了一些新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张伟琴郭艳梅李薇周本江王文林
关键词:并殖吸虫肺吸虫囊蚴第二中间宿主
云南省景洪市四地溪蟹并殖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景洪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种类及自然感染情况,探明并殖吸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疫源地的生态环境关系。同时丰富并殖吸虫或并殖吸虫病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制定并殖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景洪市基诺山、曼赛囡、林宽新寨和补蚌的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经分类鉴定后采用组织捣碎过筛水洗沉淀法分离囊蚴,置生物体视镜下检查囊蚴或后尾蚴并分类计数。用常规方法统计不同调查点溪蟹的自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然后根据囊蚴的大小、囊壁的有无和层数、以及囊内蚴体的形态和排泄囊的特征,初步鉴定并殖吸虫的种属。将经过分类定种的囊蚴或者后尾蚴分别经口饲感染实验终宿主,获取成虫作为虫种的分类鉴定和验证结果。结果四地共采集到278只溪蟹,经鉴定均为景洪溪蟹。其中基诺山捕获溪蟹44只,自然感染率36.37%,平均感染度6.31;曼赛囡141只,自然感染率63.12%,平均感染度7.75;林宽新寨70只,自然感染率27.14%,平均感染度6.42;补蚌23只,自然感染率52.17%,平均感染度7.33。四个调查地点并殖吸虫虫种结构复杂,优势虫种为丰宫并殖吸虫。结论并殖吸虫在景洪市分布广泛,并殖吸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疫源地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
张伟琴郭艳梅李翠英戴婷婷世淑兰周本江王文林
关键词: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流行病学调查
小型吸虫成虫永久性玻片标本制作技术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索小型吸虫成虫永久性玻片标本制作的理想技术,为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的标本资源。方法采用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和封片的改进方法制作小型吸虫成虫染色标本。通过对染色(2,4,6 h)、分色(2,6,10min)、脱水(20,30,40 min)和透明时间(20,25,30 min)等步骤分别进行分组试验处理标本,获得整体玻片标本。结果经固定处理后的虫体通过染色2-4 h,分色6 min,脱水30 min,透明30 min后封片获得的永久性玻片标本效果最佳。运用本方法制作的小型吸虫成虫标本形态逼真、色泽鲜艳、内部结构清晰、组织器官层次分明、长期保存不褪色。结论染色、分色、脱水及透明的时间是小型吸虫成虫永久性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的关键。
戴婷婷周本江王红张伟琴郭艳梅
关键词:玻片标本标本制作
提高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效果初探被引量:5
2015年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属基础医学范畴,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存在课时数量少、标本量少质低、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
张伟琴郭艳梅李薇戴婷婷白玥周本江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云南省安宁市鼠类感染肝毛细线虫情况调查和实验动物宿主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安宁市农田鼠类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hepatica)的感染情况,并观察其对sD大鼠和昆明小鼠的易感性。方法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云南省安宁市温泉镇农田中布放鼠夹捕鼠。捕获的鼠经实验室鉴定鼠种后.剖检肝脏,压片镜检虫卵形态,统计肝毛细线虫的自然感染率。分离肝毛细线虫虫卵,体外培养后.经口感染SD大鼠和昆明小鼠各4只,每只感染约1000个虫卯,相应对照组(各4只)则灌喂生理盐水。分别于感染后30d和80d各剖杀SD大鼠和昆明小鼠2只,观察肝脏病变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结果捕获鼠类8属10种共115只.肝毛细线虫总感染率为22.6%(26/115),雌鼠肝毛细线虫感染率(22.5%,18/80)与雄鼠(22.9%,8/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捕获的11只中有10只感染。剖检感染鼠肝脏.肉眼可见其表面有颗粒状白色或淡黄色小结节。大小为0.1--0.2cm。结节压片后镜下见大量肝毛细线虫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50--65)μm×(25--30)μm。感染小鼠肝组织中的结节压片镜检和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30d.SD大鼠肝脏内发现被纤维包裹的肝毛细线虫成虫和虫卵,肝小叶间间质纤维形成;昆明小鼠肝脏内未发现肝毛细线虫成虫和虫卵,但有炎症细胞浸润。感染后80d,SD大鼠肝脏内有大量虫卵,结节内出现钙化的成虫残体;昆明小鼠肝脏内发现成虫和虫卯.但未发现问质纤维发生。结论云南省安宁市野生鼠类中褐家鼠的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高.SD大鼠和昆明小鼠均为肝毛细线虫的易感宿主。
郭艳梅胡俊杰杨艳芬杨艳左薇薇周本江
关键词:鼠类肝毛细线虫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