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秀花

作品数:251 被引量:1,560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8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综合征
  • 21篇代谢
  • 21篇图像
  • 19篇教学
  • 18篇代谢综合
  • 18篇代谢综合征
  • 15篇影响因素
  • 15篇健康
  • 13篇流行病学
  • 12篇纹理
  • 11篇血压
  • 11篇结节
  • 11篇LOGIST...
  • 10篇近视
  • 9篇卫生服务
  • 8篇社区卫生
  • 8篇社区卫生服务
  • 7篇医学图像
  • 7篇均匀设计
  • 6篇血管

机构

  • 19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8篇北京市疾病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北京医学高等...
  • 8篇北京市教育委...
  • 7篇北京市科学技...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市丰台区...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46篇郭秀花
  • 54篇罗艳侠
  • 30篇杨兴华
  • 19篇王嵬
  • 19篇陶丽新
  • 18篇吴立娟
  • 17篇闫宇翔
  • 16篇刘娟
  • 15篇郭爱民
  • 15篇徐桂永
  • 15篇李霞
  • 13篇周诗国
  • 13篇刘相佟
  • 13篇曹凯
  • 13篇鲍卫华
  • 12篇刘韫宁
  • 12篇高琦
  • 12篇王超
  • 12篇郭晋
  • 11篇王友信

传媒

  • 20篇中国全科医学
  • 15篇中国预防医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中国卫生统计
  • 5篇中国医院统计
  • 5篇中国学校卫生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数理统计与管...
  • 4篇基础医学教育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18
  • 11篇2017
  • 22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13篇2013
  • 16篇2012
  • 17篇2011
  • 18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16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变换结合其他预处理方法的周围型早期肺癌CT图像增强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探讨增强早期肺癌CT图像的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增强图像细节的方法,根据图像特点,同时结合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或(和)自适应滤波去噪法,对10位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50张CT图像进行增强。结果表明,处理后图像中肺内结节的边缘锐利、内部密度清晰、周围征象(如胸膜凹陷征等)清楚;各组织器官边缘清晰、层次明显,肺纹理清晰度增加。尤其是低对比度图像,处理后图像质量有较明显提高。基于小波变换结合其他预处理方法,对早期肺癌的CT图像进行增强,可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向晔郭秀花王晓华马大庆
关键词:小波变换CT图像早期肺癌
典型相关在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内地未婚青年与性行为关系密切的各种因素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方法 对内地 16 0 0名未婚青年生殖健康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 5个方面共 83道题。本文选取了 2 1个变量 ,运用典型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谈过恋爱且认为恋爱期可以发生性关系的男青年 ,和性幻想 (对女性 )甚至发生性体验关系密切。结论 内地未婚青年恋爱不宜过早 ,生殖健康教育的重点在男性。
郭秀花李东赵连伟徐桂永佘贵清
关键词: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性行为
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6
2007年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组织变革速率加快,职业不稳定性加剧,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Rout的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和护士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0.2%和1.1%,日本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高达25.9%,美国的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护理管理者体验低水平的工作倦怠,1/3经历高水平的工作倦怠。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展开,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国内对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研究不多,骆宏等报道,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在55.1%~59.1%。本文就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进行综述。
周荣慧郭秀花
关键词:职业倦怠感日本护士工作倦怠疲劳综合征护理管理者
2005~2013年北京地区肺结核病时间流行特征及预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2005~2013年北京地区肺结核发病数的时间流行特征,预测发病人数,为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2005~2013年北京地区结核病发病数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并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对处理后的数据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预测未来发病数据。结果 ARMA(4,0)模型Bayesian信息标准(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值最小,模型最优。经过对2013年7~12月肺结核发病数的预测效果很好,平均预测误差为34.76%,在接受范围内。结论在肺结核病发病数的近期预测时,采用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预测,能有效的预测发病数并指导有关部门制定肺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刘庆荣贺晓新曹凯王超胥芹郭秀花
关键词:肺结核时间序列模型发病数
血小板计数变化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观察分析,探讨血小板计数与M S及其相关因素:肥胖、血压、血糖、血脂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三所医院2012年体检人群共3 773人为研究对象,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血小板计数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并将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计数四分位数法分4组(即从血小板计数最低到最高组),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随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MS患病风险的变化。结果MS组人群的血小板计数(4.82±0.40)×10^(12)/L明显高于未患MS组人群(4.63±0.43)×10^(12)/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Spearman两变量相关分析和控制了年龄及MS其他组分后的偏相关分析中,血小板计数与MS组分中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LDL、胆固醇(TC)后,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与M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与第4组(血小板计数最高组)比较,第1、2、3组OR值分别为0.708、0.768、0.811。结论血小板计数与MS及其组分间存在相关性,说明血小板活化参与了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吴站蓉杨昆平昭郭秀花陶丽新曹凯郭晋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代谢综合征肥胖血压血脂
利用SAS软件对271株肠杆菌进行数值分类初探被引量:2
1999年
利用SAS软件对肠杆菌科中的90株标准菌进行系统聚类,去掉独立菌再结合判别分析的应用条件,建立了肠杆菌关于7类属(或种)的筛选变量与不筛选变量的两种判别函数。对181株临床菌用两种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判得结果的一致率为87.57%。对标准菌进行回代,与原分类情况作比较,结果是:不筛选变量时符合率为89.41%,筛选变量时符合率为97.65%。
郭秀花李爱国徐桂永于化路徐鹏辉
关键词:肠杆菌SAS软件聚类分析
输卵管注药绝育术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00年
郭秀花刘云嵘李东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探讨基于小波分析的季节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 SAS软件编程对季节性时间序列进行非线性加权拟合、利用 C语言编程进行门限小波包 3级分解及重构 。
郭秀花林济南曹务春周诗国鲍卫华罗艳侠
关键词:小波分析C语言编程应用数学
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潜在类别模型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肝炎的中医症状、体征分类,探讨潜在类别模型在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1年全国56家医院接受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肝炎患者信息,建立肝炎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的数据库,最终得到737例肝炎患者症状和体征信息。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对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SAS软件Proc LCA模块),以探讨显在变量(中医症状)和潜在变量(中医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最少的潜在分类来解释显变量的关联程度。潜类别分析过程包括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模型识别、模型评价、潜在分类和结果解释。结果以BIC最小为标准,5个潜类别的潜变量模型是数据拟合的理想模型(BIC=2 601.43)。依据中医证候(中医症状、体征),对各种潜在类别依据其下各项目的条件概率特点进行潜类别解释,按照后验概率,737例肝炎患者可以分为5类,分别为:肝肾阴虚,湿阳脾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各组的人数分别为:148人,170人,46人,265人,108人。结论潜在类别分析是描述一组分类变量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数学模型,综合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思想,潜变量的"降维简化"技术既可以从群体角度帮助我们确定肝炎的证候分类,也可以从个体角度确定其属的证候,达到中医辨证的目的。
周涛赵枫朝陶丽新潘蕾张磊闫傲霜郭秀花
关键词:肝炎中医辨证
普鲁卡因在肝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肝缺血 /再灌流损伤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肝脏手术的预后 ,因而寻找一种能减轻肝缺血 /再灌流损伤的方法。方法 :肝门阻断45min ,通过对大鼠在活体显微镜下不同时间点肝血窦血流速度及血管管径变化的观察及肝组织的病理切片检查 ,观察普鲁卡因对大鼠肝脏血管支配神经的控制。结果 :肝门结扎前用 2 %普鲁卡因封闭 ,白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减轻 ,血流速度得到改善。结论 :普鲁卡因对控制改善肝缺血
李晓立黄志强刘育英董薪郭秀花梁军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