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莲
- 作品数:30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AEP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研究分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蛙皮素缩胆囊肽(caenllein)的方法诱发AEP大鼠模型,以1%EDTA处理过的采血空针和离心管采集和储存血液,PBS液稀释血样,离心机转速2500r/min,18-20℃离心30min,收集淋巴细胞。结果 通过上述改良方法,能提高淋巴细胞的纯度、获得率和细胞活力,满足实验要求。结论 我们探索出成熟而有效的提取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试验步骤和技巧。为各项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试验基础。
- 郑雪莲李园徐定远陈珂玲周总光
- 关键词:AEP淋巴细胞
- 结直肠癌组织Tob mRNA表达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Tob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距肿瘤10cm以远并经病理学证实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RT PCR方法检测31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TobmRNA的表达。结果31例癌组织中Tob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t=3.97,P=0.000);TobmRNA表达随着Dukes分期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6,P=0.033)。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中,TobmRNA可能为致癌基因。
- 吴殿超周总光郑雪莲王俊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MRNA表达
-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检测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以及18例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单链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6例CRC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正常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比0.4±0.1,P<0.01);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与对应的正常黏膜中PRL-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3比0.5±0.2,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和6例肝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1±0.8和3.3±1.0,显著高于原发癌肿、正常黏膜、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P<0.01)。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CRC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PCR-SSCP分析发现,6例肝转移灶中有1例出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PRL-3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基因表达上调和基因突变共同实现的。
- 赵高平周总光雷文章于永扬郑雪莲高宏凯
- 关键词:磷酸酶PCR-SSCP分析DUKES分期PCR测定病理学指标淋巴结组织
- Toll样受体4在大鼠胰腺组织的特异性分布表达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索Toll样受体 4 (TLR4 )在大鼠胰腺组织的特异性分布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化SP方法 ,检测Wistar大鼠胰腺组织中TLR4mRNA及TLR4蛋白的分布表达。结果 通过RT PCR方法 ( 31个循环 ) ,从正常大鼠胰腺组织检测到 5 4 9bp目的基因片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大鼠胰腺内有TLR4表达 ,主要位于胰管上皮、血管、微血管内皮及胰岛组织 ,胰腺外分泌腺泡细胞未见TLR4表达。结论 TLR4在大鼠正常胰腺组织内有分布表达 ,主要定位于上皮组织 (胰管上皮 )和内皮组织 (动脉、静脉及微血管内皮 ) ,提示大鼠胰腺内、外分泌部均具有天然免疫TLR4参与胰腺病理生理的相关受体基础。
- 李园周总光张杰郑雪莲胡廷泽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胰腺组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因
- 应用联合酶建立BALB/c鼠枯否氏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用作用功效不同的酶联合消化分离BALB/c鼠枯否氏细胞(KC),建立简便易行,产量、活性、纯度较稳定的KC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将0.1%Ⅳ型胶原酶、0.2%链霉蛋白酶、0.01%Dnase Ⅰ酶按1:1:1比例混合原位灌注和离体消化肝组织,经Percoll梯度离心,贴壁培养纯化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吞噬功能实验进行鉴定。结果KC获得率为(2~3)×10^6/鼠肝,细胞存活率达96%,免疫组化和吞噬实验鉴定细胞纯度达92%。KC贴壁后形态大小不规则,呈多角形或星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溶菌酶阳性,胞浆内见吞噬的碳素墨汁颗粒。结论用作用功效不同的酶联合消化KC,经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可获得高产量、高活性、高纯度的BALB/c鼠KC,为进一步研究KC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
- 郑雪莲严茂林廖大清周总光陈珂玲
- 关键词:枯否氏细胞BALB/C鼠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3年
- 贾道全郑雪莲罗成福毛咏秋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细胞因子粘附分子
- PCR-ST Amp法应用于HLA-DRB1测序分型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 采用单管PCR扩增(ST Amp)方法建立高效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 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合成7个5′端特异性扩增引物和1 个3′端共用引物,将上述引物混合在一起组成单个PCR反应用于HLA DRB1的DNA测序分型分析。结果 所有样本都能成功分型,分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结论 ST Amp法改进了测序分型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陈耿臻周总光郑雪莲周斌辜俊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测序分型HLA-DRB1基因测序遗传多态性
- 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PPARδ基因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索PPARδ基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短发夹结构RNA(short-hair-pinRNA,shRNA)的质粒载体,采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载体转染入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分析PPARδ基因沉默效果,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观察HCT-116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MTT试验显示,转染后24~96h,干扰组细胞在各时点的光吸收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染后48h,干扰组的G1期细胞分布比对照组显著降低(26.8%VS38.6%,P=0.037),各组在S期与G2/M期的细胞分布比例(S期:G2/M期)无显著差异(P=0.782)。结论:PPARδ基因可增加G1期的大肠癌细胞分布,并抑制细胞增殖。
- 于永扬王玲郑雪莲周总光周斌辜俊杨烈
- 关键词:大肠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RNA干扰细胞增殖
- 结直肠癌组织HPV16 E7 DNA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分期的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E7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新鲜标本及距肿瘤近端10 cm以远的正常黏膜组织中HPV16 E7 D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为51.22%(42/8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88%(4/82),P<0.01; 直肠癌组织中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为64.10%(25/39),明显高于升结肠癌的18. 18%(2/11), P<0. 05; 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与Dukes分期有关(P<0.01),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PV16 E7蛋白主要为细胞核表达,胞浆也可见少量表达,进一步确认了HPV16的感染,且HPV16 E7蛋白与HPV16 E7 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免疫组化敏感性较PCR方法为低。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HPV16 E7 D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提示部分结直肠癌存在HPV16感染。癌灶部位距肛门越近,感染率越高; Dukes分期越晚感染率越高。
- 张建成周总光郑雪莲周斌李红光辜俊王蓉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肿瘤病毒E7蛋白黏膜组织
- 结直肠癌组织中hTcf-4 mRNA表达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hTcf-4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1例结直肠癌标本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hTcf-4mRNA的表达。结果:31例癌组织hTcf-4mRNA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Dukes不同分期结直肠癌hTcf-4mRNA表达随着浸润深度的加深其表达有增高趋势(P<0.05)。结论:hTcf-4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 王俊锋周总光郑雪莲吴殿超
- 关键词:结直肠癌荧光定量PCRMRNA表达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