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卿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早更新世赤道太平洋上部水体结构的东西向不对称格局的形成被引量:2
- 2011年
- 选取大洋钻探ODP130航次在西太平洋暖池钻取的807站A孔上段43m岩芯样品为研究材料,进行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次表层水种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并与赤道东太平洋ODP851站的记录比较,揭示了赤道太平洋海区距今2.5Ma以来上部水体的古海洋变迁.研究发现,早更新世1.6~1.4Ma时,赤道东、西太平洋表层水和次表层水的氧同位素都发生明显的分异,进一步证实赤道太平洋类似于现代的东-西向温度梯度(表层水温西高东低)和上部水体温跃层西深东浅的不对称格局在当时最终形成.由于次表层水的氧同位素东-西向梯度变化大于表层水的,说明赤道东、西太平洋这种不对称格局的形成应该与东太平洋温跃层变浅、次表层水显著降温关系更为密切.此外,~1.6Ma之后,赤道太平洋表层水和次表层水的碳同位素差异明显变小,且其偏心率长周期也从400ka变为~500ka,反映了大洋碳储库的改组,可能与这一时期南大洋深部水的改组及其对热带太平洋(特别是次表层海水)的影响加剧有关,说明热带系统可以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 金海燕翦知湣成鑫荣郭建卿
-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氧早更新世
- 北极冰盖形成对东西太平洋及边缘海古海洋学演化的影响
- 2011年
- 上新世最重要的古气候事件就是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张(3.2—2.5Ma)。根据北极冰盖的形成过程,文中将上新世—早更新世(4.5—1.6Ma)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DP807A孔2个浮游有孔虫属种Globigeri-noidesruber和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的δ18O(氧同位素)、δ13C(碳同位素)记录数据细分为3个阶段:形成前(4.5—3.2Ma)、形成中(3.2—2.5Ma)和形成后(2.5—1.6Ma)。研究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形成以来,G.ruber和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值均呈增大趋势;北极冰盖形成中,G.ruber的δ18O值基本不变,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值略增大,反映出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水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更甚;Δδ18O(P-G)(G.ruber和P.obliquiloculata的δ18O的差值)反映出温跃层无明显变化,受北极冰盖形成影响微弱。根据用Ma/Ca值得到的ODP806站SST值(Waraetal.,2005)以及用U3K7'得到的东太平洋ODP847站SST值数据(HerbertandLaura,2010),对北极冰盖形成以来东西太平洋古海洋学演化进行比较发现:冰盖形成以来东西赤道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均有所下降,且东太平洋降温幅度更大;对比同时期的西太平洋ODP807A孔Δδ18O(P-G)与东太平洋ODP847站Δδ18O(T-S)的变化趋势,发现东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表明受北极冰盖形成和扩张的影响,东西太平洋温跃层深度梯度增大。对比ODP807A孔与南海南部1143站、南海北部1148站G.ruber的δ18O和δ13C记录,揭示西太平洋边缘海如南海北部和南部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北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水平受冰盖形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 郭建卿成鑫荣陈荣华
-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温跃层
- 博兴洼陷滩坝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垂向砂体展布特征--以博兴油田为例
- 解决近年来滩坝砂油气藏勘探中的储层横向变化快,地质规律不清晰,钻探目标常常落空的问题,笔者根据钻井及岩心、测井、录井、钻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基准面旋同...
- 林承焰郭建卿董春梅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油气藏勘探地质规律
- 博兴洼陷滩坝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垂向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根据钻井及岩心、测井、录井、钻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将研究层段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根据地...
- 林承焰郭建卿董春梅
-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
- 基于等时地层格架的滩坝相地震地层学沉积特征研究
-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上亚段滨浅湖滩坝砂岩沉积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在高分辨率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运用相位转换、分频解释、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并结合测井曲线、岩心分析等资料,不仅准确识别和精细刻画了在窄薄砂体...
- 郭建卿林承焰
-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分频解释
-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新世以来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特征及古海洋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西太平洋暖池区作为驱动全球气候变化引擎,是近年来古海洋学尤其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以南海大洋钻探ODP130航次807站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值为材料,建立了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跨越4.5 Ma、分辨率达2-3 ka的天文年代标尺,通过浮游有孔虫表层种和次表层种的氧同位素的变化来分析温跃层、上部水体垂直结构的变化,结合频谱分析以及与地球轨道参数(ETP)的交叉频谱分析,研究始新世以来尤其是北极冰盖形成时期西太平洋暖池的演变及其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为全球气候环境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 郭建卿成鑫荣陈荣华翦知湣
- 关键词:温跃层米兰科维奇旋回西太平洋暖池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 人工合成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实验与定量分析被引量:11
- 2004年
- 介绍了高温高压合成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的实验技术和定量分析结果,为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提供了工作标准样品,对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作了部分分析。
- 刘超英周瑶琪陈勇郭建卿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碳酸盐岩
- 北极冰盖形成对西太平洋暖池演变的古海洋学影响
- @@根据西太平洋暖池ODP807A孔深海钻孔浮游有孔虫Gtobigerinoi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iquiloculata的氧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分析,通过与开放大洋(以东太平洋为代表)以及边缘...
- 郭建卿成鑫荣陈荣华
- 关键词:北极冰盖西太平洋古海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