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用琏

作品数:151 被引量:1,674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39篇生物学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1篇玉米
  • 43篇基因
  • 26篇不育
  • 19篇雄性不育
  • 16篇细胞质
  • 15篇线粒体
  • 14篇育性
  • 13篇细胞质雄性不...
  • 13篇分子
  • 13篇胞质雄性不育
  • 11篇性状
  • 11篇线粒体DNA
  • 11篇基因组
  • 11篇CMS
  • 10篇分子标记
  • 9篇杂交
  • 9篇生物学
  • 9篇分子生物学
  • 8篇愈伤
  • 8篇愈伤组织

机构

  • 144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内蒙古大学
  • 6篇武汉轻工大学
  • 5篇北京农学院
  • 5篇长江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湖北农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十堰市农业科...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作者

  • 149篇郑用琏
  • 28篇刘纪麟
  • 27篇张祖新
  • 26篇张方东
  • 23篇李建生
  • 14篇徐尚忠
  • 9篇严建兵
  • 8篇汤华
  • 8篇刘勋甲
  • 7篇陶勇生
  • 7篇黄益勤
  • 6篇邱法展
  • 6篇杨文鹏
  • 6篇张鹤龄
  • 6篇赵福宽
  • 5篇方明镜
  • 5篇胡申才
  • 5篇铁双贵
  • 5篇金安江
  • 5篇万邦惠

传媒

  • 28篇作物学报
  • 19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Journa...
  • 7篇中国生物化学...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科学通报
  • 5篇遗传
  • 5篇高校生物学教...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种子科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15篇2004
  • 13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方法被引量:13
2003年
功能基因组学是在结构基因组学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应用大通量的实验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和计算机分析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以及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新型交叉学科。基因功能研究采用从基因到表型和从表型到基因两种策略 ,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大量变异及大通量识别并克隆基因和研究基因表达模式的技术。如基因陷阱、基于差异杂交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技术、 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等。随着研究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 ,功能基因组研究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张祖新张方东郑用琏
关键词:蛋白质组DNA芯片功能基因组
玉米耐渍性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zm-bRLZ及分子标记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玉米耐渍性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zm-bRLZ的克隆及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全长4027bp,含6个外显子。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张祖新邹锡玲邱法展姜媛媛郑用琏
玉米RAPD研究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0
1996年
以玉米开放群体为试材,对引物种类,复性温度,引物、dNTPS、Mg++、缓冲液、Taq聚合酶浓度等因素对RAPD带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复性温度下,有的引物在个体间扩增相同的带型,有的引物在个体间扩增不同的带型。同一引物高浓度比低浓度扩增信号强。高浓度dNTPS比低浓度dNTPS扩增效果差。低浓度Mg++无扩增产物。高浓度Mg++和高浓度聚合酶引起带纹模糊拖尾。高浓度缓冲液无扩增信号。双引物扩增可增加带数。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适合玉米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25μl反应液中,含1倍缓冲液,1.5mmol/LMgCl2,0.2mmol/LdATP,0.2mmol/LdTTP,0.2mmol/LdCTP,0.2mmol/LdGTP,0.8μmol/L随机引物,1.5UTaq酶,60ng模板DNA。
刘勋甲郑用琏石永刚柯枫英铁双贵
关键词:玉米RAPD影响因素
玉米CMS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对玉米CMS研究已获得的、并为普遍接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进行了粗略总结;对近年来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相关核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克隆及辅助选择,育性相关胞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玉米CMS研究将着重围绕核不育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线粒体功能基因组、育性相关胞质基因与核育性基因相互作用等方向进行研究,以期阐述玉米CMS的形成机理。
张祖新张方东郑用琏
关键词:玉米CMS分子生物学MTDNA育性基因
玉米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DNA中育性相关片段R区的表达
张赛群郑用琏
玉米衔接式单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被引量:40
2007年
以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亲本自交系87-1和综3为受体亲本,以糯质、抗病性较好的玉米自交系衡白522为供体亲本,采用回交和自交的方法,结合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了以87-1和综3为背景的衔接式玉米单片段导入系群体,并对其遗传背景、导入片段大小、数目和覆盖率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7-1背景的导入系群体导入了40个供体片段,片段长度介于0.03~342.8cM,平均长度为91.1cM,导入片段总长为3643.9cM,覆盖率为48.9%;综3背景的导入系群体导入了78个供体片段,片段长度介于0.03~343.4cM,平均长度为75.5cM,导入片段总长为5895.2cM,覆盖率为79.2%。
王立秋赵永锋薛亚东张祖新郑用琏陈景堂
关键词:回交SSR标记
受白粉菌诱导大麦抗感等基因系蛋白质变化的双向电泳分析被引量:9
1991年
分别对接种与否的大麦抗—感白粉病等基因系—叶期幼苗取材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病原的侵入使抗—感两系在30Kd以下的低分子量区域的蛋白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接种48小时之后,抗病系在pH5.5、6.0、6.8及8.8附近出现了对照中所没有的蛋白质,而在pH6.0和8.8附近的蛋白质则较对照有减小的趋势;感病系在pH6.0附近蛋白质明显增多,在pH8.8处不仅在量上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种类也有增加。结果还表明,抗—感系间在未接种的情况下双向电泳图谱也有差异,接种之后由于感病系在pH8.8处蛋白质的特异性合成,使抗—感两系间的差异缩小。
廖玉才张启发郑用琏
关键词:大麦双向电泳
玉米CMS-S胞质育性基因的证实与克隆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生物学现象,研究其发生的机理有助于促进CMS材料在杂交种生产中的应用和了解线粒体的功能以及核质两套遗传系统相互作用规律。
张方东郑用琏
文献传递
玉米新不育胞质WBMs的利用潜力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在广州、武汉两地多次对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新近从我国地方群体“巫溪”中发现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WBMs进行育性和细胞质效应观察。结果表明,WBMs是一个不育性及恢复性稳定、无明显不良细胞质效应的Ⅰ、Ⅱ级S组雄性不育胞质,它作为可在玉米雄性不育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的新不育胞质,将丰富我国有限的可利用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李小琴刘纪麟万邦惠郑用琏李建生徐尚忠季世国
关键词:玉米不育胞质WBMS
对玉米DNA指纹分析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总结了在进行玉米DNA指纹分析中,通过系统试验筛选SSR核心引物的原理与方法,指出正确的识读与统计PCR扩增带纹是生物技术操作的基本功。讨论和分析了对品种纯度检测、同一性分析和亲子鉴定中存在的概念性错误。简要地叙述了玉米品种DNA指纹分析所涉及的三个不同技术范畴的基本原理。
张世煌郑用琏谢传晓李新海郝转芳张祖新王振华潘光堂陈彦惠李明顺
关键词:玉米指纹分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